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的現況與展望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助理研究員 王順平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審視我國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的現況並藉以提出未來推動之建議與展望。性別平等乃近數十年來在歐美國家興起,並擴及全世界的重要思想與運動,而其主要思想則來自女性主義者的辛勤耕耘成果,是故本研究在理論上首先從女性主義的論述著手。女性主義主要從三個角度解析性別關係,包括性別差異與不公、性別壓迫、和結構壓迫的關係。從上述性別論述,女性主義進而對教育現場觀察並提出有力見解,以試圖闡述女性特質,並進而解構父權文化。惟目前理論及實務界亦漸關懷男性角色的轉變,故有「男生轉向」的現象,以實現性別平等的理念。秉諸上述學術背景的理解,本研究乃對目前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之現況進行瞭解,主要以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學生對目前性平教育相關資訊的接收程度,分別建構了學校問卷及學生問卷,前者在檢視學校的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情形,後者則在瞭解學生接觸相關資訊的情況。在現況理解的基礎上,乃提出未來工作推展的建議。

關鍵字:女性主義、性別平等、性別平等教育

我國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的現況與展望

壹、前言

  性別之區分雖自孩童呱呱落地後即由天賦予並人們據以認定,然而性別議題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即從未間斷, 19世紀以來隨著女性主義的發聲,性別議題之發展亦風起雲湧,尤其20世紀60年代以來,更隨著當時的社會運動而成長茁壯。性別議題的發展至今,其基調乃確立了性別的社會建構論點,從而有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之概念區分。

  生理性別(sex)乃從男女生殖器官差異出發,以探討其所衍生的相關議題,例如男女生理發育的不同、兩性社會及情緒發展的差異,故較偏重於性行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差異,及生育、生殖和婚姻、家庭的兩性互動。而社會性別(gender)則不僅包括由生理性別衍生的差異,且強調文化在人的性別身份形成中的關鍵作用,認為性別是文化和社會因素所強加與指定的(Gender i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sex)(Biklen & Pollard, 1993)。

  首先,社會性別的概念強調兩性之間的差異是非自然的,即並非建立在生理上,而是由社會建構的。其次,從社會性別的角度追求兩性平等將不再是女人從男人手中奪回自已的權力或把男人視為女人的敵人,而是由此發現兩性在性別機制中均受到規訓,都具有被壓迫的一面,因此,對性別平等的追求實際上是兩性共同發展的過程。只是由於目前女性還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對女性被歧視一面關注得更多。再者,社會性別學說挑戰了社會中的「常識」,從角色、服裝裝飾、行為等微觀層面質疑男性或女性身份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並挑戰傳統的社會分工和價值理念;更從社階層和社會結構的宏觀層面,探討社會發展與平等之間的關係。

  性別平等,則指能在性別的基礎上免於歧視,而獲有均等機會。性別平等教育關心的課題在於:探討社會建構所造成兩性差異與限制之因素,剖析社會文化制度中的不當設置,並謀求改善之道。故性別平等教育之目的在於提出社會文化因素乃兩性行為表現與發展差異的關鍵因素;破除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化印象,修改不合宜的社會制度與法令依據;進而促使學生能檢視並破除自身的偏見,並導正自我的態度、認知與行為,以共同締造性別和諧的社會。

  國內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普遍存有重男輕女之觀念,以致女性權益長期以來備受壓抑,隨著時代的變遷,服務業的興盛導致女性投入職場,在獲得經濟報酬之餘,性別平權意識逐漸抬頭,而促使政府重視保護女性在教育及工作上之權益,相繼具體落實於各項新訂定之法規中,91年3月及93年6月陸續公布實施之「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乃我國促進性別實質平等之重要法案。教育是使女性擺脫束縛、依賴,進而達成獨立自主的重要關鍵,爰性別平等教育乃達成性別平等的重要工作,故本研究擬從現況探究出發,藉由現況之省思,俾提供各界作為決策分析之參考。

  總之,性別平等教育乃目前教育實務之重大議題,亦我國課程實施之必要工作,為使該工作推動更具系統性與優效性,允宜深入探究現況之缺失,藉以對我國未來性別平等教育研提改革建議。又文獻中對國民中小學之性別平等教育之探討較多,而高中教育方面則相對較少,故本研究乃以公立高中為對象,以對目前教育實務有所助益,此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所在。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在文獻分析方面,乃蒐集本國及外國相關資料,並據以評析現況及未來走向。在問卷調查方面,擬先剖析目前正在實施的評估機制,再採問卷調查了解其實施的狀況,並做進一步的研擬改善。在具體作法上,將採分層隨機抽樣,以全省分北中南東四區,每區隨機抽取10%的公立高中為對象,分別函請學校教務主任協助填答,以蒐集相關資料,作為實施現況之討論依據。

貳、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在兩性平等運動的發展中,主要是由民間婦女團體及少數關心婦女/性別議題的學界人士為主力,進行推動與改革。之後才慢慢促使政府部門正視兩性平等的議題,進而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以推動體制內的性別平等教育。

  起初性別平等運動之主軸多離不開所謂男女兩性之間的平等,即為傳統生理決定之性別概念,然而陸續發生的「許佑生及葛瑞公開舉行同志婚禮」、「台北大學學生箱屍案」和「高樹國中學生葉永鋕離奇死亡」等事件,才讓社會大眾意識到,追求性別平等的概念不再只是單純男女之間不平等的消除,應將性別歧視與性別暴力的意涵範圍擴大,轉化為「性別多元」的概念,更深入地去探討在主流性別文化中的弱勢族群,其在社會及校園環境中所遭遇的困境,如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等,近來政府更將過去的「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顯示出政府與民間對於性別概念的轉變。

  從「兩性」到「性別」概念的轉變,主要是因為「性別」為社會建構而非生理決定,這樣概念的轉化顯示目前台灣社會已意識到過去性別意識的不足,主張加入更多元的性別考量,現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也特別強調性別多元平等,以性別特質、性取向等多元面向取代過去「兩性平等」的傳統劃分方式。(陳微君,2002)故在此特別說明「兩性」與「性別」概念的發展,以澄清下列文獻探討中之主要概念或內涵。

一、性別平等教育之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之意義因學者強調之觀點而有所不同,首先回顧國內的文獻,我們發現有許多學者提出性別平等教育之意義。

  張珏(1995)認為,性別平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在提出「社會建構」乃造成男女表現與發展之差異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個人方面,應破除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及迷思,修改不合時宜的社會制度與法令,進一步使學習者能檢視自己可能潛在的歧視現象,從而改善之,使兩性更能強調相互尊重、自由適性發展;在社會方面,應破除不當的性別社會建構,進而改變與修正態度、認知與行為,改變社會制度。

  性別平等教育亦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環節。黃政傑(1995)指出,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如何教育不同的民族、種族、性別、宗教、社經地位、身心發展狀況等的學習者,而性別平等教育是推動多元文化教育之重要環節,其焦點在於兩性平等教育的理想要在教室教學情境中實施。

  性別平等教育亦有人文精神教育的特質。黃曬莉(1997)指出,性別平等教育不僅在去刻板化,亦應從權威、制式的文化中,走向柔性、以人為本的文化,讓每個人可依其個別差異自然地發展。張珏和王舒芸(1997)亦指出,性別平等教育在社會變遷中的正面意涵是學習民主與尊重,接受多元文化的價值觀,不以唯我獨尊的心態自尊尊人,能以欣賞他人的表現而自愛愛人。

  謝臥龍(1997)指出,性別平等教育的本質應讓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能檢視並解構自我潛在的性別意識與迷思,認知兩性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層面的異同,建構兩性適性發展與相互尊重新文化,始能落實兩性平等教育的真諦。

  蘇芊玲(1998)指出,所謂的兩性平等至少有兩層意義,一方面把生物學觀點以論斷或誇大差異的謬誤予以破除;二方面要檢視由後天文化所造成的性別不平等,探究其成因、居心及造成的傷害,然後加以匡正及重建。積極地說,人固然有天生的差異,但如何在後天的教養及環境中,賦予不同的人同等的機會、同樣多的選擇,以及培養不予優劣尊卑的價值去看待差異的態度,才是落實兩性平等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和意義。

  蔡培村(1999)進一步指出,兩性平等教育包含三方面的平等:(1)差異的平等:不能因性別、種族、膚色、政黨、財產的不同而有差別待遇或受到不當的限制與歧視;(2)機會的平等:男女皆有平等機會,開發潛能、選擇適性發展、追求自我實現;(3)人文的平等:要突破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創造兩性和諧的環境,能建立相互尊重的社會。

  劉秀娟(1999)則從全人教育觀點的終生教育和生活教育兩方面來看兩性平等教育,認為教育價值與教育目標是協助個體生命成長歷程中,探索、察覺、瞭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發展及文化脈絡,並發展自己的社會角色,而且能尊重其他個體(不論是同性或異性)的發展、角色和選擇的一種愛己與愛人的能力。

  郭維哲(2002)則將兩性平等教育定義如下:兩性平等教育乃是基於一種人權平等的理念,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檢視生活中的性別迷思以促使兩性的相互了解,能夠包容多元的差異現象,並擁有均等的潛能開發機會,進而學習培養相互尊重、欣賞,以建構理性和諧的人文社會,它是一種適性發展的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一種多元文化的教育。

  蔡端(2003)將兩性平等教育之意義歸納為下列五點:1.負責任的性教育:除了教導兩性心理與生理的各種知識之外,更應讓學生學習為自己「性的行為」負責任。2.機會均等的教育:不因性別之限制,在公正、平等的立足點上,充分發展兩性之潛能,並使兩性權利和義務處於實質之平等。3.適性的教育:針對個體在生理與心理上的個別差異情形,提供兩性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4.尊重關懷的教育:消除性別的誤解和對立,學習兩性互相尊重關懷的態度,透過良好的溝通能力,營造兩性和諧的氣氛,共同建立兩性平等互助之社會。5.全人的教育:教導兩性於生活中,扮演好人生之不同角色,並進一步從事生涯規劃和終身學習,以達到個人自我實現之目的。

  其次,國外專家學者亦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其意義。

  Klein(1985)以社會、政治、經濟及哲理的觀點,剖析兩性平等教育的本質,進而闡述其重要性如下:(一)激發個人潛能,開創未來,避免受限於當今社會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二)瞭解人的基本權益,互相尊重,可減低兩性間的偏見、歧視與衝突;(三)經濟、社會、文化和教育資源合理的分配,始可建構兩性平等、共存共榮的社會;及(四)性別平等應基於倫理道德及人性尊嚴的闡揚。

  Banks(1989)從三方面來定義兩性平等教育:1.兩性平等教育是一項理念或概念:兩性平等教育的概念或理念是透過教育,使男女學生在學校之中皆能獲得均等的受教機會,期望由教育上的兩性平等促進男女在社會上的機會均等。2.兩性平等教育是一股教育改革:兩性平等教育是一股教育改革運動,係繼1950及1960年代少數族群爭取政治及社會地位的民權運動後,如火如荼展開的女權運動(Women’s Rights Movement);所以在1970年代,許多女性主義者開始積極為婦女爭取權益,並主張在學校課程中納入女性研究相關課程。3.兩性平等教育是一個歷程:兩性平等教育是一個永不止息的歷程,其目的在改變社會結構,以及學校與其他教育機構的文化,以便使所有的男女學生都獲致學術成功的機會(曾台芸,2001)。

  Willson(1993)認為兩性平等教育主要是提供在職教師和準教師對性別偏見的察覺,以及發展兩性平等的策略,其中包含了平等意涵、相關法令、性別偏見、師生互動、平等的語言與課程、兩性的學業成就、媒體與刻板印象、種族歧視、問題解決與自我信賴、性騷擾、教師自我覺察等議題,增進教師之兩性平等教育的基本認知,與實施兩性平等教育課程之能力。

  Grossman(1994)則依據平等原則,認為兩性平等教育即是教師以相同的態度對待男女學生,給予相同的課程活動教育,完成同樣的性別角色。此外,依據公正原則,認為兩性平等教育是依據男女生理上先天的不同,給予各種活動的平等機會,提供適合潛能發展的課程,以成就不同的性別角色。

  綜上所述,吾人似可從多向度的角度來看性別平等教育的概念,以施教對象的個人為主體,在時間向度上,它是終生不斷學習的歷程;在空間向度上,它涉及生活各層面,與身體感覺、性別認同、人際互動、家庭相處、社會層面均有密切關係;而從教育的向度看,它不僅在激發潛能、尊重差異、維護權益,更在合理分配資源、弘揚倫理道德、和闡揚人性尊嚴。

二、性別平等教育之內涵

(一)在教育目標方面

  性別平等教育主要之目的,是藉由提出社會建構乃造成男女行為表現與發展最大的差異,以破除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化印象,修改不合宜的社會制度與法令依據,進而促使學習者能檢視自己潛在的偏見,從而改善之;也就是破除不當的性別社會建構,進而改善與修正自我的態度、認知與行為,藉由社會制度合理而公平的分享,才可能締造兩性和諧的社會。由此可知,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是為了達成兩性互相尊重接納,和諧共處的理想(莊明貞,1999)。

  依據教育部(1998)所提出的九年一貫課程中,兩性平等教育之具體目標為:1.促進個體身心發展:包括(1)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2)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3)提昇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能力。2.增進社會與文化參與:包括(1)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2)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3)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4)增進規劃、組織與實踐的知能。3.正確認識自然與環境並適切運用:包括(1)運用科技與資訊。(2)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3)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密西根職業與技術教育中心(Michigan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996)所訂之教學目標為:(一)激發對性別偏見的知覺;(二)認識在學校、家庭、職場及社區中的性別偏見;(三)確認性別偏見的形式,及其對個人職業及抉擇所產生的影響;(四)訂定並實施改革行動,以去除性別偏見。

  黃政傑(1995)針對國內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指出在小學階段可採用融入式的方式來設計,將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目標和內容融入正式課程中,如國語、社會科等;同時也提出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目標如下:(一)打破性別隔離現象,促進兩性和諧發展;(二)消除性別歧視和偏見,尊重社會多元文化的現象;(三)指導學生對抗性別不平等,消除性別不平等的再製;(四)提供兩性平等的學習經驗,促進兩性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五)促進兩性相互瞭解、尊重、合作,尊定兩性和諧社會的基礎。

  魏惠娟(1998)提出性別平等教育的目標如下:(一)消除社會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二)使社會大眾瞭解兩性差異的本質;(三)使社會大眾瞭解兩性不平等的現象與現況;(四)建立兩性平等互動正面積極的模式;(五)教育兩性共同建立美滿家庭的方法。

  謝臥龍、駱慧文(1999)亦指出,性別平等教育涵蓋許多層面,不僅是正式課程的推展,在潛在課程的安排更是重要,如教師的言行、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及學校行政決定等亦應涵蓋在內。再者,不同年齡層級的性別平等教育目標應有不同,但其共同目標應包括:(一)瞭解兩性差異的本質及現有兩性不平等之事實;(二)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認知性別角色的多元性;(三)建構包容差異的平等觀,以尊重、瞭解的態度面對兩性關係;(四)促進男女學生彼此尊重且和諧的正面積極互動模式,進而建立兩性和諧的社會;(五)使男女學生在求學過程中能因其特性而有平等的受教機會,受到公平的對待,並依自己的潛能而有不同的發展。

  莊明貞、洪久賢等(1999)在其研究中亦擬出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如下: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層面,藉由瞭解性別意義、兩性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兩性的關係;在情意層面,發展正確的兩性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層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這三個層面,可推衍出以下六項課程目標:(一)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二)瞭解自我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突破兩性的社會期待與限制;(三)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長處;(四)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五)積極拓展個人生涯選擇,不受性別角色刻板化之影響;(六)建構兩性平等、尊重的互動模式。

  學者亦歸納出兩性平等教育的實施目的共有下列十項:1.提供學生性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成熟過程的正確知識。2.消除個人因性的發展及適應所產生的恐懼與不安的心理。3.建立對性的客觀瞭解。4.認知兩性間差異的本質。5.解構兩性不平等的現狀,避免淪入男尊女卑、父權社會結構的文化迷思。6.消除性別歧視、偏見與衝突,並去除性別不平等的再製。7.提供兩性平等的學習經驗,實現兩性教育機會均等。8.促進兩性相互瞭解,奠定兩性和諧社會的基礎。9.建立兩性平等互動、正面積極的模式。10.破除「社會建構」對男女表現與發展造成差異的主因,即社會對兩性的刻板印象及迷思,使學習者能檢視自己可能潛在的歧視現象,從而改善之(蔡銘津,2001)。

  McCormick(1994)認為要發展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可依以下目標來進行:1.了解文化的內涵:在所處的文化情境中活動了解自己與他人如何成為文化人。2.認知多元的世界:以多元的觀點來了解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體會其中的差異性並接納之。3.自我反省的態度:察覺個體是如何透過自身對價值、態度與行為改變的反省過程,繼而影響團體,引起社會行動。4.消除歧視的策略:了解歧視成見、偏見和刻板印象的原動力,以便找出有效的治本策略,連根拔除固有的歧視因素。5.和諧相處的技術:在不同性別、種族、文化族群以各種能力的團體,展現出有效的社會行動與互動的技術,促進族群間的和諧相處。

  Calangelo、Dustin和Fixley則提出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應有二大目標,一是應能增進人際關係的知能,因為唯有促進人與人之間良性與理性的互動及相互了解,才可締造兩性平等和諧的關係;二是能減低並消除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偏見(引自謝臥龍、駱慧文,1995)。

  綜上所述,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最主要的目標便是希望透過教育的管道以消除社會、學校、家庭及職場上因為性別所引起的不平等,消除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偏見,且能夠認知並接受性別的差異,以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模式及和諧關係。而其實際作法則可在認知、情意和行動等三層面的架構下,配合九年一貫新課程的改革,以培養學生具有性別平等的意識和體認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知曉性別差異的現象與迷思,泯除性別偏見與歧視,懂得尊重與包容,不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差異,以提升人性的尊嚴,重新建構兩性立足點的平等,以促進兩性和諧發展的社會。

(二)在課程內涵方面

  適當的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教材應包括哪些內涵呢?

  首先,美國猶他州教育中心(1995)曾出版性別平等課程指南,共提出12項性別平等教育的主題:1.公平不等於相同;2.偏見會造成傷害:探討教科書、課程、場地、性別角色上的偏見及其所帶來的傷害;3.教室互動;4.平等與語言:探討性別歧視的語言;5.溝通和幽默:探討女男溝通方式上的差異;6.性別和成就;7.批判思考:以批判思考來理解教室中的兩性問題;8.媒體和刻板印象:探討媒體中的性別意識及其無形的影響;9.學校的多元化:探討學校組合成員之種族、性別、個性等背景的多元及因應之道;10.自我信賴與問題解決:探討對學生的賦權,及如何解決所面對的性別不平等難題;11.性騷擾;及12.兩性平等教育支援體系。

  課程內容是教學目標的載體,故課程內容的適切性應具體反映教學目標,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謝臥龍(1992)即對性別平等教材的重要性指出:1.教材中的性別偏見語言會扭曲學生對事實的認知;2.教材可影響和加強學生正確的性別態度;3.性別平等的教材會促進學生的學習意願。

  另外,莊明貞(1998)在發展國小高年級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時,提出五大「核心概念,其包涵:1.性、性別與平等的意義;2.兩性成長與發展;3.兩性的關係;4.身體的自主權;5.性侵害防治等層面。

  謝臥龍(1998)則在九年一貫課程核心議題的探討中,提出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內容可涵蓋的「議題」包括:1.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2.生理、心理與社會文化構面的兩性差異;3.當今社會文化中女性角色、地位與處境;4.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兩性平等的意涵;5.女性的貢獻與成就;6.兩性在家庭生活的角色與職責;7.就業職場中性別的區隔現象;8.公領域與私領域資源分配的性別歧視;9.就業機會與教育權的性別偏見;10.社會文化中性別階級與權力關係;11.性侵害迷思與性侵害防治等內涵。
此外,張珏(1999)曾針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提出系統化的概念架構圖。謝臥龍、駱慧文(1999)亦曾以德懷術研究各級學校兩性平等和性侵害防治教育之內涵及其重要性。以三回合的問卷彙整專家的意見,評定國小階段有6項最重要的課程內涵、27項重要的課程內涵,以供各級學校之參考。

  莊明貞(1999)亦受教育部委託針對中小學九年一貫新課程六大議題的兩性教育課程綱要進行研究,提出配合中小學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兩性教育課程綱要,認為分從核心能力、核心內涵及學習主題三層次建構兩性教育議題課程。其內容如下:

  1.核心能力:包括兩性的自我瞭解(瞭解性別在自我發展中的角色)、兩性的人我關係(探討性別發展與社會文化互動的關係)、及兩性的自我突破(重建和諧、尊重的兩性關係)等三項核心能力。

  2.核心內涵:包括兩性的成長與發展、兩性的關係與互動、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多元文化社會中兩性平等的意涵、以及兩性權益與相關議題。

  3.學習主題:包括自我身心發展、兩性身心的異同、青春期的成長保健、生涯規劃、分工與合作、兩性的互動、理性的溝通與協調、責任與義務、認識性別角色、接納與尊重、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突破性別角色限制、兩性平等的概念、兩性的成長與貢獻、促進兩性平等的途徑、多元文化中的兩性處境、身體自主權、保護自己避免傷害、危機處理、兩性權益與相關議題等十六項主題。

  教育部於89年所公佈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中,納入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綱要中詳述主要學習內容。

表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

核心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概念〉

建議整合之領域

學習內容說明

一、兩性的成長與發展

認知面:了解兩性身心的成長與發展
情意面:尊重自我與他人身心發展的差異
行動面:規劃適合個人的生涯發展

· 自我身心發展
· 兩性身心的異同
· 青春期的成長與保健
· 生涯規劃

· 健康與體育、社會
· 健康與體育、社會
· 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了解自我身心發展
· 了解人我身心發展異同,能接納自我,尊重他人
· 了解青春期兩性的成長與保健
· 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與規劃生涯發展


二、兩性
的關係與互動

認知面:了解兩性在團體中的關係與互動
情意面:培養兩性良性互動的態度
行動面:設計促進兩性合作的組織與活動

· 分工與合作
· 兩性的互動
· 理性的溝通與協調
· 責任與義務

· 健康與體育、社會、綜合活動
·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健康與體育、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健康與體育、社會、綜合活動

· 學習在家庭和學校中兩性分工與合作的方式
· 學習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 運用理性的溝通和協調,以處理兩性問題
· 兩性在家庭、學校和職場中所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三、性別角色的學習與突破

認知面:了解性別角色的多樣性與差異性
情意面:接納自我並尊重他人
行動面:破除性別刻板化印象對自我發展的限制

· 認識性別角色
· 接納與尊重
· 性別偏見與刻板化印象
· 突破性別角色限制

· 健康與體育、社會、綜合活動
· 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社會、綜合活動
· 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 了解性別角色的差異性與多樣性
· 學習悅納自己、尊重他人的生活態度
· 檢視社會中性別偏見與刻板化現象
· 反省社會中性別偏見現象,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四、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兩性平等

認知面:1.了解兩性平等的概念
2.了解多元社會文化中兩性發展的處境
情意面:肯定不同性別的成就與貢獻
行動面:運用各種媒介促進兩性平等

· 兩性平等的概念
· 兩性的成就與貢獻
· 促進兩性平等的途徑
· 多元文化中的兩性處境

· 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各領域
· 社會、綜合活動
· 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 學習運用媒介,表達兩性平等的概念
· 了解並肯定兩性的成就與奉獻
· 設計促進兩性平等的方案
· 批判歷史與社會事件中兩性不平等情況

五、兩性權益相關議題

認知面:了解兩性相關權益
情意面:尊重自我與他人的權益
行動面:1.活用各種資源,培養危機處理的技巧與能力。
2.探究兩性相關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 身體自主權
· 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 危機處理
· 兩性權益相關議題

·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 健康與體育、社會、綜合活動
· 健康與體育、社會、綜合活動
· 語文、社會、綜合活動

· 尊重人我均有自主權
· 勇於拒絕不合理的性侵害或暴力
· 運用各種資源,培養危機處理的技巧與能力
· 了解兩性權益及探究相關議題

  周淑儀(2000)認為兩性平等教育之核心內涵是由基礎理論、學校教育、教師覺察、兩性生理、兩性關係至社會文化所組成,可說是包括理論、文化、教育、婚姻與家庭、媒體、法律、工作、經濟、資源、科技及兩性互動等多元層面,可提供教師實施兩性平等教育課程之參考。

  蔡文山(2001)則提出兩性平等教育課程之內涵,應包含以下議題:1.探討兩性身心發展之異同,培養兩性互相尊重、正面積極的平等互動模式。2.檢視與批判思考自我與生活週遭所存有的性別角色刻板意識,並發展無性別偏見的角色認同。3.探討職業的性別區隔與歧視現象,消弭傳統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進而充分發揮個人潛能,以規劃無性別偏見的生涯選擇。4.學習辨識生活中的危險情境,養成身體自主的概念與技巧。

  教育部亦曾委託學者進行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的研究(潘慧玲等,2005),其所研擬之架構包括以下三部分:

  1.性別的自我了解:包括身心發展(身體特質 身心保健、身體意象、性取向)、性別特質(性別特質的刻板化、性別認同)、生涯發展(生涯進路、職場困境、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等項目。

  2.性別的人我關係:包括性別角色(性別角色的差異、性別角色的刻板化、性別分工)、性別互動(互動模式、性別合作、表現自我)、性別與情感(情感的多元性、情感的表達與溝通、情感關係的刻板模式、情感關係的處理)、性行為(身體的界限、性行為的權力關係、性騷擾與性侵害防制、安全性行為)、家庭與婚姻(多元家庭型態、家庭暴力)、性別與法律(性別的權益與責任)、性別與資源分配(性別平等的友善空間)、多元文化中的性(多元的性文化、性新興議題)等項目。

  3.性別的自我突破:包括社會建構的批判(社會文化中性別權力關係的檢視;制度、法律、民俗、媒體、教材等的批判;資源分配的檢視)、資源的運用(法律、人力、媒體等資源的運用)、社會的參與(社會議題的參與、性別傳統角色活動參與的突破)、自我的開展(不受性別的限制,開發自己的潛能)等項目。

  洪瑞兒等人(Hong, et al, 2005)在探討臺灣師生對性別平等教育的認識情況時則採用自編問卷以探討目前的實施現況,其議題包括十項議題和五項策略。

  在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實質內涵方面,應當涵括哪些主要內容,一直是關心兩性平等教育學者所關注的議題。依據教育部所公佈之九年一貫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綱要,其中兩性教育的課程目標,主要著重於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在認知面,藉由了解性別意義、兩性角色的成長與發展,來探究兩性的關係;在情意面,發展正確的兩性觀念與價值評斷;在行動面,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力。整合這三個層面,可以推衍出六項課程目標:

  1.了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

  2.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以突破兩性的社會期待與限制。

  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

  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

  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立兩性平權之社會。

  6.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而且兩性教育的課程內容,應涵括生活、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探討,以瞭解造成兩性性別角色區隔的成因,並能對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性別不平等對待有所檢視、省思與批判,使兩性能在多元社會中彼此相互尊重,不受限於性別而能達成自我實現(殷童娟,2000)。

  總結而言,從上述所提到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內涵,皆可以看出兩性平等教育的課程內容其實是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不只侷限於某個領域,而是綜合生生理、生活倫理、婚姻家庭、媒體、法律等各種面向,並且不是純理論的探討,而是與自身的價值觀和生活緊密相連的。其內容可涵蓋四大層面:亦即1.生理層面:包括生理結構、生理發展、性知識、性行為、性的衛生保健、懷孕、生產等。2.心理層面:男女的性別認同與人格培養、性和愛情的心理歷程、負責任的性關係、尊重與和諧的兩性關係。3.社會層面:良好的婚姻與家庭觀念、兩性的權利義務與法律關係、與異性的交往和社交技巧、性侵害、性騷擾的瞭解與防治,以及色情與同性戀等社會議題。 4.教育層面: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前者例如教師對性別刻板印象的察覺,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的知能與實行,以及教育單位提供兩性平等教育之學習課程與環境等。至於後者,則包括親子間對性別議題的溝通與討論,均屬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環節。

參、我國高中性別平等教育現況之探究

一、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專責機構與法源依據

  目前我國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其專責機構係由教育部於1997年3月7日所成立的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後改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此委員會在第一屆時訂定了「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及「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原則及課程參考綱要」;另設置五個小組:師資與教學小組;課程與教學小組;研究發展、資料蒐集與評估小組;申報與危機管理小組;社會及親職教育小組,致力於全面推展工作。該小組成立以來,其成效包括:提高了兩性平等教育議題的能見度;積極培訓師資與相關人才,廣設課程、學程,並設研究所;落實性騷擾、性侵害工作;及出版「兩性平等教育季刊」(蘇芊玲,1999)。

  而最早的法源是1997年公布實施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之規定「每學年至少實施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其他則有教育部所頒布的相關實施方案或實施要點,諸如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公布與施行(2004),以及性別平等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均是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相當重要的關鍵。此外,民間組織的推動,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力量。

  臺灣目前中小學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根據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07)指出,其課程教學的實施困境包括:1.性別平等課程基礎研究不足;2.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法制規範未臻完備;3.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統整規劃尚待強化;4.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未能因應社會變遷等四大項目。此外,亦有研究(方德隆與游美惠,2009)指出實施困境包括:1.課程教材與評量工具有待發展;2.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內涵窄化;3.授課時間不足;4.社會刻板印象仍存在且相關支援體系薄弱;5.偏遠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的成效不佳和資源不足;6.缺乏基礎研究及師資培育等六項困境。

而在相關政策推動上,目前的運作機制包括:

  1.中央和縣市均成立性別平等輔導群以提供相關之輔導服務。其服務包括:分區團務運作座談會、到團輔導服務、中央團服務責任區到團交流服務、駐地輔導、工作坊、精進教學計畫之輔導、審查與追蹤。

  2.網路資源平台之建置與推廣。教育部目前建置了一個功能健全的網路溝通平台: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www.gender.edu.tw/),以提供社會各界對此方面的資訊需求。

  3.各級成員之自我成長活動。性別平等教育強調多元性存在的事實,亦重視差異性的價值與意義,故如看見性別差異背後的結構問題,培養理解包容與尊重的態度,以及能夠不斷因應生活中的新興議題,這些理念與思維都需要終身不斷的學習,因此各級成員之自我成長活動的辦理,成為推動輔導機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故定期安排自我成長增能課程乃屬必要,以符應性別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專業知能之所需。

  4.研究之推動,包括莊明貞與呂明蓁主持完成之「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教科書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及方德隆與游美惠主持完成之「2008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調查」等成果亦分別由教育部正式出版。此外,亦對相關研究予以獎助,例如98年度性別平等教育碩博士論文獎助名單即有1件博士論文和5件碩士論文,包括博士論文:吳櫻菁「母女關係困境者之沙圖與沙盤創作經驗分析」和碩士論文:吳佳敏「當男丁哥兒成為男丁格爾-三位男性護理人員生涯抉擇與實踐的故事」、林依品「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節目中性別角色之解讀及其性別差異」、曾渼津『以「雙」之名:一個雙性戀社群的興起與運作』、陳怡君「失業者在婚姻中性別角色協商與挪移歷程之對偶分析」、張卉君「寫在邊緣:台灣女性報導文學中的性別政治」。

  5.年度研討會之辦理。透過大型研討會,除可凝聚政策共識外,並可達到宣達政令與反映民意之效,故輔導群每年辦理年度研討會,除利用專題座談,以提供與會者增能外,更提供全省各縣市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者進行溝通、分享與觀摩,以期提升輔導員之相關知能,並深化領域課程與教學之議題探討,以利理論與實務的進一步辯證與對話。

  6.出版品編印。包括彙編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教案,及編印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自學手冊等(黃馨慧,2009)。

二、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之國內相關研究

(一)性別意涵的轉變

  國內研究(陳微君,2002;洪慧玲,2007)指出,性別意涵逐漸從兩性轉為性別,其多元化的取向在《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前尚不明顯,後經葉永鋕事件影響而促使教育界對於性別意涵的反省,《性別平等教育法》亦趨向性別多元化,尊重性別氣質與性傾向,以改善某些性別族群在校園中弱勢的情況。另外,為透過教育落實憲法所宣稱之實質平等,除了取消入學的限制、給予相同的潛能發展機會,積極協助性別弱勢族群與懷孕學生也是《性別平等教育法》與以往政策不同之處。整體而言,禁止歧視與鼓勵多元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所強調的兩大精神,透過教育的方式落實性別平等概念,以機會平等的方式達成性別平等社會的理想。研究建議未來修法可處理相關法規之競合,以精緻師資培育、課程、教學的規定,並提昇教評會運作效率;擴及《性別平等教育法》適用對象至幼稚教育、軍校與警校,以全面落實性別平等教育工作。

(二)對同性戀議題的認知

  同志在社會風氣的不斷開放、價值顛覆多元化之下,已不再是個默不發聲的族群,然而,同性愛戀卻挑戰著台灣百年來重視傳統孝道、強調父權及家庭責任的文化社會模式,因此,許多調查資料顯示現今多數台灣民眾對同志議題仍抱負向的態度。許多文獻指出,教師的角色與教學工作仍具有極高的傳統色彩,對同志之愛缺乏正確的認識,致使其對同志學生展現出排斥、病態的態度。國內研究則有針對高中職教師進行研究,其研究結果指出,目前高中職教師具有高度的現代性心理特徵、中度偏低的傳統性心理特徵,對同性戀者態度趨向正向;現代性心理特徵愈高,對同性戀者態度愈正向。其中傳統性「男性優越」、現代性「獨立自主」心理特徵最能預測高中職教師對同性戀者的態度。女性、年紀輕的高中職教師則具較高的現代性「獨立自主」、較低的傳統性「男性優越」,對同性戀者有較正向的態度。學校規模小的教師對同性戀者在「認知」與「行為」態度上無顯著差異,但在「情感」態度上則有顯著差異 (許淑婷,2006) 。

  另有研究(黃欣慧,2008)在探究高職女同志學生在校園裡的相關經驗,包括正式課程、穿著打扮、師生互動、同儕互動的經驗、為了穿著褲裝所運用的策略、面臨旁人對其性傾向猜測所採取的回應說法,以及面對師長打壓或同儕嘲諷的因應方式。研究結果發現如下:就正式課程而言,目前職校的健康與護理、生涯規劃、公民課教科書有呈現同志議題的內容,因此高職女同志學生能夠聽到教師宣導尊重不同性傾向者的觀念,然而教師只提尊重的談法多流於形式,無法帶給女同志學生切身的感受。高職女同志學生希望老師能正向且深入地談論同志議題,並秉持真誠地接納與支持同志的態度。至於非正式課程的部分,由於高職校園裡異性戀的預設、恐同態度,造成女同志學生遭受師長打壓的情形,本研究的高職女同志學生是採取「回嘴」、「沉默以對」與「堅持己意」的方式來因應。在異性戀中心的職校,有些女同志學生考量對方是老師或學生、與同儕間的交情程度,以及同儕對於同志的友善程度,來決定是否出櫃。只是同儕認為外型打扮中性的女同志就是T的刻板印象,加上對同志文化的不了解,造成偏T或不分的高職女同志學生被旁人直接對號入座是T的窘境,以及在回應性傾向猜測方面,有著無法直接說出性傾向認同的困境。

  高職學校為了提高聲望,給予外界好的形象,因此對於學生的常規管理、服裝儀容非常地重視,訓導體系、導師對於女學生宜著裙裝的身體規訓,對於不想穿裙子的女同志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擾。高職女同志學生為了在校園裡穿著褲裝,採取各種抗拒服裝儀容規訓的多元行動策略,展現出能動性與抗拒的力量。

(三)性別互動方面

  有研究(許雅凱,2004)探討高職生在愛情分手後的失落反應、因應策略,及對愛情分手經驗的體認。研究結果如下:1.愛情分手的失落反應:分為情感、認知、行為、生理感官知覺四部份。(1)情感反應:大都有空虛、難過、失落的情緒。(2)認知反應:歸納有回憶與思念、期待合好與挽回、思量分手原因、負向自我概念四個部份。(3)行為反應:歸納有生活作息的改變、挽回的行為、迴避的行為、宣洩情緒的行為四個部份。(4)生理感官知覺反應:食慾變差、體重減輕。2.愛情分手的因應策略包括:(1)調適困難之處:歸納有後續的失落、分手後關係的模糊、周遭人的反應。(2)因應策略:歸納有淡化合好期待、轉變想法、轉移注意力、新戀情的慰藉、抽離危機因子、人際支持系統、自我覺察的動力。3.分手經驗的體認包括:(1)對愛情觀的體認:分為學習放下、經營長久真實的愛、包容與忍讓、學習與異性相處四方面。(2)對自我的體認:分為愛情關係角色及對自我二部份的覺察。

  亦有針台灣地區高中生之性知識、性別互動與性別意識之現況進行研究(楊竣堯,2007),,並得到下列數點結論:1、高中生的性知識達到中上程度,高中女生在「性騷擾與性侵害相關知識」、「生理健康相關知識」和「性知識總層面」上的表現較高中男生佳。2、高中生的性別互動表現良好,公立(含縣立)高中生在「網路交友情況」上的表現較私立高中生佳;而高中女生在「社交能力」上的表現較高中男生佳,但高中男生在「網路交友的情況」上表現較高中女生佳。3、高中生的性別意識表現良好,且: (1)私立高中生在「整體性別意識」、「性別特質的看法」上的表現皆較公立(含縣立)的高中生佳。 (2)高中女生則在「整體性別意識」與各分層面上的表現皆優於高中男生;男女分班的高中生在「整體性別意識」、「性別特質的看法」與「性別角色的定位」上的表現亦優於男女合班的高中生。 (3)父母為高社經地位的高中生,在「性別角色的定位」上的表現也優於父母為低社經地位的高中生。4、高中生的性知識、性別互動與性別意識,會因為「性別與班級類型」交互作用,而有顯著差異。5、高中生的性別互動表現越佳,其學業成就表現亦越好。6、高中生的學業成就會因為「性知識與性別意識」交互作用,而有所顯著差異。7、高中生的性知識、性別互動、性別意識之間有正向相關。8、「社交技巧與方式」、「網路交友的情況」、「性別角色的意識」對高中生的學業成就之預測最為重要,但預測力不高。

  整體而言,國內相關性別平等教育之研究,除上述研究成果外,在中小學方面,有的研究對象偏重於國小、國中、高中學生、成人或教師(蔡淑玲,2002;陳怡如,2003;殷童娟,2000);有的以學齡前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性別相關議題研究,研究內容以探討幼兒性別認知發展、性別差異、性教育為主(陳瑩娟,2004;李姵樺,2004;邱世伶,2004);有的則運用繪本教學在國小性別教育方面進行研究(洪淑敏,2002;范敏慧,2002;陳秀珠,2002;蕭蕙心,2002;楊振豐,2005;王文玲,2006)。對於高中階段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研究仍屬有限,不僅篇數不多,且議題有限,故本研究乃著眼於高中階段之現況,藉由理論評析與實務關照,以展望未來之前景。

三、本研究之進行

(一)工具編製與實施

本研究所用之問卷乃根據前述之文獻探討並參酌現況所擬訂,經研擬問卷草案並寄送專家審議後修訂而成,相關問卷說明如下。

1.學校問卷部分

經由相關文獻之探討,首先整理出高中性平教育之檢核指標草案,並併同學生問卷送請專家學者審議,草案如下:

表2 臺灣高級中學性別平等教育之檢核指標表

.校 園 性 別 平 等 檢 核 指 標.

系統

1.在校園中,男女學生享有同樣的學習設施。

校園環境

2.在校園中,圖書儀器的使用並無性別歧視。
3.學校對教材之檢查、替換、或補充並無性別偏見。
4.教師對班級任務的分派係依據學生的興趣與才能,而非性別。
5.學校已避免男女學生的隔離措施,例如安排座位、分組或工作分派等。
6.學校已實施有利於男女學生間互動交流的班級活動。
7.教師能鼓勵學生體驗各種不同生活和性別角色。
8.教師對男女學生的說話語調、音量、語氣無明顯差異。

教學技巧

9.教師在行政和教學上未有使用性別歧視的語言、辭彙或職業稱謂。
10.教師向男女學生介紹課程內容時並無性別偏見。
11.教師能避免使用「破碎家庭」或「單親家庭」等說法。
12.教師能向男女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活動和任務。
13.教師能對男女學生提出同樣的期待和要求。
14.教師能公平關注課堂中的男女學生活動和表現。
15.教師在提問、回應學生之回答時能對男女生一視同仁。
16.教師能鼓勵男女學生擴大有關事業、職業和興趣的範圍。

師生互動

17.教師們已避免使用「男(女)生(不)應該怎樣」等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說法。
18.教師能避免用性別來分類比較學生的態度、行為、發展和成績。
19.教師能公平對待男女學生在情感上的表達。
20.教師能支持學生突破傳統性別角色架構的挑戰性舉動,例如女生開貨車或男生當護士等。
21.教師在身心健康方面對男女學生的要求一致。
22.教師對所有的學生在體育活動及所取得的成績能表示讚許和鼓勵。
23.教師能用健康的方式幫助學生分享情感和減輕壓力。
24.教師在與學生互動上並未因其性別而有差別待遇。
25.教師能幫助學生理解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概念。
26.校園中,男女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並無明顯差異。

教學過程

27.校園中,男女學生在學科上已有相似的成就。
28.校園中,男女學生在科技活動的參與和學習上已提供平等的機會。
29.校園中,已提供足夠的成功男女科學家之角色楷模。
30.學校能關切男女學生成績差異是否因性別的差別待遇所造成。
31.學校能關切同儕文化中的性別認知和價值觀是否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校園文化

32.校園環境並無隱含性別偏見。
33.學校服裝並無隱含性別偏見。
34.學校活動並無隱含性別偏見。
35.教材內容並無性別偏見。

學習資源

36.課程設計並無性別偏見。
37.教師的管教作法並無性別偏見。。
38.課堂上教師的注意力和時間分配未對男女學生造成不公平現象。
39.校園中有關體育活動的參與並無性別偏見。例如女生僅能做啦啦隊等。
40.校園中有關科技活動的參與並無性別偏見。例如男生不必上家政課等。
41.若遇到教材、教科書或大眾傳媒中的性別偏見和歧視,教師能明確告知學生。
42.教師能明確告知學生應充分展現自我才能和個性,不必拘泥於性別角色的框架。

輔導諮商

43.教師能為學生提供具性別平等意識的圖書、展覽和講座。
44.教師的就業輔導相關活動並無性別偏見。
45.教師的心理輔導相關活動並無性別偏見。
46.教師能與學生分享有關現代家庭結構和角色模式變化的資訊。
47.學校規章制度並無性別偏見或歧視,或性別盲點,忽視男女差異。

制度規章

48.與家長溝通上並無性別角色的成規,例如僅能由父親簽名等。
49.與家長互動上,已平等邀請學生父母參與學校事務。
50.在校務推動上,亦能協助社區和家長了解性別平等的相關議題。

2.學生問卷部分

  在問卷編製上,因目前高中課程中性別平等教育乃屬選修,而學校為推動性平教育大多以舉辦活動方式進行,或邀請專家學者專題講演,或播放相關活動影片。故本問卷乃採以議題方式詢問學生在相關議題上獲取資訊的程度。計30個議題,並採4點量表,資訊接收程度包括:總是、經常、偶而、沒有。問卷議題如下:

表3 我國高中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問卷

 

總是

經常

偶而

沒有

有關「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良好人際互動」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平等的意涵」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平等的相關政策」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社會文化」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相關法令」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職業」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媒體」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歷史和文化」等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身體活動」等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與遺傳」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刻板印象」等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歧視」等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認同」的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上的心理傾向」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同性戀」的相關資訊或內容。

 

 

 

 

有關「兩性約會應注意事項」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性別角色之分派和履行」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認識兩性生理器官」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安全的性行為」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如何預防性侵害」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預防青少年性暴力」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如何預防性騷擾」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尊重他人身體」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婚姻生活如何準備」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婚姻生活如何經營」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婚姻的意義與倫理意涵」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懷孕與避孕」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與家人溝通性別概念」的資訊或內容。

 

 

 

 

有關「與家人溝通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資訊或內容。

 

 

 

 

  另為取得學生相關意見,包括對性平教育議題的重要性、滿意程度等,乃以開放式問題供學生填答。

  在問卷編製過程,首先將草案送請國內學者專家5-7人審閱後,再依其意見編定問卷。其次,在樣本抽取上,就國內高級中學當中抽取1/5約60校發送問卷,經回收31校計1324份學生問卷及22份學校問卷,抽樣資料如表4。

表4我國高中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問卷樣本

區域

總計(校)

總計(生)

學校數

140

51

94

17

302

 

抽樣數

28

10

19

3

60

 

回收數

13

8

8

2

31

1324

(二)統計結果與討論

1.對學生問卷各項議題資訊獲取量的整體檢視

  (1)整體上,我國高中學生在性別平等教育各項議題之資訊獲取量均頗高,最低為2.48(婚姻生活之準備),故每項議題的資訊獲取量均達6成以上的水準。

表 5 臺灣高中學生在問卷議題上的整體反應

  (2)高中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議題中,學生獲得最多資訊者

  從表5中可看出,在30項議題中,學生獲取最多資訊的前十名分別是:(1)尊重他人身體(M=3.30)、(2)性別刻板印象(M=3.24) 、 (3)安全的性行為(M=3.23)、(4)如何預防性侵害(M=3.22)、(5)性別平等的意涵(M=3.21)、(6)性別歧視(M=3.21)、(7)良好人際互動(M=3.18)、(8)如何預防性騷擾(M=3.17)、(9)性別認同(M=3.14)、(10)懷孕與避孕(M=3.08)。

  (3)高中性平教育相關議題中,學生獲得最少資訊者

  從表5中可看出,在30項議題中,學生獲取最少資訊的前十名分別是:(1)婚姻如何準備(M=2.48)、(2)婚姻如何經營(M=2.50)、(3)婚姻的意義與倫理意涵(M=2.60)、(4)性別與歷史和文化(M=2.61)、(5)與家人溝通如何與異性相處(M=2.72)、(6)與家人溝通性別概念(M=2.75)、(7)性別與媒體(M=2.79)、(8)性別角色之分派和履行(M=2.83)、(9)同性戀(M=2.88)、(10)性別與身體活動(M=2.90)。

  (4) 高中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議題中,女生獲得資訊普遍多於男生(見表7),且在許多議題上達顯著差異(見表6)。

表6臺灣高中學生在問卷議題反應上的性別差異


表7臺灣高中學生在問卷議題反應上的性別差異

  (5)在背景變項方面的檢視

  經由從背景變項上分析學生性別教育資訊獲取量之性別差異,從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及財務資本對性別教育資訊獲取量的影響上,並未有顯著差異。

  (6)在性別平等教育主要面向上的檢視

  經由對問卷30個題目進行因素分析,抽取出5個變項,分別命名為「性別與身體」、「性別與認同」、、「性別與家庭」、「性別與互動」、「性別與社會」,再據以探究男女在上述五個方面的資訊獲取量有無顯著差異,其結果如表8。

表8臺灣高中學生在性別平等教育五方面資訊量之差異

   男女的性別教育資訊獲取量之差異除在「性別與家庭」之項目中無差異外,餘均達顯著水準(p<.05)。至於各地區的學校學生性別教育資訊獲取量並無差異。

2.對學生問卷中開放性議題方面的檢視

  (1) 高中性平教育相關議題中,學生認為最重要的議題

  學生認為最重要的議題前五名是:(1)良好人際互動(8.38%)、(2)安全的性行為(6.7%)、(3)尊重他人身體(6.64%)、(4)如何預防性騷擾(5.8%)、(5)懷孕與避孕(5.42%)。

  (2) 高中性平教育相關議題中,學生認為印象最深刻的議題方面

  學生印象最深刻的議題前五名是: (1)懷孕與避孕(8.7%)、(2)安全的性行為(3.5%)、(3)如何預防性騷擾(3.5%)、(4) 如何預防性侵害(2.9%)、(5)其他(26.0%)。

  (3) 高中性平教育相關活動中,學生認為實施最成功的議題方面

  學生認為實施最成功的議題前五名是: (1)懷孕與避孕(11.4%)、(2)安全的性行為(6.2%)、(3) 如何預防性騷擾(3.1%)、(4) 性別平等的意涵(3.2%)、(5)如何與異性相處(27.7%)。但有高達36.7%的學生未表示滿意的議題,這種無言的沈默顯示學校推展性平教育相關活動仍需傾聽學生聲音,以便更契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4) 高中性平教育相關活動中,學生認為最不滿意的議題方面

  學生最不滿意的議題前五名是: (1)有關「同性戀」的相關資訊或內容(2.6%)、(2)有關「與家人溝通如何與異性相處」的資訊或內容(1.5%)、(3)有關「性別刻板印象」等相關資訊或內容(1.3%)、(4)有關「與家人溝通性別概念」的資訊或內容(1.2%)、(5)如何與異性相處(21.3%)。但有高達61.9%的學生未表示不滿意,顯示學校推動性平教育相關活動亦能讓學生欣然接受。

3.在學校問卷性別平等教育檢核指標之檢視

   (1)首先,若就整體八個層面而言,每個層面均有3.2以上的分數,故均有80%以上的成效。但這些層面的區分在每個概念上並非獨立互斥,亦未足以用實證資料分析出主要層面。

表9 臺灣高中學校在性別平等教育之成果         

 

平均數

標準差

環境系統

3.8027

.25345

教學系統

3.7202

.32573

師生互動

3.6524

.37097

教學過程

3.3714

.62701

校園文化

3.7024

.36759

教學資源

3.8027

.28384

輔導諮商

3.7238

.35483

支持體系

3.7738

.29480

  (2)若就單一指標而言,除1個指標外,其餘平均數均達3.2以上水準,達到80%以上的成效,故就學校反應而言,成效可謂良好。

4.另以電話與高中輔導主任進行訪談,告以目前高中性別平等教育乃以重大議題形式融入各科教學中,故仍以各科為主導。另性別教育的相關議題有的稍具前衛性,故在保守的校園中,有些教師仍持不同的看法,例如同志議題等。而在經費支援上,目前有些高中已採校務基金形式,故相關課程是否受到排擠效應,仍視各校不同作風而定。

肆、結論與建議

  性別雖不再如傳統般的非黑即白、非男即女的簡單,但家庭仍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及現代社會中的核心單位,以此出發,故社會制度所以立,而國家體制所以成,此誠所謂「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是以,性別平等實是當前的迫切課題,而教育事業則是務實的紮根工作。唯有平等,性別間乃能營造公平競爭之氛圍;唯有平等,性別間方可維持合作夥伴之關係;亦唯有平等,性別間始可共同激發潛在之能量;也唯有平等,性別間方能齊心開創未來之願景。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高級中學學生對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議題資訊獲取之現況,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茲將研究主要發現歸納成結論及建議如下:

一、結論

  整體而言,我國高中性別平等教育在政府大力倡導及學校教師努力耕耘的共同協作下,成效可謂良好,此在我國如此,在世界各國亦可見到性別議題隨時代進步及社會發展,且在女性主義及婦權運動的積極倡議下,女性地位的提升均有明顯的改善,誠如女性主義者所言,女性能力與地位的提升,不僅關乎女性的發展,亦攸關男性及人類的進步,故目前的性別平等議題受到我國和舉世所共同關注,例如目前美國多有女性薪資高於男性的家庭存在,即使落後如非洲,亦有國家之內閣閣員七成係由女性擔任,難怪目前有人擔憂不僅男性的優勢蕩然無存,恐將淪為受保護的弱勢族群。就本研究而言,茲謹就實證探究部分提出以下結論:

(一)我國高中階段學生對性別平等教育法整體內涵有相當高程度的認知

  整體而言,女生所接收的資訊量均較男生為高,故我國高中生之學業成就雖未顯示有明顯差異,但性別平等教育的資訊量就本研究而言在某些層面和指標上均顯示有明顯差異。另在開放性議題的反應上,有學生反應課程偏重性教育、懷孕與避孕、性取向等方面,而於其他議題上未多著墨,似乎顯示目前性別平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亦有其困境存在,例如以學生以升學科目為重點,而學校亦在現實情況下難有突破性作為。

(二)我國高中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法整體執行現況可謂良好

  在回收的樣本中,各校均有依法設置相關性騷擾及性侵害的防治機制,亦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且均有舉辦全校性的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亦有分年級而辦理。

(三)我國高中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仍有改進空間

  就學生對性別平等教育的資訊獲取量反應顯示,在婚姻的相關資訊和與家人溝通性別概念方面偏低,故仍有改善的空間,顯示學校及家庭可在此方面多加努力。此是否顯示家長性別平等教育不足而導致的親子溝通不良,抑或是社會傳統的性別概念使親子間產生的性別觀念代溝,似值後續研究予以深究。

二、建議

  儘管目前實務之實施現況成效良好,但教育事業乃永續追求卓越的過程,面對未來實不可因此而躊躇滿志,以下有些雖現況已有所實踐,但後續工作仍宜持續貫徹並推廣,以利成效之持續提升。

(一)對主管機關的建議

 1.師資方面,培育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種子教師以建立認證制度,並著力師資培育課程以研究發展教材並發揮長遠效能。

 2.教材方面,系統化整合性別平等教育教材,建立知識分享平台

 3.資源方面,善用媒體與社會教育以重塑社會性別平等文化,系統性整合性別平等教育資源以建立完善支援體系,強化對偏遠地區資源挹注以弭平城鄉差距,設置專職人員以輔助學校人力之不足,編列及補助相關經費以支援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4.系統方面,建立完善評鑑機制以提升執行成效,並持續性別平等教育法令的宣導以建立正確認知。

(二)對學校單位之建議

 1.教學方面,加強法治觀念以建構校園性別平等文化,強化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實踐以達熟知、踐行並反思的目標。

 2.校務方面,發揮校長領導功能以全面觀照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法案,落實學校本位管理效能以深化精緻性別教育活動,強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職責以提升認知與執行力。

 3.課程方面,規劃多元化性別平等教育進修課程以增進教師效能,並利用新聞時事案例加強宣導,積極強化預防教育

 4.親師合作方面,加強親職性別教育,創造性別平等社會新文化。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僅針對學生的資訊獲取量進行量化調查和相關開放性議題的探究,未來亦可針對實務現場進行質性或現場教師的行動研究,亦可針對各性別平等教育各領域進行其他層面的量化研究。

 2.研究範圍方面,性別平等教育的議題可從不同面向切入,故從其他不同層面以探究實施現況,亦是可行方向。此外,高中階段僅是學生求學的一個短暫駐腳,而且過客行腳匆匆,無心他顧。故未來可就高教階段或國教階段進行另層面的研究,尤其高教明年起已將性平教育列為評鑑項目之一,以評估實施情形,其成效提升應可預期,而相關研究亦不容或缺。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林曉芳(2009)。影響中學生科學素養差異之探討:以臺灣、日本、南韓和香港在PISA2006資料為例。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余兆娟(2008)。問題教學法在低年級性別平等教育的應用。台東大學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佳慧(2007)。高雄縣國小教師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培玲(2004)。國小教師文化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之研究。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

洪慧玲 (2007) 。性別平等教育法形成之論述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 玨(2000)。兩性平等教育。輯於教育部(編),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教材,1-30。臺北市:教育部。

張仁杰(2000)。兩性平等教育評鑑手記。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頁110-113。

張玨(2000)。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頁17-23。

張玨、王舒芸(1997)。兩性平等教育的挑戰與迷思。婦女與兩性通訊,43,1-3。

張盈堃(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張寶丹 (2006) 。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內涵認知與執行現況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明貞(2005)。重大議題能力指標重點意涵與教學示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國立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AER-93-06A-1-06-02-02-34)。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許淑婷 (2006)。高中職教師現代性、傳統性心理特徵與同性戀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雅凱 (2004)。高職生愛情分手失落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招顯(2007)。國民小學高年級國語文領域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內容分析之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珍(2005)。澎湖縣國小教師對電視媒體中性別意識型態的解讀與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台南大學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32-51.

黃欣慧 (2008) 。高職女同志學生校園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淑(2003)。國小三年級性別平等教育融入閩南語課程教學之研究。中山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馨慧(2009)。臺灣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機制之推動。台北:教育研究月刊,185:5-15。

楊竣堯 (2007) 。高中生之性知識、性別互動和性別意識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致敦(2007)。基層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覺醒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職教師為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育雯(2003)。在觀看與被觀看之間:高中女學生身體意象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玲(2005)。研訂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能力指標。教育部中教司委託研究,未出版。

鄭陳宏(2005)。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新竹教大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新蓉(2006)。性別與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謝小芩(2000)。台灣的性別教育:回顧與前瞻。輯於張建成(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03-122。台北:師大書苑。

謝臥龍(2002)。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輯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臺北:五南。

謝芳怡(2004)。教師性別意識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究-以兩位國小教師為例。花蓮師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外文部分

MacNaughton,G. (2006). Constructing gender in early-years education. In Skelton, C., Fracis, B. AND Smulyan, L.(eds.)(2006).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pp.127-38.

Mulvey, J. D.(2009). Feminization of Schools. School Administrator. 66(8),34-36.

Paechter,C.(2006). Reconceptualizing the gendered body: Learning and constructing masculinities and femininities in school, Gender and Education, 18:121-35.

Skelton, C., Fracis, B. AND Smulyan, L.(eds.)(2006).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Walters, M.(2006). Femin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udy on Contents Cognition and Execution Statu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alize the contents cognition, execution status and execution predicament & measure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Firs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eminist discourse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was discussed. In Taiwa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to gender equity and schooling has developed.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is topic reveals how the two activities have been link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work of teacher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Feminist research has had a noticeable effect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Although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research has come from the field of women's studies, feminist scholars have also made key contributions. Indeed,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 is such that no artificial polarity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 created; rather, there is a conscious linking of the two -- research informs practice, and practical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form research.

  Second,the condition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f Taiwan were discussed.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 Feminism, gender equity, gender-equ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