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與親職

南投縣優蓓仕美語學校主任 洪麗華

   從七十年代以後,親職教育成了一門「顯學」,坊間也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親職教育專刊與書籍,甚至,各個學校都開始了一系列的親職宣導活動,從這些的行動過程中在在都顯現出其親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每一個父母,當孩子一生下來,就對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許。然而,通常父母會希望有個乖巧懂事、又聰明的孩子,卻疏於反問自己如何做個好的「父親」或「母親」。現今的社會,習慣地把教養子女的責任,加諸在女性(媽媽)的身上,等孩子出了問題,卻彼此責難,那就來不及了。因此父、母親應該對自己的角色有以下的認知: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親與母親同樣重要;即使父母工作再忙碌,也應撥出時間陪孩子、教導孩子。父母應關懷了解孩子身心的成長,並在管教上建立一致的態度,共同找出適合孩子的管教方式。重視父母本身的「身教」。

一. 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親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家庭教育,父母對子女所施的教育,旨在扶助子女身心與人格的健全發展。家庭是人出生最早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孩子們成長中最重要的場所。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但開始的早而且深遠,Ginsbery(引自黃裕惠譯,民81)曾提出:「家長是子女第一個老師,因此他們對子女的一生有著最大和最遠的影響力,他們站在價值提供、態度形成和資訊給與的第一線上。」因此,舉凡家庭的社經地位、親子關係、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與方式、以及其他種種因素所形成的家庭生活氣氛等,都與兒童的生活適應息息相關。在過去的傳統社會裡,孩子生長在大家庭中,兄弟姊妹們彼此照顧,自然對團體生活已經有良好的適應,父母亦很少投注精力於每一個孩子,甚至有些孩子不喜歡父母對他特別注意,而即將為人父母者大都是從家人、親朋好友或鄰居中學習如何為人父母,因此父母雖沒受過特別訓練,但影響不大。可是現代孤立的核心家庭或小家庭制度中,孩子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父母也更能掌握孩子的動向,因而一點不適當的管教,都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能給予安全感,溫暖的照顧與教導,讓孩子在成功中獲得滿足和信心,在失敗中學會忍耐和等待,孩子的人格發展自然會穩定地持續成長,這就是親職教育所發揮之功能。 其功能為:

(一) 父母的角色扮演必須經過學習,而親職教育即提供他們這個學習機會。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角色也須有所轉變,若父母能接受親職教育,瞭解子女在不同階段中的需求,才能扮演好稱職的父母。

(二) 親職教育能提供最新的訊息,使父母能因應社會的不斷改變。家庭結構的改變,使父母無法再依賴傳統的教養方式,因此父母接受親職教育,了解新的方法,可以更懂得如何去教養孩子。

(三)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親職教育則是達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助力。我們都知道父母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許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教養自己的子女,不僅一般父母如此,文化不利、社經地位低落或特殊兒童的父母更是如此。不同兒童的父母將可因學習親職教育而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二. 親職教育的目的

  親職教育主要在於透過整合家庭,學校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與價值規範,以避免家庭成員之間角色互動的失調,來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其最終目標乃在使每個家庭的孩子,在身心方面皆能獲得良好的照顧,以及獲得健全的人格發展。其目的為:

(一) 促進未來的父母做好父母角色的自我推廣 親職教育可使未來的父母(包括已婚及未婚男女)在為人父母之前,即做好日後為人父母的準備,學會教養子女的知能。

(二) 提供父母有關子女發展需求的知識 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徵及需求,身為父母者若能了解子女身心發展需求的知識,則可協助子女健全成長。

(三) 導正父母不適當的教養方式 有些父母缺乏教養子女的知識或錯誤的認知,為避免父母以不當的教養方式,使子女的身心受到影響,可藉由親職教育導正父母教養能力技巧,使親子皆能受利。

(四) 教導父母有效的親子溝通,改善親子關係 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調整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在講求民主教育的現代社會裡,是現今父母刻不容緩的事。

(五) 協助父母導引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 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也是子女最早模仿的對象。因此父母應了解行為塑造的過程與方法,才能去引導子女建立良好的行為。

(六) 協助父母教導子女學習方面的事務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常會有許多的困難,父母應該學習如何去協助子女克服困難與障礙,使子女的潛能得以發展。

(七) 幫助特殊兒童的父母克服教養問題 家中有特殊兒童者,不論是身心障礙或是資賦優異兒童,其父母在教養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的問題。透過親職教育,除了使父母了解特殊兒童的特性,也可以提供教養特殊子女的技能,以指導並協助子女達成良好適性的教育。

(八) 建立對學校的適當態度 父母應關心子女在學校的生活,隨時和老師保持聯繫,尊重老師意見,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這些態度和認知,可透過親職教育讓父母學習。

三. 新世紀親職教育的挑戰 ※ 雙薪父母的挑戰

(一) 工作和家庭不協調 雙職父母許多時候會遇到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失調。例如承諾了孩子一起外出活動或參加學校聚會,但因公事纏身或突發出差而未能兌現;又例如孩子生病或家中發生小意外,父母便要把工作暫且擱置。在這種顧此失彼的情況下,父母會很容易產生矛盾自責的心理,一方面把孩子健康欠佳、學校成績不理想或行為不良的責任歸咎於自己照顧不周;另一方面會因為家庭需要而減低了晉升、進修或外地工作的意願,使工作和個人發展受到限制。

(二) 假手於人的困難 雙職父母需要長輩、親戚或褓母協助照顧子女。照顧者的素質和態度固然備受父母的關注,父母也擔憂照顧者的管教方針是否適當,有時,親人協助照顧子女,父母就算覺得不妥善,也較難啟齒要求改善。即使聘請家傭,以上問題仍然存在;礙於雇傭關係,家傭亦會偏向遷就孩子,孩子因而容易變成小霸王般對他人呼喝和指指點點,以及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

(三) 缺乏時間引導孩子學習  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時,因時間限制和精神疲憊而失去耐性,往往較易採取直接指令的方式,缺少耐心引導,造成彼此對立的局面。對於孩子學習問題,也沒有時間從根源處著手處理或有系統地加以糾正及輔導。

(四) 忽視問題行為背後原因 雙職家長因較少時間與孩子相處溝通,常會不經意地將注意力放在欠理想的行為上,誤以為懲罰和責備是最有效的方法。溝通不足,容易導致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而忽略隱藏的情緒及行為動機,雙方因而會產生不恰當的反應。

(五) 親子時間不足夠 若父母跟孩子共處時間太少,對孩子身心成長了解不足,兩者關係容易變得陌生。另一方面,孩子少見父母,長期獨處,漸漸建立自娛的習慣,也會把情感投射在照顧者或他人身上。即使偶爾有親子時間,彼此也未能充分享受,關係也會日漸疏離。

結語:

   我們總是說:「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怎麼做父母。」經過這些年,價值觀的改變,開始發現親職教育應該從決定要不要成為父母就已經進入親職教育的領域,到今日親子間互動的影響,不同階段的親職教育有不同的方向與精神內容。不同家庭結構的親職教育內容,都必須要因材施教,因為代間是會相互影響與循環的,親子一起著手,才能真正的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