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翰林編輯 吳芷嫺

  我們身處的環境-臺灣為一地形陡峻的海島,自然災害(地震、颱風、豪雨等)頻仍,隨著人們不斷的擴張居住的地方,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機會也大為增加。以歷史上數次重大災害為例,我們應從災害環境中學習、並為永續減災環境而努力;面臨災害的發生,也不再只是救災,主要是以永續發展為思考。

一、環境倫理的意義

  「環境倫理」主要探討人類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道德關係,給予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定義和解釋。而環境倫理探討的對象可以用圖 1 來表示。從圖中我們不難發現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態度,隨著時間的進展其價值觀一直都在改變:第一,人類屈從於自然;第二,人類凌駕於自然;第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同動物、植物和山川一樣,應設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因此考量範圍也逐漸擴大,逐漸從「人類中心倫理」、「生命中心倫理」進入「生態中心倫理」。

(一)人對於自然環境的態度

  人們對於環境早就已經提出相關的理論,如漢代司馬遷主要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說明人們如何探究自然環境的相關問題。然而人們對於自然的態度也隨著時間的演變,產生不同的想法,以下說明之:

•  人類屈從自然階段:在原始社會中,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了解、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對於許多自然現象大多產生畏懼與崇拜的態度。

•  人類凌駕自然階段: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逐漸認識自然,因此利用自然、改造環境。接著邁入工業社會,科技能力大幅改進,因而產生「人定勝天」和「征服自然」等想法,卻也因為人類對自然嚴重的破壞,造成自然的反撲與懲罰。

•  人類融入自然階段:人們為了持續生存與發展,此時逐漸體認到需要與環境共生共榮,人們從歷史中的經驗與教訓得到啟示,尋求自然與科技的平衡點。

(二)環境倫理的演進

  由於人們對於自然環境態度上的轉變,使其考慮範圍也逐漸擴大。以下將分別介紹「人類中心主義」、「生命中心倫理」、「生態中心倫理」和從社會學角度所發展的「社會生態學」之意義與內涵。

•  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之外的生物,其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大自然對於人類只有工具性和實用性的價值,人類也因此像是拿到令牌般,不斷的污染環境,美其名是為了改造自然環境。

•  生命中心倫理:則是重視生命個體價值,但只有生命本身具有價值,物種和生態系則無。然而「尊重生命」應為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天賦價值」且值得被敬畏及尊重,保護生命、彰顯生命,並發揚生命的最高價值是一件善事。

•  生態中心倫理:則開始重視生態系整體價值,且在生態系之中,才能決定個體的角色和地位,而整體生態系的平衡和穩定重於個體生命的生存。

  社會生態學是介於個體主義和整體主義之間的倫理學說,重視個體和整體價值,以及個體和整體之間的互動;鼓勵以個體的力量促成整體的平衡和穩定,且應該善用人類的能力,為大自然服務。

二、人們對環境倫理的省思

(一)世界自然憲章 (World Charter for Nature)

  該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人類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憲章中要求人類應深知:「文明根源於自然,它塑造了人類的文化,並影響了所有藝術和科學的成就;與自然協調一致的人類生活,將賦予人類在開發創造力和休閒娛樂方面的最佳基礎。」「生命的每種形式都是獨特的,不管其對人類的價值如何,都應受到尊重;為使其他生物得到這種尊重,人類的行為必須受到道德準則的規範。 … 人類有能力變更自然,並透過各種行為而耗竭自然資源,因此他必須充分認識到維護自然穩定平衡和提升自然品質的迫切性。」由以上憲章中可了解人類應停止盲目開發與破壞生態環境;或過度消耗自然資源,以致自然系統不斷退化,人類應為了當代和後代的利益而保存下珍貴的物種,並在私人和公共的層級上採取適切的措施,甚至為了保護自然以促進國際合作。

(二)現今的反思

  從歷史演變來看,不僅人與人之間必須維持和諧的關係,也必須與自然環境形成相互依存的共處體系。人類若能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引導環境向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方向發展,將能互蒙其利。反之,若大自然法則,則會遭受到環境的反彈,產生無情的災害。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與所有其他物種一樣,所有的生命都依賴於自然系統的不間斷的運轉,為維護世界社會的生存、安全、公正和尊嚴,所有人類都必須擔負起生態責任。而永續性是所有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依據,後代的福祉是我們當代人的一份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林火旺 (1997) 倫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楊冠政 (1996)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 28 )。 7-20 。

楊冠政 (1996) 生命中心倫理。環境教育季刊。( 29 )。 17-30 頁。

黃朝恩 (1991)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時空差異。環境教育季刊。( 11 )。 33-41 頁。

Angeles R. A.(1990).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 r s L i m i t e d . 哲學辭典。段德智 等譯 (1999)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黃朝恩 (1989) 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環境教育季刊。( 2 )。 26-32 頁。

Bookchin M.(1987) Post-scarcity anarchism. 生態學與革命思潮。南方書局 譯 ( 1987 )。台北市 : 南方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