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的田野生活

 賴振同

  記得小時候可以在河邊釣魚,在農田裡可以釣青蛙、抓泥鰍,天氣熱了可以在河邊游泳,甚至喝河邊的水也不會拉肚子,南部村民大都以務農為主,河邊的水可以引導水源灌溉農田,抽取地下水比率很低,但好景不常,農田裡已看不到青蛙,河裡清水也被污染了,農民不是休耕就是抽取地下水,大自然生態已被破壞,地球及天氣也異常許多,大自然可用的資源變少了,農民收入減少,生活變得窮困潦倒。

  最近幾年,台灣發現許多地層下陷問題,地層下陷最大原凶應是人民肆虐抽取地下水所致,但地層下陷只是表面問題,實際所引發更多問題如水災、土石流,這是大自然資源,但人民為了利益用一切力量從中取得,改變了大自然結構,大自然偶而也會哭泣與吶喊,最後向人民反撲,受害還是自己。

  在一般生活裡,能源是很重要的,如果缺水植物也會枯死,人也會因此產生不便而大量死亡,其他能源也是一樣,但因人民使用能源的增加,投資電廠與核能發電的數量日益增加,最後產生的危害更是難以估算,人類如果能善用資源改變生活習慣,就能降低資源浪費,相對投資核能電廠比例就會降低許多,要節約能源的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從一些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做起,方法如下:1.養成隨手關燈習慣2.隨手將不用插座電源關閉3.少開冰箱4.洗澡用淋浴方式.5.改變生產方式將洗菜的水用來澆花或沖馬桶6.開窗戶引用光源,減少照明用電7.出門盡量用走路或腳踏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代替機車或汽車8.電腦或冰箱有排熱系統應距離牆壁10公分以上,增加排熱系統作用,以上是個人基本淺見,希望得到大家的共鳴,一起節能,一起愛護地球,達到拋磚引玉效果。

  全球暖化現象變的更嚴重,氣候也變的異常,隨即影響發生不明強震、風災、火山爆發、土石流等現象,證明大自然在對我們怒吼,身為地球一份子,應重視自己家源,節能減碳,降低能源耗損,才能挽救日益惡化環境,節能不是口號,應以具體行動來實踐,保護地球資源更是刻不容緩,基本應從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養成良好習慣做起,相信不久將來,後代子孫一樣能夠享有清澈大自然,河邊细水長流,再度體驗抓泥鰍與釣青蛙樂趣的田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