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最快救災時效與服務品質打造安全城市

新竹市消防局局長 廖茂為

Pursuit of the fastest of disaster relief and quality of service to create a safe city 

  台灣近年來經濟快速轉型,產業、科技不斷提昇,工商發達,生活水準提高,固然帶來物質文明的成果,相對地亦為市民的生命財產,構成無限的威脅與危害,由於人口密集於都市,造成生活空間的擁塞,人們為解決居住問題,致使各類建築物用途日趨複雜,火災發生機率亦相對提高。災害發生是緊急與危險的,且時間是無法預知與選擇的,消防工作與消防勤務如何著重在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規劃與均衡,如何在不影響其他救災品質下縮短第一時間的到達,並增加第一時間到達之人力,是當今消防單位重要之課題。

 

  然而救災工作要能發揮效率,需注重每個環節,以火災搶救為例,每一件火災發生從民眾發現到火災熄滅,必須經過民眾察覺報案→受理民眾報案→通報分隊出勤→分隊整裝出動→抵達現場途中→火災搶救行動等6項救災過程,每個流程均包含許多環節,且每一救災環節應緊密相扣、相互影響,每一救災環節成功與否更關係到完成救災任務之成敗,如同骨牌效應,其中有一環節脫落,將會造成災害的擴大。

  為此,個人為火災搶救作為提出「斗笠理論」,火災成長如同倒立之斗笠體狀發展,民眾及消防單位首先應掌控時間因素,使救災人員於倒立斗笠體狀之時間愈下方愈早趕到現場,愈容易進行搶救,相對火災損失亦愈少;即無論如何必須在閃燃現象發生前趕赴現場從事射水救災,火勢才有可能被侷限在起火空間內;其次應強化救災裝備、技術因素,設法能停止或減緩火勢的蔓延,避免火勢往倒立斗笠體狀之上方發展,否則,若火勢已過閃燃現象,則再調集再多救災車輛、人力,也無法彌補災害已造成之嚴重損失之事實。本局為能發揮最大的救災效率,依本市轄區狀況、現有消防人力、救災裝備、消防據點配置等規劃訂定火場指揮救災作業規定(SOP),從民眾報案到火災熄滅之任何救災環節,每個救災任務,均需提早律定清楚詳細規定,且每日依作業規定編排火警任務編組表,每個救災人員均需熟記嚴格落實執行,每個單位針對每次之火災應反覆檢討與模擬演練,以利火災搶救時達成救災共識;並藉由救災作業規定建立聯合救災模式,有效整合本市所有9個分隊之消防戰力,達成爭取救災時效、提昇車輛裝備性能及強化救災技能等工作要求,全面提昇的救災效率,以守護新竹市公共安全,使市民生命財產獲得最大保障。

 

 

火災成長如同倒立之斗笠體狀發展圖

  以下就「爭取救災時效」、「提昇車輛裝備性能」及「強化救災技能」等三項規劃分別說明:

一、爭取救災時效:

  時間因素是火災搶救上最重要的因素,就理論而言,消防單位投入搶救所需人力、物力及所需水量等,與消防單位到達火場時之火勢狀況有密切關係;若能愈早偵知火災的發生愈早報案,消防單位在愈短時間出勤到達現場,則在火勢尚未進入全盛期前控制火勢的機率也就越高。

   本局為爭取救災時效,全體消防同仁共同努力提昇救災效率,從民眾報案直到完成救災任務之火災搶救過程,均用心思考規劃,爭取分秒救災時效,使市民生命財產獲得最大的保障;在民眾察覺報案,全面實施防火宣導,提昇民眾火災應變能力;在受理報案階段,於受理民眾報案的同時即出動派遣,爭取出動救災時間;在通報出動階段,可一次同步派遣所有9個分隊同時出動救災,爭取救援的黃金時間;在出動救災階段,第一梯次出動優勢救災戰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出勤救災;在到達現場搶救階段,排除救災道路障礙,選擇最快速路線於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搶救;在火災搶救行動的最後階段,藉由各項救災訓練提昇救災技能及建立救災共識,採取聯合救災模式及運用各項救災戰術,將火災損失降至最低程度,達成「守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之救災目標。美國紐約市消防局長Nicholas Scoppetta亦說:「有著更精進的訓練及完善的設施,我們能確保消防人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皆能做最好的準備來應付任何災害」,紐約市消防局於2007年以事故反應時間4分49秒傲視全球,而本局各分隊接獲出動救災時間統計,2009年第一梯次到達火場時間4分54秒,到達火場速度與紐約市到達現場時間4分49秒比較亦不遜色,達到「到達快」的目標。

二 、提昇救災車輛及裝備器材之最佳性能:

   消防救災人員面臨的是約1000˚C的火災現場,若救災車輛及裝備器材性能不良,即使於最短時間內抵達火場,亦無法發揮救災功能;個人裝備不好,將導致救災人員無法深入火場搜救人命與撲滅火災;救災車輛性能不佳,亦不能有效控制火勢,必將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本局為提昇救災車輛及裝備器材之最佳性能,有下列幾項做法:

1.採購結合最安全的個人救災裝備及器材 2.救災車輛與器材結合提昇性能 3.運用小型消防車提昇巷道救災功能 4.先鋒車規劃雙排座及個人裝備擺放位置 5.不斷研發或改良爭取時間、提高效率之救災裝備器材 6.建置消防車災害現場影像立即傳輸系統暨GPS∕GIS衛星定位系統 任何火場於第一時間所需之救災車輛及裝備器材,均應妥適規劃放置於第一梯次到達火場之先鋒消防車上,使消防人員隨時可以方便取用,立即展開救災行動,以發揮救災車輛及裝備器材之加成作用。

三、強化火災搶救技能:

   火場不是訓練場,救災也不僅止於是口耳相傳的經驗傳承。唯有完備的訓練設施與計畫,才能提昇救災能力,強化救災效能。本局為強化火災搶救技能有下列幾項做法:

1.建置消防人員各項救災專業訓練基地 2.全面建置多功能健身房 3.落實各項救災訓練及舉辦登梯(運動)競賽建立救災共識 4.採取聯合救災模式ー設計依到達時間部署左、右、後三側之搶救共識

  時間因素、裝備因素與技能因素是救災必須並行努力的三方向,有了快速反應的消防分隊、及精良的救災車輛與裝備器材,還需要具有良好技能的救災人員,才能達到有效率之救災目的。本局自成立以來,在全體消防同仁齊心共同努力下,秉持「清廉、專業、便民、效率、創新」的服務理念,扣緊每一個環節,爭取不可能的每一秒鐘,充分發揮每一位消防同仁的最大潛能,做到全面提昇,落實推動各項消防工作。在此亦期勉每位消防弟兄繼續努力及秉持高昂的企圖心,勇於面對各種消防工作的淬鍊與挑戰,提供市民最真誠、最快速及最高品質的服務,一起打造「安全零災害」的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