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外族 先解除語言偏見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教授 蘇復興

  台大教授陳毓文調查新台灣之子的學業表現,發現他們成績不差,有些還頗為出色。這研究提醒國人,儘管大多數的外籍配偶來自開發中國家,但其子女智商或學習能力可能處於高度開發狀態,我們不應以貌取人。不少心理語言學家曾經提出一種主張,認為出身於雙語乃至多語家庭的孩童其心智上的可塑性優於其他同儕。陳教授的研究結果和這種理論有些不謀而合,間接證實了新移民的後代仍是可造之材,他們不宜自暴自棄。

  但該項研究也指出新台灣之子面臨的人際關係障礙,尤其同學間經常以「泰勞」或「菲庸」的用語取笑他們,乃至投以「老師,你要說印尼話,他才聽得懂!」等玩笑式的教室言談,不免造成其心靈傷害。這種現象凸顯了一件事實,即是一般國中小學生對這類新移民子女可能心存負面觀感,認定其母語(父語)是等而下之的語言,難以和華語或其方言相提並論。無獨有偶,台北縣也傳出台灣雇主強迫印尼籍勞工超時加班,甚至要求信奉回教的女外勞吃食豬肉的新聞,引發違反人權的爭議。這兩個事例使我警覺到,有些國人對於特定族群的人士欠缺尊重,對於特定國家的文化心存輕視,而這類心理傾向都和潛意識裡的語言偏見脫離不了干係。

  英國學者喬納森.格林曾研究英美等國的種族問題,夙以語言偏見的論述而著稱。他認為語言偏見的產生乃是根植於種族、國家的刻板化印象,儘管這種刻板化印象令人不悅,但它確實存在,會將和種族有關的語言結構引領進入一個領域,遠比那些直覺性惡意更加灰色,更加幽微。他還提到,儘管語言偏見有時候不易察覺,「但傷人者不惟棍棒和石頭而已,言語同樣會令你受傷。」

  歐、美等主要移民國度的先前經驗顯示,語言偏見往往是種族歧視、文化衝突等問題的導火線,而三者有時候會相互激化,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應,往往導致劇烈的社會紛爭。台灣本質上是一個極具包容心和融合力的社會,但是伴隨著外籍人士和新移民的湧入,佐以跨國婚姻者子女數量的增加,既有的人口結構勢必被迫改變,種族上、文化上的歧異性必然日趨明顯,語言隔閡的現象也在所難免。為此,我們應該思索如何採取因應之道,有效防範語言偏見這道伏流,以免它沖蝕了既有的種族融合和政治安定的根基。

  至於語言偏見的化解有賴於語言的學習和使用,至少也必須從培養國人對於外族語言抱持欣賞、理解的態度來著手才行。在這方面,教育部將印尼、泰國、越南三國的語言納入高中第二外語課程的構想值得推崇,如果能夠結合社會教育工作者的心力,將上述語言定位為社區語言,積極透過地方性的圖書館來擴充相關的文化教育資源,則國人接觸這些語言的機會大為增加,便容易產生親切感,效果也會更加卓著。

(本文經作者本人同意轉載自2010/05/18中國時報言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