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育仍應以自然為依歸

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四環二B學生 陳忠信

  當人類在不斷追求著進步,同時也忘記了進步的代價,這代價可能會造成地球的破壞,最近最具國際議題的大概就是關於環境這議題吧!

  看著最近幾年來的地球變化,明顯的增加,近幾年提到的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逐漸增加、酸雨的產生、熱帶雨林逐漸消失及某些地區沙漠化等全球人類須面對的問題,這些使人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反撲,讓人類得知資源並非無限制的,為了讓人類能繼續在這顆星球生存下去,人類開始正式環境保護這個議題。
過去的三十年來,也有許多全球性的環境議題,也訂了一系列的公約及規範,但這些公約及規範卻只對那些參加國有效力,最著名的可能就是京都議定書吧!但是推動環保工作,也須考量到區位、政治、經濟、產業等因素。

  由於工業的發展快速,能源使用大量增加、森林大量開墾,使得地球的碳循環產生破壞,而且近幾年也逐漸的明顯,像是聖嬰現象、北極的冰融化速度增加等,為了這個環境危機,聯合國緊急於一九九二年簽署全球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管制及工作減量,來減緩全球暖化現象,於一九九七年在日本制定京都議定書,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這也影響了各國經濟發展以及損及國際競爭力。

  近幾年,國內環境保護工作漸漸產生了績效,雖然有鉅箭式和套裝速食式的策略,但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單純的環保工作,不能只是一昧的以人類為基準,更要以回歸大自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