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權向前走

Chi-Mei Medical Center, Liou Ying Campus院長 曹朝榮
   人民的健康人權是否受到平等對待與保障,其實是由很多層面共同合作成就而來的。一個完整健全的健康人權制度與國家資源、政治因素和人民生活穩定度密不可分,其中更牽涉到城鄉之間的經濟文化差距、生活水平與環境因素等影響,要達到資源的一致性與公平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不僅是疾病的消除,而是身體、心理與社會群體之健康。台灣的醫療資源普遍還是以醫學中心為主,較偏僻的鄉村、山區與都市的醫療資源與便利性就相差甚遠。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醫療的普及性與可近性已經是各先進國家需要學習的對象了,而且對於民眾而言,在台灣醫療方式上也很有彈性的選擇空間。雖然如此,但是還是有可以更進步的地方,例如城鄉之間的醫療環境差異,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著力的。在台灣,社區醫療的比重還是不足,應更深入擴大普及,著重在社區的預防醫學,這樣才能更妥善有效的運用健保資源,維護國人的健康人權。

  此外,就國內癌症患者的現況來說,常常看到一些居住在偏遠地區的病患,其實疾病已經穩定只需定期追蹤,但礙於社區醫療資源的專業知識不足,這些病患還是必須長期舟車勞頓,花費許多財力與時間為的就是要回特定醫院門診定期追蹤。國內癌症發生率已經節節高升至每2-3人就有1人罹癌,而且現在網路資訊相當發達,其實加強社區醫療的相關專業知識並輔以網路資源合併支援下,要讓偏遠地區民眾回歸社區定期追蹤其實也是可行的方法,這樣民眾可以節省許多精神與金錢時間的消耗,更讓當地社區醫療有更多發揮的實際空間,也讓醫學中心的資源更有效的運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政府在推行一些疾病的預防篩檢、健康飲食廣告,覺得政府對人民的健康人權有進一步積極的新措施,真的替台灣的民眾感到欣慰,也覺得政府有真正在為民眾著想並著手努力。

  此外,要真正落實健康人權,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其實加強民眾對健康的認知是另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因為唯有民眾自己真正體認到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生命的根本,維持健康的信念才會深植人心,健康人權才會被普遍性的重視與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