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與非制式教育機構中的科學教育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主任 黃俊夫
   一個在非制式教育機構服務的研究人員,在大學開設「科學技術博物館探索」的通識課程,在施行科學教育上的感想及觀察心得。

  科學教育在大學通識教育中的必需性、重要性及不可排斥性(主修理工科系者排斥通識教育的科學教育,認為太過淺顯;或是非主修理工科系者,排斥通識教育的科學教育,認為太過艱深),在諸多文獻中已談了許多,在此談談博物館發展來作呼應。原先博物館是沒有分類,以皇宮貴族間稀世珍寶的蒐藏為主,後來在「啟蒙運動」及「工業革命」科學知識開啟後,陸續有所謂自然史類博物館(如自然科學類如位於台中市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及科技類博物館(如應用科學類如位於高雄市的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出現,到現在發展出更為細緻的專門博物館。在早期博物館是以保存「物件」為主要目的,發展到現今博物館以「教育」為主要目的,可說是由對「物」的關切轉變為對「人」的關懷,可視為對「科學」專注演進到對「人文」的並重。

  國民政府在1979年頒布十二項建設計畫中,將建設中央級科學類博物館列為其重要的教育文化建設,預計設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工博館)、海洋生物博物館、海洋科技博物館,可顯見當時政府重視科學教育的程度。

  一方面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約1980年後),除經濟面的改革開放外,特別重視科學教育,2002年頒布世界上首部「科普法」並預計在各省廣設「科技館」(類似科學中心),如北京中國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天津科技館、及2009年開幕的世界最大的廣東科技館,未來約還有百來座科技館將建設。可見中國大陸非常重視科技建國,並視為文明城市必需走的道路。顯示在兩岸對於非制式科學教育的重視,當然也希望能解決制式教育產生所謂「理盲」的現象。

  另外以我在工博館工作經驗發現,科學類博物館內的運作從蒐藏品的蒐集,研究蒐藏品背後所隱含的科學、技術與藝術,進一步以淺顯易懂手法規劃出展示與教育活動,最終目的,是要讓來工博館參觀展覽或參加科教活動的民眾,能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

  上述科學類博物館運作機制及最後目的,其實與大學通識教育中對科學教育推動類似,但是在型式及對象上有幾點不一樣的特點:

* 工博館不拘泥以科學技術領域來作分野,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事)件為領域, 發掘出其中的科學、技術、社會、藝術層面的知識,來發展出展覽或科教活動, 如工業安全展、泡麵展等。

* 博物館展覽常利用多面向輔助技術來吸引民眾操作、體驗,進而獲得科學知識, 這是在制式教育中很難達到的。
* 博物館通常會將科學「脈絡化」呈現,與學校教育將科學「工具化」形變有很大 差異。
* 進博物館對象較大學通識課同學專業背景上更為多元。

* 進到工博館的大眾與進到教室上科學通識教育的學生有很大心理層面上的差異。

  從學生心理層面上,建議以產業別為開課名,讓同學們對於未來畢業後投入社會上產業有所認識,這樣也較有吸引力及實用性。例如邀請產業界專家來談該產業的科學、技術、管理、運作、行銷等知識,讓同學能了解此產業。如科技博物館產業(工博館與高師大合作開設)、半導體產業、液晶面板(LCD)產業、發光二極體(LED)產業、電信產業、、、、等等。同學們對此類耳熟能詳的產業多半有好奇心或有意深入了解該產業,所以學習效益會較高。這些知識或許是淺顯的,但卻是綜合性的,也讓同學理解一門科學或技術是無法成為一項產業,它必然是要融合管理、運作的人文知識才能形成一個產業。就像比爾蓋茲所創的微軟公司是僅僅靠他的科學發明就能有此成就嗎?生物科技發展迅速,人類基因遺傳密碼已被解開,此重大科學成就會引起多少商業模式的應用、及產生多少倫理、法律問題,都還是要借重人文知識來解決。所以科學與人文兩類別的知識必須要相輔相成,才會更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