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與人類健康的飲食趨勢

台大食品研究所 教授 蕭寧馨
  在宇宙中,地球是全體人類與生物的家鄉。在物質層面,人類與地球環境及生物完全相通,共用地球的物質資源。人類追求長壽與福祉,均衡的飲食營養是健康的基礎。過量的食物會導致肥胖與慢性疾病,但是食物不足或品質不佳則會導致營養不良。目前地球的健康與人類的健康同時遭受危害。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對地球氣候造成巨大的影響,若不採取減量行動,必然危及人類與所有生物的生存。以個人、組織、事件或產品為主體,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稱為「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依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 Office)的資料(Kick the Habit: A UN Guide to Climate Neutrality),全球的碳足跡大約18%源自建設投資,10%政府服務,民生家戶需求佔72%;民生需求中以食、住、行的比例居高,分別為20%、19%、17%。

  就食物方面,消費者入口的食品其實經歷了漫長的程序,包括農業生產、交通運送、加工製造、儲存、行銷、居家調理、廢棄物回收與處理等等。農業生產則包括了農地開發、肥料與農業化學品的製造和施用、農業機械、農畜產品的運送等等。根據歐盟2006的研究,歐盟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食物生產鏈的比例是31%。這些耗能程序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氣候變遷。目前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的共同策略有:針對產品計算食物里程與碳足跡,產品標示「碳標籤」使資訊透明,鼓勵消費者實踐低碳生活。因此食品產業則必須選用保護氣候的加工技術來製造食品,地球公民可經由碳標籤來選擇保護氣候的品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人類的健康目前面臨「雙重負擔」(double burden ),每個國家與社區都是感染性疾病與非感染性疾病並行,熱量過剩與營養不足並行。世界糧農組織(FAO)發佈2009年的世界糧食狀況「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2009」指出,目前世界人口68億多,營養不足的人口超過10億,主要分佈在亞太地區、沙哈拉沙漠以南之非洲、拉丁美洲等,已開發國家人數最少。但是經濟危機以來,各地區營養不足人口的增加率都超過10%。受害人口有性別差異,教育水準低的女性為了掙取食物而投入勞動市場,嬰兒的死亡率升高,但是女嬰的死亡率是男嬰的6倍。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02年的級並負擔中,癌症、糖尿病、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佔全球總疾病負擔的47%,在總死亡率中佔了60%;若無改善措施,則到2020年會升高到60%疾病負擔與73%的死亡率。醫學營養新知「成人健康早期起源說 (early origins of adult health) 」指出,健康與疾病會代代相傳,懷孕期間的營養不良會使型塑胎兒的器官與生理機能,體內外營養環境的差異會增加成年後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婦女與嬰幼兒的營養對人類之長期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

  長期以來,人類以自我中心消耗了地球資源,也破壞了環境品質,同時毀損了人類的生存健康。而今則需要重新出發,以珍惜感恩的態度,學習正確的食品與飲食知識,改變飲食習慣,對地球與保護生命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