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化的省思

台灣醫師 黃天一
  從事醫療工作,陪著許多人走過生死關頭,心中對醫療生態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會。就談醫療界普遍存在的特權文化吧,看門診,候診名單一大落,認識跟診護士的,打個招呼插隊,快速通關;住院,沒床的找床,有床的要特等;診斷要高貴儀器、重裝備多做幾次,最好群醫會診;開刀怕庸醫、有了名醫怕放刀;總之,生死事大,人命無價,雖然每天輿論都指著健保罵浪費;輪到自家親人甚至自己,可節省馬虎不得。

  名人意外,在輿論的關切下,醫院傾全力救治,比照邱小妹v.s.童綜合醫院,賭上院譽,也要搏一個「醫界良心」的好名聲。精銳盡出、不惜成本的情形下,說實話,我很怕在這時候,生病住院。第一,醫院設備有限,CT、MRI、高壓氧不講,體外循環機「葉克膜」這種高檔急救設備一家醫院能有幾台;醫師也是人,不眠不休的照顧完名人之後,其他病人所得到的照顧,恐怕是醫師「休眠」狀態下的服務。

  曾在某醫學中心的重症病房中工作,許多單身老榮民,老了一身病,沒有家屬親人探問,有時連基本的活動能力都沒有,飲食排泄得仰賴他人幫忙。活著,套句老護士說的-等死。病危了,夜裡值班醫師苦著臉交代,「忙了一天,隔天一早還得查房、上刀、專題報告、看門診,要是...就"拜託"了」。急救過程其實病人本身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明知救治無望,急救成功其實也只不過等著幾天、甚至是十幾小時後的另一場急救;實在不忍心最後時刻還得讓老人家受盡折磨,所以也就十分有默契的讓他們靜靜的走,等到時候過去,再幫忙做一些屍體護理。殘忍還是慈悲?午夜夢迴輾轉反側。

  再舉個例子,以前在急診室,車禍、兇殺、自殺等意外傷患送進來,第一時間檢傷大致就能對傷患的預後有個評斷。特別是到院前已經呼吸、心跳停止一段時間的狀況,任何醫療都是徒勞。習慣性還是拉起簾子,在急救室裏開始標準程序,過一會兒由主治醫師走出去向家屬解釋,看家屬的反應再決定接下來的「戲碼」如何演。如果家屬情緒激動,得多"急救"一段時間,讓家屬有些緩衝時間去接受生死大痛;如果還能保持理性,門一開讓死者於彌留階段,尚能有親人陪伴,其實是比較符合人道的做法。

  醫療特權沒有對錯,誰都希望生命在面對創傷時能獲得救治,得假天年;但如果醫療、社會安全體制面無法獲得健全改善,挖塊鎂光燈照不到的東牆填補西牆;東牆垮了,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