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國土

走過我們的海岸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鄭明修

 

  『湛藍海洋孕育出千萬種躍動的生命,滋養數億人的生存。』

  『 地球被稱為藍色星球是因為有佔地球表面積 71 %的廣闊海洋。地球已經有 45 億歲了,人類擁有現代科技還不到 100 年,但在這一世紀中人類的行為卻對地球環境造成空前的影響和衝擊。或許有人認為一滴有污染的水流入海洋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想想看人體有億萬個細胞,只要一個細胞有問題或病變,我們可能就有麻煩了,那海洋何嘗不是如此呢? 』

【變遷中的藍色國土】

  我國的藍色國土到底有多大呢?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早期資料顯示出領海面積約 17 萬平方公里,為領土面積 3 萬 6 千平方公里的 4.72 倍;現今根據行政院於 1999 年所公告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接線區內之面積為 106,804 平方公里(未含金門、馬祖及南沙等海域),約為領土的 3 倍 。尤其是有關專屬經濟海域 200 海浬範圍更是遲遲未決,在海圖上只畫出外界線和暫定執法線,與周邊國家海域重疊十分複雜。也許是政府力有未逮,但是漁民們所真正關心是我們的藍色國土界線在哪裡,這是漁權,也是面臨不小心就越界捕魚的安全問題。而一般民眾關切的是總長度 1700 餘公里的海岸線,在解嚴之後,想親近它,海岸環境生態卻在短短二十年間遭受空前的嚴重破壞。雖然我國的沿近海擁有廣闊的陸棚與多樣複雜的海岸環境,但地形 、 地貌 、水質、生物資源等都已在劇烈的變動中步向毀損與衰敗,如何加強海岸的保護與復育已刻不容緩 。

【蠶蝕鯨吞台灣的自然海岸】

  目前台灣西部海邊已開發或正在規劃的開發案所利用的海岸線長度總和,竟達 210 公里以上,佔了基隆到高雄海岸線長度的 54 %,致使西部美麗的百年海田(潮間帶)消失殆盡。如此的水泥海岸阻隔了我們賞海的視線,和親水的機會。尤其是雲林縣海岸開發使用比率最高,單是麥寮六輕及雲林離島工業區就佔用了 32 公里的海岸,佔該縣的 91 %,自然海岸已所剩無幾。

  台灣西部海岸潮間帶因不當的環境影響評估,已淪陷為人造水泥海岸。以淡海新市鎮的垃圾焚化爐及廢水處理廠用地為例,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中指出 37 公頃潮間帶礫石區只有不到十種的海洋生物種類,且數量貧瘠,開發後不會有影響而通過開發案。其實早期該區即是淡水地區漁民傳統漁場,海洋生物資源種類與數量相當豐富,超過兩百種以上的底棲生物;而且早已有報告指出低潮帶附近的礫石底下每平方公尺有五百多尾的螃蟹與蝦子。如今與海爭地已將該地海岸變得面目全非,該區礫石灘已被水泥護岸與消坡塊圍成了大水塘,也成為台北地區最大的棄土場,自然的野生動物棲地已永遠消失,同時也消滅了千千萬萬的海洋生物。

【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資源】

  小時候我在馬公魚市場裡常見的狗母魚和狗母魚丸不再賣了 ,因為漁船長期在台灣海峽拖網捕撈,早已將狗母魚捉完了 ; 過去在漁村裡看到每次採集馬糞海膽都是十幾簍筐的豐收情況也早已不復見 ; 小章魚 、龍蝦、 尖仔鎖管 、鐘螺等常見的高價海產物種也都瀕臨滅絕 。此刻是台灣海洋生態的危機,卻也可能是轉機。

  台灣所面臨的海洋生態問題,在小硫球、蘭嶼、綠島、澎湖群島和墾丁國家公園都曾出現過;尤其是台灣曾有過的許多珍貴海洋生物,現今都已消失或瀕臨滅絕,例如大型的硨磲貝和馬蹄鐘螺已二十年未再見過;過去曾大量捕捉熱帶魚販賣出口,致使許多珊瑚礁魚類消失近九成;許多種大型經濟性水產生物已十分罕見,如大石斑魚、鸚哥魚、龍王鯛、大法螺、駱駝螺、夜光蠑螺、鉛筆海膽等,甚至以往海底十分常見的馬糞海膽都已變成稀少了。過去中國鱟在台灣西部和澎湖一帶相當常見,如今已屬珍稀有動物,牠不但是活化石,而且國外早已發現牠的血液可以作為測試內毒素的惟一原料,不但身價百倍,更是被極力保護的動物;又如綠蠵龜只剩下澎湖和蘭嶼有少數幾隻上岸產卵;自古海馬被當中藥材,早已成為台灣海域最罕見的魚類。

【違法捕魚將海洋生物趕盡殺絕】

  海洋生物本無國界,因此當我國漁民捕殺國際保育類動物如鯨豚和海龜時,往往可以成為國際保育事件,政府也就比較重視。然而國人普遍且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認為在海上能看到、捕捉到的都是自己的,也完全沒有漁業資源量需要合理利用的觀念;捉愈多愈好,且大小通捉,也不管是否為產卵季節或幼魚期;集魚燈是愈多愈亮更好,甚至漁民夜間作業時要戴上墨鏡才能工作,試想小魚兒們趨光後,眼睛不壞掉才怪呢!曾有人問漁友:「若是不論大小通捉,未來您的子孫們可能無魚可捉」,漁友回答:「我才不要那麼倒楣,我的下一代才不要當漁民。」這句話告訴我們保育觀念尚未深植一般民眾,也需要建立職業不分貴賤的社會共識,否則每個人的子女都要讀高等教育,卻忽略社會的建立是靠百樣人築層建構而成;也許笑貧不笑娼的社會現象,才是保育人士另需醒思的課題。

  魚網的網目太小和毒、電、炸魚等不正當的捕魚方法,早已取締多年,也宣導多年,卻仍然普遍存在;公權力不彰,以及執法五分鐘熱度,都是讓我們無法落實海洋生態保護措施的主要原因。

  不論是休閒漁業或觀光漁業的推廣,其目的在於要富裕漁村,改善漁民生活,因此台灣的海洋生態資源若要能永續經營,其關鍵在於如何讓漁民有富足的生活,而且又能永續利用台灣四周海域生生不息的生物資源。唯有將保育觀念落實為全民的共識。儘快設立保護區,並長期調查與監測海洋生態資源,提出因應對策,如此才能確保台灣的海洋生態資源成為當地漁民的『金雞母』,海洋的永續經營方向不致發生偏差。

【找回自然海岸之美】

  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如今 2,300 多萬人口擠在這 3 萬 6 千多平方公里的島上,曾經創造經濟奇蹟,卻也換來許多環境問題。過去民眾與政府對於海岸邊充滿著「能圍就圍」、「能佔則佔」,大量的海埔地、海港、海岸公路等不斷建設;為了維護佔領的成果,又投入更大量的消波塊、護堤、離岸堤等,造成如同「監獄台灣」的水泥圍牆。現代的海岸經營者,應該有一個「自然就是美」的觀念。沙灘、礁石、珊瑚礁、紅樹林、海邊植物等原本都是台灣海岸最佳的守護者,它們不但能抵消波浪,也能減災,亦是動植物最佳的棲地,少了它們,大自然就會反撲。「人定勝天」已經被證明是與天道相違的觀念和作法,要學習愛惜自然海岸、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即使野花野草都會帶來海岸景緻的和諧美麗。

  Carl Safina 在『海洋之歌─全球海洋生態發現之旅』( 2000 年,杜默譯)一書中,其結語為:『有生命就有希望,所以最能激起我們的希望的地方,莫過於覆蓋這藍色星球、渾然一體化生萬物的婆娑之洋。』其實,化生萬物的海洋是人類的希望,從貪婪中覺醒的人類又何嘗不是海洋的希望?

PS. 曾刊載於大自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