願透過保險讓社會多一個幸福的家庭,少一個待援助的苦難者

獨立財稅顧問 楊進祺
  常常在新聞媒體中看到一些人士遭到疾病,意外傷害甚至因此造成嚴重的殘疾以及身故的不幸事件,身為保險從業人員,第一個反應就是他/她有沒有做好該有的保障規劃?如果早已做了該有的保障規劃,是不是又少了一個社會事件?可以多一個健全的家庭!

  保險的觀念在國內經過數十年的推廣,接受度已較早期接受度高了許多,但在社會的某些角落仍然存在著一些朋友並未納入該有的保障,為什麼呢 ?

  有些朋友說,現在賺錢不容易,生活費用又高,每個月的收入扣除房貸、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孝養金都剛好打平了,那有閒錢買保險,聽起來似乎也有道理,那麼有一天當疾病或意外等等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真的發生時,該怎麼辦?這些疾病或意外不會因為我們有沒有沒保險而決定要不要發生,不是嗎?

  相反地,也有朋友說反正我收入還不錯,如果發生了這些事,我就拿銀行的錢來付相關費用就好了,何必把錢交到保險公司呢?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只是人生起伏難料,現在的就業環境起起落落,是否一輩子都可以有這麼高的收入不中斷?名下的資產是否會因為無法預料的金融事件而大幅縮水?或者因為人情事故這裏借出去一些,那裏週轉一點,當真正要使用時才發現可用的資產並沒有想像的多?

  尤其目前許多夫妻普遍只有一個小孩,或者不生小孩,當年紀漸長時,醫療費用如何張羅,退休生活由誰來負擔呢?如果未來小孩長大自顧不暇,不是不願意而是能力有限時,我們忍心責備嗎?所以奉勸朋友,務必要找一位專業顧問協助您檢視各項該做的準備是不是都在進行,而不是當那天來臨時手足無措!

  各家商品依照訴求重點不同,每張保單的保障內容不盡相同,可依您重視的項目來選擇所需,但是我們在檢視相關規劃是否完整時,還是有些重點要掌握住,即使內容不完全相同, 但是當風險來臨時,至少重點都有規劃到,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障效益。

  1.壽險規劃 : 可由終身壽險及定期壽險做適合的組合,終身壽險主要考量點是遺產稅預留稅源及身後費用,除了少數除外責任外,幾乎一定領得到保險理賠。定期壽險則是規劃在特定時間發生風險時的保險補助,保費較經濟,這需依每個人的狀況做適合的搭配調整,通常會考量房貸、子女生活費及教育金?父母供養約到何時?

  2.退休生活所需:按照預期財務自由的時間點,考慮每個月生活費需求,除了勞保加企業退休金,可提供多少使用,不足之處,建議用提供現金流量的儲蓄險補強此部分退休需求。
3.現有資產安排是否適當:包含各項金融商品投資、保險規劃、房地產投資等,是否符合自己的風險接受度?也可聽取保險顧問或理財顧問的意見,將資產做進一步安排。

  4.考慮將部分波動幅度大的資產轉為較為穩健現金流量:如將基金投資或股票投資,轉而買進年金保險或儲蓄險,可在未來退休後,提供較為穩定的現金流入。

  5.當資產出現快速累積現象時,退休後遺產稅節稅考量將可納入:因保險身故理賠金在稅法上有條件式的免納入遺產稅計算的額度,投保時越年輕,越早逐年繳,越不會有租稅查核風險。
另外在醫療規劃上,有幾個檢核點, 看看是不是重要原則是否把握住了。

  1.考慮到有無終身醫療險,及醫療保障是否到某個年齡就失效:許多醫療附約大都在75歲左右到期失效,現代人壽命漸長,可安排終身醫療險來保障年紀大的時侯的醫療保障是可行的方法。住院日額要規劃足夠,可以考量若生病住院時要住什麼等級的病房,及可能需要請看護的費用, 在未來少子的時代中,生病的老人是一大負擔,要多為自己及子孫想想。

  2.醫療雜費額度是否足夠:許多自付額較高的住院費用,如指定醫師費、健保不給付用藥、癌症標靶藥物、心導管手術支架皆在此項目中理賠,因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這些新藥所需費用在未來可能大幅攀升,保戶可多跟保險顧問討論。

  3.是否有重大疾病單筆理賠金:目前所有壽險公司對於重大疾病的定義,包含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癌症、癱瘓及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7項,大部份有保單內容可以涵蓋,除此7大重大疾病外,各家壽險公司對於特定傷病也提供部分保障,在規劃醫療保險時可加以考慮。

  4.防癌險是否包含併發症理賠:有許多癌症在治療過程中都可能會有併發症,若防癌險未含併發症時,在未來若因癌症的併發症治療時,在防癌險中就無法獲得理賠,也是投保時需留意之處。

  相信許多朋友都有專業的壽險顧問或財稅顧問在服務,建議您有空和他約個時間聊聊,檢視該有的保障是否都完備,願透過保險讓社會多一個幸福的家庭,少一個待援助的苦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