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美之源-多語言互通論

The True Beauty of Taiwan: Translingualism

國立東華大學 語言中心兼任副教授 黃東秋

 

  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臺灣新生代要學習的是多種的「社區語言」,不再僅僅是單一族群的「族語」。其實認知並欣賞社區多語言文化的多樣差異之美,遠比學會或精通「它或它們」來得更有意義和價值(Edwards 1998;黃東秋 2005)。台灣當下情境最迫切努力的是如何讓各族群提昇語言的能見度:耳朵聽得見、嘴巴說得多、眼睛不陌生、手寫展智慧,促使社區各住民的新生代提昇地位(尤其是原住民的各階層人士),積極讓主流社群有機會去認知欣賞真正能彰顯台灣芬芳的語言文化。

  本文強調台灣原本就是個多族群、多語言、多文化的社會,學校班級本來就是多元族群共同組成的,教育行政單位何不積極努力讓「學校小教室」營造成「社區大社會」實際的模樣,充分反映台灣社會多語言的事實。美言巧語從我做起,好山好水大家歡喜!原住民不奢望回歸原樣,但願不再流失,不奢求主流主群喜歡學習,但願不排斥,因為在「美言巧語的機制」與「真人互動的策略」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語言切換的能力(語碼切換(code switching) 、方言切換(dialect switching)、語體切換(style switching)),同時也在培養學生適應不同語言社群的能力,使之發現生活場域中每一種語言文化的精緻性與巧妙性。

關鍵詞:多語言能力(美言巧語)、合作學習
多語言互通論是互相體驗生活社區多樣化的台灣之美,展現包容性的台灣人品

Abstract
There is a growing feeling everywhere, especially in Taiwan, that younger generations should b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master their own indigenous languages, develop their own multilingual competence, and share in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learning, preserving and revitalizing their endangered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sequence of this reality, all courses in our educational system must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who we are and what we are as well.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 to empower the students to be educated f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al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unprecedented diversity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of the 21st century.
  • to develop a another positive attitude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 To gain the ability to take part in the group work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Multilingual compete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壹、研究緣起

  阿美族人對部落領導有這樣的期許『Pa-lecad-en to tanestes no ‘alilis ko mami-tao’-ay』,意旨著『身為智者必須對社會的變化有敏銳的察覺力及深刻的解讀力!』,慶幸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將努力呈現出這樣的智慧與前瞻性的企圖!主要緣由是台灣幾個世紀以來,接納了許多不同民族,也融匯了許多的語言文化,不同族群的文化不斷地交融、競爭和相互影響,使得整個社會涵蓋了更趨豐富且更為多采多姿的文化內涵。這樣多元多樣的國度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增添了本土語言文化的獨特性與精緻性。因此在傳承、發展與永續上只著重在自己的族人,那麼了解台灣多樣化、使用多語言、認同本土的人將永遠是低於台灣人口的百分之二。主流社會人士能認同與學習少數族群語言文化,是活力再現的契機與酵素。不奢望主流族群喜歡學習、但願不再排斥;相信在彼此認知的過程中,相知相惜彼此語言文化巧妙性。誠摯地呼籲相關單位將著力於「美言巧語」運動,因為「美言巧語」的過程中會透過「真人互動」之行動,重新建構族人尊嚴與智慧並把族群語言文化活力重新找回來,也讓台灣的住民發現每一種語言文化的精緻性與巧妙性,激發「美言巧語」從我做起的動機,建構好山好水大家歡喜的願景!

一、未來環境預測

  我們擁有的是同樣的一個世界,不同的是人們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因而未來環境必須展現宣揚『多樣化的台灣之美』和『包容性的台灣人品』 的真諦。誠如孫大川教授所言(1993:45):
台灣現代化的世界公民必須是不斷發展與成長的個體,從持續去感受祖先所遺留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質量和厚度,進而掌握認識世界不可少的知識。

  身為台灣的住民必須回歸認知祖先所遺留的生存哲學與智慧。以身為原住民現代社會的一分子而言,有必要從社會組織、習俗、大自然現象或傳說故事來切入,嘗試著加以詮釋部落耆老的言談雋語,提供前瞻性的見解,以提供年輕人學習方向,讓自己散發祖先的優質語言文化芬芳、達觀的人格特質(李來旺 2005;楊熾明 2002)。從二ΟΟ六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全國問卷普查資料數據以及自己多年來進行多語言教室教學的經驗,可看出台灣的新生代有濃厚的興趣以及重要的需求,來強化自己對生活社區整體的認識,培育以及激發愛鄉土的情懷。

  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臺灣新生代要學習的是多種的「社區語言」,不再僅僅是單一族群的「族語」,因為臺灣擁有多元語言文化的社會,理應展現出臺灣族群適切競爭的美感,「美言巧語」的族語教育之基本原則與論述乃強調文化的多樣性、尊重差異、社會正義、與機會均等的一種普世皆準的趨勢潮流,試圖建構一個集體的「共善」基礎,緩和社會的差異與對立的發生(何耀華 2002)。台灣的族語教育唯有打造「多元多軌、多樣齊進」的語言教學特色,提升人品、擴大自我軟實力,逆勢創造台灣人的自我價值,蓄勢待發迎向世界。

二、問題評析

  早在1995年至2006年時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就已經推動語言復振之相關政策與配套措施,然而從語言復振相關研究、專家學者著作或研究論叢裏,不難發現對於政府所提出1995年至2006的政策未達實質的效益。其實長久以來,原住民族一直居於少數而成為台灣社會大環境中的弱勢群體,再加上日本政府和國民政府早年的同化政策,及家長們的忽略,導致大多的原住民族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族語沒有文字而誤認自己的民族不具任何深層的文化內涵,進而喪失了自己的族群認同,甚至更認為說自己的族語為一種不雅的行為(Edwards, 1998:50)。近年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推行的「族語文字化」和「族語認證考試」,都受到各方的強烈質疑。

  語言文字化以希伯來語的復興就是最好的例子,希伯來語沉寂了兩千年多年,卻在20世紀初,起死回生。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文字化,再加上學童把從學校習得的語言帶回家庭、社區來實際運用,並且又傳給下一代(Edwards,1998:12)。掌管台灣族語語言文字的發展規劃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並沒有依循分為下列五個階段:1. 研究基本的語言文字理論,2. 擬定具體可行的文字改革方案,3. 進行教學實驗,並反覆修正改革方案,4. 審定詳細的實施計劃,5. 評估實施結果,並重新修正實施計劃再行公佈其最佳的書寫文字系統。僅僅經營從事了第一項與第二項,隨即與教育部在民國九十四年末公佈實施。因而在原住民族部落共同體的瓦解,致使族語習得環境也隨之瓦解,原住民族的族群語言已淪為無根的語言,年輕一代連「聽」都成問題,遑論「口」說的情境,又如何運用善用其公佈的書寫文字體系重現語言活力。個人認為唯有經過學習者與第一線教學者們的真人互動後,多方地不斷修正和實踐文字化運用,方能突破年輕一代「聽與說」的困境,讓族語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要重新活起來,那麼書寫文字符號系統一定要達到我寫我口的基本要求:「好學易記、眼看口出、耳聽手寫、各族通用」,從而達成創造語言新功能、提升能見度以及拓增新使用者的終極目標(King,2001:26)。當然文字書寫符號推廣運用與實施仍需邀請語言學家、語文學家、教學者,甚至是學習者(族人或認同者)共同來為各族群的話語作正音、正字,定音、定字的工作,並進一步宣稱台灣原住民族的話語絕對是有音就有字的語言系統。建議相關單位著力於協助把語言學家及語言教學者不斷嘗試如何要求書寫符號對口語符號,作最緊密而完善之調適,促使閱聽者達到「我寫我口、眼看口出、耳聽手寫」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書寫信息及與其相應之口語部分之間的結構關係是緊密對稱(馬耶夫斯基,2003)。希望共同研議出一種『好學易記、眼看口出、耳聽手寫、各族通用』的書寫系統,可以讓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習者有學習的動力與成就感。畢竟族語學習者自己都不是語言學家,儘可能用語言使用者的角度、學習者與教學者的統整能力去探索各族群語言基本的聲韻特徵,讓閱聽者感覺到我讀我寫我口!
現在的族語能力認證,太多的族人感覺就好像不是為了傳承或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的歷程。因為原住民族當下的語言情境是語言使用權、教育權與傳播權均不足,再加上如下之原住民族家庭、學校與社區部落生態缺憾:

  • 相關配套措施不夠嚴謹。
  • 原住民族的學生們除了要應付國、英、數、理化等學科以外,又多加了一個族語,對許多遠離故鄉的學子們根本是外語的層次,學了沒有對象運用與實踐,學習它顯然是一種負擔,甚至是個浪費。
  • 學校每星期上族語課只有一小時,時數根本不夠。
  • 原住民族語言的多樣化,但學校族語老師不夠多元。
  • 族語老師的鐘點費根本不夠養家糊口。
  • 族語認證通過了以後,學生還是無法把語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是浪費資源,甚至認為考完了也通過了,學習族語的意願有終止了。誠如基層教師都普遍認為原住民族語教學只不過是「作作樣子,消化預算」。

  語言生活實踐絕對是無法用「考試」來鑑定。族語認證可以從族語家庭的學習檔案的建置與認證通過的族語教師之認養機制所加強的聽、說、讀等生活應用的層面去檢正(張學謙,2007:181-194)。唯有如此方能深入社群聚落,與族人建立實質的網絡系統,建構出『多語言教室教學與學習』的學習檔案模式,使得以迅速接近社群的核心問題,在社群文化各方面研究起帶頭的作用,企盼能促進社會孕育出具有容納多元而活潑的文化內涵。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實驗,讓學童們在這樣環境成長,能同時使用好幾個語言。經過這樣的體會民眾會開始意識到各族群語言文化的重要,並努力找回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瑰寶,更意會到各族群需要相互包容、尊重的重要(Edwards, 1998:50)。

貳、教學實踐目標

  人類生態獨有的特性,便是要將「人類族群裡的結構和組織,和其所在的地域環境連起來,形成互動。」人類在地球之所以欣欣向榮,便是因為人類有能力發展出多樣的文化,去適應各種環境。所以,保存語言多樣的面貌,是人類茁壯的必要條件,可以促進人類的思想交流,是人類演化的動力,多樣的語言更可開拓說話人的視野、刺激文化產生新的運動。社會語言學者在探討政府部門的語言政策時,以語言規劃(language planning)視為一種政府為解決語言問題的行為,重視族語地位提升及族語的文字化。而語言也是發展多元文化的關鍵,因為語言是人類重要的知識遺產,內含我們的歷史,透過字、詞畫出了線索,供追索以前使用這語言的人,其心理狀態、接觸的文化為何;語言同時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財富、人類表情達意的力量。眾所皆知,拼音文字的確立,讓其有可標準化的文字可使用,是族語認證考試對振興小族語言在最根本上的貢獻。語言的學習不僅對未來原住民語言的影響,也提升了族語的價值,語言的進步就足以讓自我族群語言登上國家的水準。

  「母語」是一個人擁有從生存環境中所創生出來的「思想」的憑藉,唯有社會成員的心智建基於傳統文化的獨特性之後,方能有獨特的創造性思考能力。2008年11月5日歐巴馬贏了競選而成為美國建國232年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當選彰顯了跨越了種族的藩籬,寫下美國夢的歷史新頁;他的典範是懷抱夢想,力爭上游,打進主流社會,打破種族、教育、工作和政治上的藩籬。這樣的成就也顯示出每個族群面對競爭與挑戰所展現的智慧,對於打不破的猜忌與敵意,無法擁抱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精粹-「同中存異」和「異中求同」之真正精神的世界各角落,也有相當的意義(孫秀惠,2008)。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透過語言可以表達出文化的多采多姿,使民族彰顯出無限的活力及生命力(吳又熙 1994; 蔡中涵 1997)。語言是有區域性的,會因為民族、文化等不同而生根於不同區域,也因而文化中的個人如何看待並詮釋世界,常反映在其語言之中。在當今語文教育現場不斷強調多元主義,要教育他們認同其自身的文化,然而處在父親及母親或家族之多文化的脈絡裡,各方面弱勢的狀況下,其自身有多少的力量能不被社會的洪流所淹沒。誠如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和美國等國大力宣導與闡述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真諦,政府相關單位應省思其中的意涵與啟示。這也正是個人一直強調與呼籲國內之語言政策應朝向「多語並存」的「多元(語)政策」途徑規劃,戮力營造了多語言文化生態,讓整個社區沈浸在『人人分享社區中所有文化的美』的氛圍中,促成各族群和諧共存共榮。也就是說所有關心本土語言復振的人士,應該努力如何把「學校小教室」營造成「社區大社會」實際的模樣,充分反映台灣社會多語言的事實。

一、教學目標說明

  二十一世紀知識社會,臺灣新生代要學習的是多種的「社區語言」,不再僅僅是單一族群的「族語」。其實認知並欣賞社區多語言文化的多樣差異之美,遠比學會或精通「它或它們」來得更有意義和價值(Edwards 1998;黃東秋 2005)。台灣當下情境最迫切努力的是如何讓各族群提昇語言的能見度:耳朵聽得見、嘴巴說得多、眼睛不陌生、手寫展智慧,促使社區各住民的新生代提昇地位(尤其是原住民的各階層人士),積極讓主流社群有機會去認知欣賞真正能彰顯台灣芬芳的語言文化。這樣的訴求乃基於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只著重在自己的族人,那麼用的人、說的人、認同的人將永遠是低於2%的台灣人口。主流族群社會人們的認同與學習是少數族群語言文化的契機與酵素(孫大川 2004)。台灣原本就是個多族群、多語言、多文化的社會,學校班級本來就是多元族群共同組成的,教育行政單位何不積極努力讓「學校小教室」營造成「社區大社會」實際的模樣,充分反映台灣社會多語言的事實。美言巧語從我做起,好山好水大家歡喜!原住民不奢望回歸原樣,但願不再流失,不奢求主流主群喜歡學習,但願不排斥,因為在「美言巧語的機制」與「真人互動的策略」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語言切換的能力(語碼切換(code switching) 、方言切換(dialect switching)、語體切換(style switching)),同時也在培養學生適應不同語言社群的能力,使之發現生活場域中每一種語言文化的精緻性與巧妙性。

二、達成目標之限制

  『母語』這個詞彙在當今台灣的情境有被濫用之嫌,因為母語定義自1910年起就是:「你思想時使用的語言,而且也是你最懂的語言」;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所謂的母語是指一個人在年幼時學會,後來成為他思想溝通時最自然的工具。從日本統治到當下的政府都成功地施行說國語運動,對台灣的許多新生代而言,他們的母語絕對不是他們的族語是個不爭的事實,他們的母語是共通語(華語、中文)(黃東秋 1998:8-9)。

  語言是生存的能力之一,處在多元族群共存共榮的社會裏,在不同的生活區域必然使用不同的語言生存、繁榮、教育與豐碩自己。但非常諷刺的是台灣近百年來特殊的政治影響,致使其住民的語言逐漸流失或消失,瀕臨危機或滅絕之境:新生代說祖先的話(祖語),遙不可及之憾;中生代說族群的話(族語),欲言又止之痛。一個正常的語言文化成長的個體,他的母語就是祖語也是族語。非常佩服社區部落耆老說母親的話,驕傲的用祖先的話或族群的話彼此溝通,又兼具多語言能力。政府相關單位應當省思如何珍視這樣的國家非物質文化資產,讓他們不再落寞的離開人世!

三、績效指標

  一個生活社區中所含括的所有族群的語言就是該社區的生活性社區語言,它有多元、多樣性的本質因為在社區常民文化生活中,有它們使用的場域與空間。台灣多民族、多語言的移民島嶼社會的各生活社區的社區語言就應依據該社區有多少不同族群族語來加以統整、相互學習。「美言巧語」社區語言的教學與學習就是共通語(華語、中文)、閩南語、客家語、十四種族群別(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曹族/鄒族、賽夏族、邵族、雅美族/達悟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塞德克族、撒基拉雅族)等語言的活化歷程。生活社區裡有多少的族群,家庭、學校與社區就有責任營造多語言的情境讓新生代沈浸,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地學習而具備其多語言能力。
已經有研究者發現,原住民並非智力缺陷而造成學習成就低落,而是推理思考模式與漢族不同(黃志賢,2002)『了解、欣賞、接納、尊重各族不同語言與文化特色』就是「多語言教室」所要實踐的Fishman理論:「家庭、鄰里及社區同心協力,傳承社區的多樣化語言,並從學生實際接觸生活社區的行為,以及運用語言去體驗生活,培養學生對於語言的認同感及實用性。」誠如前文所言,語言是生存的能力之一,處在多元族群共存共榮的『共生』社會裏,在不同的生活區域必然使用不同的語言生存、繁榮、教育與豐碩自己。國內教育單位應該積極推動「多語並存」的「多元語言教學示範」途徑規劃,企圖提倡推動多語言教室教學與學習,目的是1】與同族群的人我會驕傲的用族語對話溝通,找到自己的根源之美;2】與不同族群的人我必須謙卑的用他們的話向他們學習,豐碩彼此的文化。預期成效指標如下:

  • 在台灣主題性及文化公民權的架構下,以族群語言為平台,建立多元價值觀,達成「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的共同認同。
  • 積極搶救即將消失的語言,並用各種資源和環境補助扶持弱勢語言,使其有能力公平競爭。
  • 各語族應互相學習對方語言,互相尊重學習,更易促進族群和諧及豐富台灣多元的文化更華麗。
  • 直接彰顯各族群語言文化地位平等、提供相互了解彼此語言文化的機會、持續豐富擴大彼此語言文化的內涵、落實全體國民對這片土地真正關懷。

  強調多語言文化的社會是需要社會整體的合作,希望多元文化教育成為社區的每位居民、家長、學校老師、學生的共同信念,並主動積極參與整個社會的改造。因此,預期績效指標就是達成學習語言最重要的目的:強調身為台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聽、說、讀、寫與內在思維(inner thinking)之能力建構與培養,最終能與人溝通無礙而已,而習得這樣的能力最快的方法就在於『使用』。從語言使用的基本面切入預期績效指標,語言能力其實就是那種能夠聽懂、欣賞、模仿、操作各種口音和說話風格的能力。

叁、執行策略及方法

  「多語言教室教學」的內涵是希望不同族群共處的同學們與老師們之間的關係是“亦師亦友”,彼此學習、切磋,從而認識到自己及對方的文化,提高身為人的品質(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芬蘭教育核心與策略);這樣的教學是沒有『時機不成熟』、『加重負擔』、『注定失敗』、『混亂』…,畢竟語言學習是終身的歷程,是在互動與溝通的過程中習得而不自覺。原住民語言已經在台灣留存幾千年,這絕對不是因為正確拼寫他們語言吧!再者,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傳承只著重在自己的族人,用的人、說的人、認同的人將永遠是低於2%的台灣人口。主流族群社會人們的認同與學習是少數族群語言文化活力的契機與酵素。
執行策略與方法當然必須顧及台灣是個多元族群共融的社會的本質,各社區不同的群體的需求面,因而執行策略與方法各族群基本方針乃是各族群各自努力活化、復振自己的語言文化,接著彼此相互欣賞、珍惜彼此的語言文化特質,進而分享各個族群的語言文化之美。簡述於後:

  • 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主要是因為環境使然,沈浸其中,不斷的積累而成。
  • 認識自己的族語,並藉由了解其他族群語言,認識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族群的主體性。
  • 多語言學習環境氛圍是指一切對學生的多語學習能產生影響,促使學生語言學習方面認知行為發展變化的境況、氣氛與情調。
  • 省思自己學習英(外)語的經驗,一星期三節到五節的的強化訓練外,卻沒有環境可以沈浸使之生活運用密集程度擴大,因而會頻繁發生『學了忘,忘了又學』的浪費現象。

一、主要工作項目

  其實「多語言教室教學」實施的效益莫過於營造一個互為主體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生活情境,積極訓練台灣的新生代具有「多語能力」,不僅能與自己的族老用族語交談、溝通,更懂得善用生活周遭多語言文化環境,以尊重的態度不斷成長學習。生活社區每個成員運用創意之奇與設計之美來建置個人學習檔案,依如下方式實際操作:

  • 讓族語老師融入家庭:即讓族語老師認養家庭,並到學生的家庭和學生對話。
  • 組研究團隊成員與族語老師的家訪行動前,先進行語言訓練與討論,並給予鐘點費。
  • 家訪次數要提高,以便營造或提供孩子們身入其境(immersion),沐浴在說社區語言的情境,進而了解如何運用多語言於實際生活的活動。
  • 讓學生學習如何把族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誠如前文所提「語言生活實踐絕對是無法用「考試」來鑑定」。再次強調任何語言的習得可以從家庭生活日誌的學習檔案建置,藉由認證通過的族語教師之認養機制去加強其聽、說、讀等生活的應用(張學謙,2007:181-194)。唯有如此方能深入社群聚落,與族人建立實質的網絡系統,使得以迅速接近社群的核心問題,在社群文化各方面研究起帶頭的作用,企盼能促進社會孕育出具有容納多元而活潑的文化內涵。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實驗,讓學童們在這樣環境成長,能同時使用好幾個語言。經過這樣的體會民眾會開始意識到各族群語言文化的重要,並努力找回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瑰寶,更意會到各族群需要相互包容、尊重的重要(Edwards, 1998:50)。學校既然依存在現實的社會中,它就應該反映所屬的社會應有的現象,讓所有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學子,走出校門即可運用學校所學來適應生活、創造生活。

  • 直接彰顯各族群語言文化地位平等。
  • 提供相互了解彼此語言文化的機會。
  • 持續豐富擴大彼此語言文化的內涵。
  • 落實全體國民對這片土地真正關懷。
  • 培育具備多元語言能力的現代世界公民。

二、執行策略實踐

  語言是自然發生的,重點在於使孩子能不知不覺地喜歡學習使用多語言溝通。「多語言教室」就是實踐Fishman的理論「家庭、鄰里及社區同心協力,傳承社區的多樣化語言,並從學生行為建立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對於語言的認同感及積極性。」「多語言教室」引導學習者能夠自我練習及學習,並積極塑造屬於自己的教育框架,藉以透過多語言情境的營造,彰顯各族群語言文化地位平等,互相學習不同的語言及文化。在多語言教室之中,授課的老師們必須增強自己的專業,已變成為稱職的影響者、中介者與促進者的角色,且所教授的課程,須與學習者的生活背景息息相關,引導學習者能夠自我練習及學習,並積極塑造屬於自己的教育框架。藉以透過多語言情境的營造,彰顯各族群語言文化地位平等。在多語言教室中,教師不再只是教學者,同時也為學習者;學生也不只是學習者,同時也可以成為教學者,互相學習不同的語言及文化。

  二十一世紀知識年代,所有的人就有義務成爲語言文化終身學習者,負起活化自己的族群文化,習得包容、尊重、欣賞並學習生活社區不同族群的語言與文化,這樣的社區總體營造,人人才能分享社區中所有文化的美,各族群間方能和諧共榮。學校或許可以是語言活化的機制之一,但是如果學校所學,不能在家庭中使用,甚至在社區中使用,那麼學校這個機制就無用了。唯有與學校、家庭及社區三者合一,才有可能達成語言文化最完美、最有效的境界。

  大陸著名的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先生在80歲生日那天提出這樣的四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張興成2003),我大膽的這樣假設『世界各族群都有優美的語言文化、典雅的人格特質、你儂我儂大家一家親』,呼籲積極地去實踐當今二十一世紀知識年代多元文化主義精粹:責任/各美其美、尊重/美人之美及分享/每美與共,也就是說各族群各自發揚我族之美、尊重差異並共享每一種語言文化的『巧』與『妙』;再者,從語言文化復振議題上提供彼此間新的思維與視野,拋開族群本位主義的偏見,真誠地接納與欣賞彼此的文化,以豐富生活情感與連結傳承脈絡,讓彼此的生活充滿著多樣化的情思意韻,而能真切契合涵詠共存共榮(謝東山 1996)。當下的台灣的語文教育應該是透過「美言巧語」教室的教學與學習來建構跨族群語言文化認同,企盼透過不同族群彼此間的互動,不僅能瞭解先祖們所遺留的生存哲學及生活經驗,認識過去族群的社會組織結構,且共同發現並認同自己及他族族群語言文化的美,帶動每個人提升人生價值以充分充實自我,順應變遷與永續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多元又多樣化的知識年代。

  社區也是源頭之一,動用社區的力量,聚集能說得好的長老,以及讓青少年及兒童一起參與,與族中族老共同參與活動,寓教於樂,讓孩子能夠有接觸的機會及說族語的空間,並在社區有公文發布時,附上本身的族語翻譯,提高它的能見度。以社區為語言環境,在社區內以其族語為主要溝通使用語言,然後社區內的學校以有系統的方法教學。家庭是最重要且直接的語言習得場所,而社區可營造出沉浸式語言環境,三者予以配合,相得益彰。家庭與語言代代相傳的專業執行機制,自然也是語言文化學習的根源,從居家環境培養兒童對語言的認同,有了語言的根,自然而然地在潛移默化中,對本身的神話傳說、歷史根源及源頭產生認同感,唯有家庭,才是活化語言的根之源頭。

  台灣是個多元族群共融的社會,各族群各自努力活化、復振自己的語言文化,接著彼此相互欣賞、珍惜彼此的語言文化特質,進而分享各個族群的語言文化之美。希望本計畫能有積極的暗示與示範作用。一個人的培養與訓練是連續性的,持續給自己動力使之成為有理想、正義道德、想像力、創造力和身體健康的世界公民!!!
分年執行策略


主要工作項目

執行要項

執行內容

執行年度

98

99

理念闡述與溝通

適應21世紀挑戰

  • 文化與語言多元化的台灣獨特現象宣揚,啟發並充實人生

v

 

尋尋覓覓

發現多樣化

  • 智者尋覓與徵詢
  • 給每位社區區民一個正確名字的讀音稱呼
  • 製作一本語言課本
  • 讓記錄正確

v

v

令人歡怡的生活環境

佈置生活社區

  • 展現多樣化
  • 多語言教是教學與學習團隊建置
  • 生活日誌分享

v

v

圓融圓滿

生存之道

  • 需求之考量
  • 生存裝備
  • 新的開始

v

v

晉升口說語言

製作語言錄音帶

  • 口說歷史的面談
  • 在世界的哪裡?
  • 我的生活智慧老師(駐社區耆老顧問團)

 

v

其他語言的閱讀

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 每位參與者當閱讀老師
  • 兩種語言雙人組閱讀
  • 資源審核
  • 參與者們當評論家
  • 使用叢書的語言活動
  • 多語言巨書

v

v

其他語言的書寫與寫作

多語言處理的意外收穫

  • 用英介式方式寫下各族語言的名字牌

v

v

承現成果:

『多樣化的台灣之美、包容性的台灣人品』

語言要活,需要一個人活的人來使用它。

  • 「Matiya kasa pokoh no ‘aol ko ka caay ka lecad no tamtamdaw(阿美族語). 每個竹節呈現的是每一位參與者一雙眼睛深處所展現的一則人生詩篇故事。」意思是說每一個人生命的體驗和經驗都是寶貴的,值得我們仔細地看著他 / 她,聽其訴說人生的種種遭遇。讓參與者最大的收穫是打破自己拘謹的心理障礙,勇敢地採取主動介紹自己,跟不同文化、外表、和生活經驗的人認識成為朋友。

 

v

肆、結論

  衡量一個文明的社會重要指標是它能具有傳遞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及價值給接續的新生代之功能與能力(An important measure of a civilized society has often been its capability and ability to pass on its language, culture, knowledge, and values to successive generations.)。語言在家庭、社區的日常生活中時常扮演的各種功能,在日常生活真實的情境中,利用任務語言的功能,有助於學生語用能力(pragmatic)的發展。換而言之,學校的語言課程必須是社區活動的一部分,因此結合家庭和學校的語言和文化,社區的參與,將家庭語言納入評量,發展互惠、互動的課程。
將語言的學習或是生活實際狀況作連結,藉由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或是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把語言的學習融入生活當中,對學童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學校、家庭和社區的族語教育統整工作相當重要,族語需要進入學校成為正式課程和教學媒介語,也需要從學校帶回家庭和社區成為日常生活的溝通語言。因此教學必須強調和真實世界的聯接,學生課堂所學很適合用來聯接家庭、社區與學校。
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族語任務學習單讓學生在教室或家庭社區中完成。學校的族語教育應該設法提供真實的、有意義的溝通環境和機會,以任務為主的教學法,配合在家庭、社區的語言使用是促進族語成為母語習得的好方法。挽救語言流失的理論指出:要是學校族語教育沒有影響到家庭、社區的語言使用,則無法達成挽救族語流失(Fishman 1991)。

 

參考書目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4. 《原住民族教育法》。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5. 《原住民族基本法》。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何大安/楊秀芳. 2000. <南島語與台灣南島語>。收於:吳靜蘭,2000,《阿美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
何耀華. 2002.《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www.fgu.edu.tw/~common/myweb4/new_page_21.htm (accessed April 14, 2003)
吳又熙. 1994.  《應用語言學理論及其在外語教學上的功能研究》。正中書局。
吳錫德. 2001. 《法國的語言政策──全球化與多元化的挑戰》[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mail.tku.edu.tw/cfshih/ln/paper06.htm (accessed April 1, 2005)
李壬癸. 1997.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徒》。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2-195。
2004. 《台灣南島語言論文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姚誠. 1997.  〈尋找少年噶瑪蘭—以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國小噶瑪蘭母語教學為例〉。《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  1-15。
姚榮松. 1993.  〈鄉土語言〉。 《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 鄉土教材教法。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15-25。
施正鋒. 2004. <客家族群與國家-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 收於張維安編《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4-14。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夏林清/鄭村棋. 1989.《行動科學—在實踐中探討》。張老師出版社。
孫大川/黃東秋. 2004.《九十三度原住民族語言教材及教法觀摩研討活動報告書》。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會。
孫秀惠. 2008. <歐巴馬傳奇>。《商業週刊》,1094,116-144。
張恭啟/于嘉雲. 1992. 《文化人類學》。  巨流圖書公司。
張菀珍. 1997. <鷹架理論在成人教學實務之應用>。 《成人教育》,40期,43-52。
張學謙.2003.〈回歸語言保存的基礎:以家庭、社區為主的母語復振〉。《台東師院學報》14﹕97-120。
張興成. 2003.《文化發展與中國形象》 [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past.people.com.cn/BIG5/wenyu/68/20030610/1013015.html  (accessed November 24, 2003)
教育部. 2005. 《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台北:教育部。
陳宗逸. 2004. <臺灣橫躺 顛覆法統舊勢力從海洋國家到同心圓理論>《新臺灣新聞周刊》428期,頁19-21。
彭春波. 2003.〈說台語講台灣人理應包含客閩新原等族群以為基本人權〉。《客家Hakka》,第156期,28-29。
賀安娟. 1998. <荷蘭統治之下的臺灣教育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是自能力的引進(一六二四~一六六二)>,《臺北文獻直字》125期,頁81-119。
黃東秋. 1998. 《英介式族語語音教學法之行動研究-一所高中的社團組織為例》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0. 《多語言教室的教學與學習-歸原 3》 行政院 原住民委員會。
2003. 《LALENGAWAN巧語回春》台北: 師大書苑。
2005. 《FUCACCING英介式族語正詞法》 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2006. 《PARANAAN美言巧語》 臺北:大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宣範.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  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美金.2003.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9期,頁5-27。
黃美金.2004.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學習規劃之我見>,《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6.10,20041218。台東市:台東大學。
黃美金/陳純音.2001. 《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學模式、活動設計與評量方法》。台北:教育部國教司國民教育資訊網。(網址為http://140.122.120.230/ scripts/ejecontent.asp?Active=g06&item=研究報告&flag_act=G06)。
黃美金等.2000. 《原住民族語言教材審查》,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楊清泰. 2009.《原住民學生對族語認證政策認知之研究-以屏東縣立來義中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溫智雄.2006.〈一位外籍英語教師(NET)的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及參與感之關係研究-以花蓮縣人人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汀生. 1996.《台語書面化研究》。臺北:前衛出版社。
蔡中涵. 1997. 《阿美族母語語法結構分析》。 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謝東山. 1996. <臺灣藝術的本土化與主體性>《藝術家》,254期。
英文部份
Anonby, Stan J. 1999.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Can Kwak’wala be revived?  Available from http://jan.ucc.nau.edu/~jar/RIL_4.html (accessed December 14, 2000)
Blundell, David. eds. 2000.  Austronesian Taiwan: Linguistics, History, Ethnology, and Prehistory. Berkeley, Calif.: Phoebe Hearst A. Museum of Anthropology.
Connor, W.  1994.  Ethnonationalism: The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dwards, V.  1998.  The power of Babel: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 Trentham Book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reading: Reading and Language Information Centre, University of Reading.
Fishman, Joshua.  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Gee, J. P., Michaels, S, & O’Conner, M.C. 1992.  Discourse analysis. In  M.D. LeCompte, W.L. Millroy, & J. Preissle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search in edu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27~291 .
Huang, Lillian M.  2000.  Aborigines’ Languages (in Chinese). A research report to the Council of Aboriginal Affairs.
Huang, Lillian M.  2001.  Teaching of Minority Languages in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Parallel Sessions.  available from http://www.cbs.polyu.edu.hk/Other%20Speakers/Parallel%20Sessions.htm  (accessed August 7, 2001).
Huang, T-C.  2002. Indigenous Languages and TEFL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Unpublished Ph.D thesis.
Judithann, W.W. 1993.  Weekend report: A qualitiative study of the scaffolding strategies used by a teacher of children with handicaps during a “sharing time” discourse event.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c.
Tsao, F-F., 1999a.  The language planning situ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 (4&5), 328-75.
UNESCO. 1953. 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Monographs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8.) Paris: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