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口素質重於鼓勵生育

全國電子/退休財務長 楊麗勤

  內政部日前頒布「鼓勵生育創意標語徵選活動辦法」,獎金百萬,徵求各界提供一個有創意、能「讓大家聽了想生小孩」口號,引起社會譁然!媒體上大家討論的是一個口號就能讓年輕人想生小孩嗎?內政部有考慮小孩未來的問題嗎?

  根據資料顯示,在1982年我國新生兒的總數為41萬人,2009年出生嬰兒計19萬1,310人,下降幅度達一半以上,已成為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近來台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問題引起社會熱烈的討論,內政部日前提出多項鼓勵生育的具體措施,不但中央政府積極提供讓民眾願意生育的誘因,推出發放幼兒教育券、醫療補助、托育補助、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措施;地方政府也紛紛砸下重金,都發放生育補助津貼,目的都是協助民眾減輕養兒育女的沉重負擔。只是效果依舊不彰。

  內政部在編列大量預算鼓勵生育同時,若僅考量少子化對經濟面產生的影響,如人口斷層、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及扶養負擔過重等問題,造成社會沉重負擔。但是否仔細深思地球及台灣自然環境的惡化,鼓勵生育措施究竟有無必要?

  地球的暖化及反撲現象其源頭在於全球人口過多,目前全球人口已達六十四億餘,對全球資源及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在華盛頓聯合發出警告,全球糧食危機比戰爭、環保危機更嚴重。這並非危言聳聽,全球已有數以千萬計的貧苦人民已經買不起維持活命最低需要的玉米粉、糙米、或雜糧,正在飢餓邊緣掙扎。因此就地球永續發展觀點,各先進國家出現少子化現象,可說是人類自救行為;就歷史角度言,並非壞事。全球最適人口可能是四、五十億左右,須比目前減少約二成,這樣居住的人最為舒服。照行政院經建會最新的人口推計,依低推計我國在民國一百四十年的總人口數約1,772萬,即比目前人口減少21.3%。這樣的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可能最適合,所以政府與其將經費拿來鼓勵生育,不如正視愈加惡化的大自然環境,全民應及早因應學習面對,提升培養下一代的素質才是當務之急。

  住家對面有一所小學,結果附近巷弄皆是安親班補習班,下課後繼續學習知識和才藝,但根據統計,有將近八成的小朋友都不快樂,還有1/3想離家出走,小朋友覺得功課太重、時間太少、生活很無聊,覺得很煩惱!這是家庭、學校及社會價值觀錯誤,造成下一代的辛苦。現代父母要有新的認知,不要一味追求智育發展,從家庭環境培養出良好的規矩,以及乾淨的公德心,乃至正確的品行教育,從小培養健康正向的心智及強健的體魄才是最當道。教育部也應訂定人口素質提升政策,尤其倫理教育、品格教育及人權教育應扮演重要角色,從根本的愛與尊重,由心再出發,教育人與人互相尊重,人與自然互相尊重,很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動自發的培養。政府改變經濟政策、人民接受經濟零成長的事實,一來減少追逐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二來減輕資源浪費。鼓勵人民學習過簡樸生活,珍惜上天賦與的資源,有更多時間照顧自己的身心和家庭,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風氣。

  大自然反撲力量已非人定勝天,人類應重新思維與自然相處之道,也唯有優質的人類才能適者生存!望政府能重新思量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