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權,讓生活更美好

歐恩吉亞洲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理 林克文

  第二十屆世界博覽會已於5月1日在上海隆重展開,此次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使很多國家和組織不約而同選擇了“城市”作為他們展館的訴求點。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城市生活也越來越面臨一系列挑戰: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發空間衝突、文化摩擦、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無序擴展會加劇這些問題,最終侵蝕城市的活力、影響城市生活的質量。

  當時,個人正在上海地區出差,感受到全中國都在為這歷史新頁的世博會舉國歡騰,全力以赴。然而我卻想到有一個全球最急迫性的議題,更應該值得全世界來關注及努力,那就是『人權』。大多數的人都以為『人權』專指於政治權利上的合法許可,例如,美國常以西藏統治權及宗教自由問題向中國施壓。但事實上『人權』的範圍遍及生活週遭,舉凡法律、政治、稅務、文化、教育、宗教、科技…就連最近最嚴重的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問題,都屬於人權的範圍。

  當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主張『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時,我們是否也應主張『人權,讓生活更美好』呢?地球暖化氣候異常造成全球陸地、海洋生態丕變,地震海嘯頻傳,火山爆發灰燼瀰漫癱瘓國際航線,海平面上升後許多國家即將消失,生存面臨危機。中國許多地區因沙塵暴及乾旱,早已影響基本生活。印度種性制度造成之階級劃分,持續惡化社會環境及阻礙經濟生活發展。阿根廷統治者操弄人權議題讓人民民不聊生。台灣1979年2月28日爆發的「第一銀行押匯弊案」—長達近三十年訴訟時間,三名被告林泰治、柯芳澤、張國隆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終於在2007年三審判定無罪,但卻賠上青春及沉重罪名長達近三十年,天天被司法啃噬掉生命的希望。太極門冤案三審無罪並獲判冤案賠償,但十三年來仍遭凍結資產。各國案例林林總總,這些均屬人權被迫害的事實屢見不鮮。那他們的生活有變得比較美好嗎?-當然沒有,所謂『生活美好』是處在一個沒有悲傷、恐懼、戰爭、痛苦的環境。現在的我們隨時都在擔心下一次地震會不會在我家?沙塵暴會不會來?自己的公司明天會不會因業績成長而遭國稅局違法課稅? 因此,讓生活更美好的『人權』應是我們應積極重視建立及爭取的。

  那麼人權人權,我們想要人權,但到底什麼是『人權』?在『說文解字中』有說明『權』字中的木,指由木頭做的稱桿;草字頭在此字中指民眾;雙口指眾多的民眾之口;隹就是好;所以,權就是在眾多的老百姓心理有桿稱,大家都說好,都贊成、都同意,權力才被許可,這是民主的象徵,否則水即覆舟。而在英文中『人權』是Human rights; 『著作權』是Copy right;也就是說,正確的複製擁有是著作權,而人類所有好的行為標準才是『人權』。因此舉凡人類社會中正確的行為標準、作法制度必須是對的好的,任何不合法、不適當、不舒服、不應該者皆違反人權。綜合言之,就是『以法為規』、『以民為本』之意。這兩項就如同人的兩隻腳,缺一就失去平衡。『以法為規』說明了人權的公平性與普遍性。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誰A錢就必須繩之以法;『以民為本』則說明了必須尊重民意,官不可欺壓百姓。檢察官不可濫權起訴、稅務人員不可違法課稅。

  人權的發展必須隨著經濟文明同步起飛,建良性的建構。就如同小孩子學習拿筷子拿筆,姿勢不對、握法不良,以後積習難改。人權也一樣,典章、法律剛開始不重視,任由惡法危法無人糾舉、廢除修訂,只是繼續危害社會而已。個人對聯合國NGO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主席洪博士所發表之論文『世界公民應重視世界公民的人權發展』中所提到『慈悲、寬恕、尊重與包容是避免毀滅的靈藥』相當認同,這四項藥方當中『尊重』為其最基本精神及藥引。倘若人與人彼此不尊重、政府官員如不尊重人民、國與國相互不尊重、人類不尊重大自然……,那麼『天賦人權』將永無實踐一天。而有『慈悲』、『寬恕』、『包容』的精神,任何司法執行、法律制定才能避免訴及無辜、造成遺憾。然而為了永續發展,我們認為應該再加上『勇於突破』,亦即『良法』須勇於制定;惡法須勇於廢止;惡人須勇於糾舉,窠臼鄉愿不足取。如果知道不公、不義、違法、濫權,卻漠視存在、寧可息事寧人,那人權將無法伸張。唯有勇敢面對挑戰,糾舉不法,並且集結相同理念的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才能齊心突破現狀,找回人民的尊嚴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