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再現反思人權議題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教育系&教育創新與評鑑所副教授 林佳蓉

摘要

  人權教育是台灣中小學九年一貫教育中的重大議題之一。人權教育主張不論人的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並受到保護的權利。因此,人權教育是關心人類尊嚴的教育,而「尊重」更是人權的基本概念。然而,在推行人權教育的同時,研究者發現,台灣媒體內容的走向與人權教育所提到的尊嚴、公平、與公正背道而馳。 媒體是所謂的「invisible school」 看不見的學校,媒體所建構的內容,會在無形中涵化我們對於社會的認知與觀感。 近十年來,台灣的媒體,因為商業導向,罔顧倫理道德,走向搧色腥為主的內容,媒體再現的事實,除了失去客觀真實外,也對於不同的族群貼上不公平的標籤與刻板印象。 缺乏國際觀與偏頗的電子新聞媒體,在社會暴力新聞24小時不停的播放下,更往往造成人民對於環境的過度恐慌,而無法享有生活的美好與尊嚴。本文先從檢視台灣媒體環境的現況和媒體影響效果,反思媒體再現內容中,被報導人的人權議題,期望透過媒體素養教育的提升,提高閱聽人思辨媒體再現,不隨之起舞,以實踐一個符合「尊重與公平」的人權社會。

Abstract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in Taiwa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sists that all people with different status, ethnicity, or gender have the equal right to live in the society with protectio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considers the respect as the core. Media can shape our values and perception about the world. Thus, media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invisible schools because of their huge impact on audience. However, by discovering the media content in Taiwan, the media representations are full of unfairness,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s for interviewees and events. Moreover, the media prefer to report violence and sensationalism to arise panic.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first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wan media and then review how media representations ha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lt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audience’s capacity of accessing and evaluating the media representation can be increased by implementing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壹、媒體現況與影響效果

  台灣的媒體環境,在解嚴開放後,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市場自由競爭的利益導向下,為求收視率與生存的目的,選擇以搧色腥為主要的媒體內容,以電視新聞的報導為例, 有關謀殺、強暴、傷害等暴力犯罪是媒體最愛的題材,媒體喜歡不尋常、聳動、和衝突性的題材, 並透過 24 小時不停的播放下,造成人民對於社會的恐慌與缺乏安全感。目前國內節目供應者提供將近 124 個頻道,由於競爭激烈,媒體產業重視短線利益,欠缺長期規劃。根據天下雜誌調查 2002 年的調查,大眾對於媒體現況的批判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包括:

1. 眾聲喧囂、吵鬧、真相模糊。

2. 強化對立與衝突、偏好聳動新聞。

3. 社會新聞比重過高。

4. 缺乏深度與內涵。

5. 太著重負面、八卦報導。

6. 傾向有聞必錄,查證不足。

7. 太強調本土,缺乏國際視野。

8. 缺乏文化、教育和社區新聞。

9. 推波助瀾一些扭曲的社會現象。

 

  2002 年的調查至今,台灣媒體的環境並沒有改善,反而有更嚴重之趨勢。因此,民眾投票認為媒體聳動炒作新聞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危機之一,也是社會亂源。另外,富邦文教基金會的「 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 2008 )研究中顯示:青少年一週接觸媒體的時間高達四十三個小時,比成人一週上班的時間還多。 大量的媒介化資訊( mediated information )已成為兒童、青少年族群與一般民眾資訊來源最重要的管道。 傳播媒體已然成為年輕一代建立世界觀及價值觀的最重要來源(教育部, 2002 )。學童在媒體前所展現的注意力與專注程度,更是高過於他們接觸學習教材(吳翠珍、陳世敏, 2007 )。而媒體帶給人們究竟是怎樣的內容,和型塑怎樣的價值與世界觀?而面對強大的媒體效果,閱聽眾是否具備批判與省思的能力呢?

 

貳、媒體再現不等與真實

  許多的研究顯示,看電視越久的人,對於社會的不安全感是越高的( Berger, 1995 )。 然而,人們卻又往往依賴媒體來認識我們存在的社會,媒體已然成為生活不可分的一部份。根據涵化理論( cultivation theory )所言,媒介經驗會塑造閱聽人的人生經驗,媒介效果會在閱聽人長期暴露於媒體下,在沒有設防下而產生認同效果。 例如重度收視者會高估暴力事件在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機率,以及高估自己成為暴力事件受害者的可能,並降低對他人的信任等等(林佳蓉、 2009 )。 Gerbner 等人從 1976 年起展開了電視對閱聽人的個人態度有何影響的研究,特別是對「世界觀」的態度,結果發現看電視越多的人,越具有「卑鄙世界信念」( mean-world beliefs )(林東泰, 1999 ;翁秀琪, 1998 )。

  然而,媒介訊息並不全然反映真實世界,媒介訊息大都經過篩選、包裝、選擇重組的過程,而且也會受到媒體負責人、內容產製者(如記者、編輯等)、甚至政治力等的影響,而再現事實 (representation) 。因此,媒介訊息並不等於是事實。 Bandura ( 2003 )所提的社會認知論中,指出人的行為是環境與個人動機選擇後交互所產生的,由於媒體具有社會化的效果, 但是媒體這個看不見的學校( invisible school )會在潛移默化下建構我們的價值觀與認知。而我們卻毫無防備。因此,若閱聽眾缺乏足夠的媒體背景知識來面對所接收的訊息,也會傾向「相信」媒體所傳遞的訊息( Strasburge, Wilson, & Jordan, 2009) 。

參、媒體中的被報導人之人權應受重視

  人權主張不論人的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並受到保護的權利。「尊重」更是人權的基本概念。人權主張的是「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 社會不應該有違反人類尊嚴,或涉及不公平與不平等的問題,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議題。 若有這些問題,基於人權考量,公民都應該檢視並解決。

  如果說,媒體呈現的內容會型塑我們對事件與人物的認知, 媒體從業人員照理應該要自制自律審視所產製的內容。但是,台灣的媒體記者在時間與搶快的壓力下,往往疏於查證,造成錯誤報導,或以收視率為由,隨意的對弱勢族群貼上標籤,或偏見的刻板印象。進而影響被報導人的人身安全、名譽、工作權、或財產等等的損失。這些種種,可以發現,媒體中的被報導人的人權並沒有受到保障。 雖然,近年來,被不公平報導的人,偶有依照法律途徑控訴媒體的案例,然而,即使媒體敗訴事後道歉了事,其更正的效果卻往往比不上之前錯誤報導時的負面效果。 有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努力,卻比不上電視媒體錯誤報導的 30 秒效果。媒體的影響力這麼大,即使面對社會輿論種種的指責,媒體卻缺乏反思能力,繼續的為所欲為。

肆、實踐媒體教育以建立「尊重與公平」的社會

  根據過濾器理論( filter )所言(見圖 1 ),在媒體和閱聽人之間有一個像 filter 一樣的運作功能,會幫助閱聽人去消化檢視所接收的媒介訊息,以減低媒介效果的影響。 但這個 filter 卻會因為每個人的人格、動機、態度、心理、教育、年齡、批判與思辯能力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媒體效果影響( McQuail, 2000 ;林佳蓉, 2009 )。 換句話說 , 如果閱聽眾的過濾器作用越強的話,有能力思辯媒體再現的內容,能知道媒體呈現的事件,不等於真實,只是 一連串有立場和觀點再現的事實,將會降低媒體的影響效果。

  為了能提高聽眾的媒體素養能力, 在國際上英國、加拿大、澳洲等,早已把媒體教育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中,而亞洲的日本、香港也持續關心媒體教育的問題。教育部在民國 91 年所發表「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是亞洲第一個重視媒體素養的國家,內容中指出:「媒體已經成為國內青少年和兒童的第二個教育課程」「媒體在教育上,不但進一步邊緣化家庭的教育角色,也逐步瓦解、威脅與動搖了學校的權威地位」(教育部, 2002 )。 但由於白皮書沒有清楚融入領域與議題的課綱和能力指標,因此,效果不大。

  有鑑於此, 97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進行微調後,民國 100 年將可以在重大議題的能力指標中以及學習領域指標的附註說明中,將媒體素養置入重要領域與議題中的內容,並加強中小學教師的媒體素養能力的培訓,期望透過國民教育的耕耘,能夠讓公民,有能力思辯媒體的內容,並監督媒體而實現一個「尊重」的美好社會。 媒體教育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路,但因為媒體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因此,就算困難,但也勢在必行。如果全民的媒體素養能力都能透過媒體教育而提升,那麼媒體將不再能為所欲為的型塑單一認知的偏頗社會,由於有全民的監督,使得媒體從業人員在下筆或產製文本時,將更加的謹慎與小心,使得被報導人的人權得以受到保護,進而實踐公平與公正的人權社會。

重要參考文獻

Strasburge, V., Wilson, B.,& Jordan, A. (2009).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Media(2 nd edition). CA: Sage.

Bandura, A. (2003)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Retrived on 03/05/2009 from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2953790276071699877

Berger, A ( 1995 ) essential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ition, / 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 Sage Publication

林佳蓉( 2009 )卡通漫畫識讀篇.在教育部主編( 2009 )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頁數 166-188

林東泰( 1999 ),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富邦文教基金會( 2008 )。 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 。 2009 年 10 月 16 日 取自 http://www.fubonedu.org.tw/news/newsview.asp?cde=new20081016163820L L3

吳翠珍、陳世敏( 2007 )。 媒體素養教育 。台北:巨流。

翁秀琪( 1998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教育部( 2002 )。 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 2009 年 1 月 14 日,取自於: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OCIETY/EDU8465001/old/ report/index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