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全人教育是最好的競爭力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義工 羅衍霖

※前言

  據報載,台北縣各國小學童,自九十九年八月開始,每個月至少要上三堂英文課,目的是給孩子競爭力與快樂的童年。家長團體、校長協會、教師代表們均表支持,陸續跟進的縣市超過十個,然而,增加了英文課程,是否就真的增加了競爭力?有沒有詢問過這項政策的主角──學生?殊不知真正的競爭力,是一個人整體的評估,絕非某一課程的加強,就表示將來可以融入團體、立足社會。

※政府顢頇、社會混亂、人性墮落鞏固於人心的違失

  地球村的來臨,全球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而錯誤的觀念,冒進的引導,往往是事物爭執的潛在因素,目前我國的教育政策、考試制度一改再改,早已體無完膚,失去國民教育、中等教育的初表,雖然時代不斷演進,環境也今非昔比,不能否認的是一個國家經濟快速的發展,國民所得向上攀升,如果沒有文化的滋潤、心靈的提升,可以預見是一個腐敗的政府、混亂的社會、墮落的人性。在我們週遭任何人大概都可以指出眾多不合理、不公義、違反常規的現象,例如:「中油超收空污費」、「交通違規罰款不合理」、「檢查體系違法濫權」、「聯電和艦案」、「稅務機關胡亂開單」,凡此種種都根深蒂固的成為人民對政府顢頇的負面評價;「人行穿越道車不讓人」、「電話詐騙」、「飆仔橫行」、「立院打架」、「弒父弒母案」、「天真小學生與母燒炭自殺」也再再顯示出社會的混亂,還更因此登上國外媒體,遭人嘲諷;「台大博士班學生虐貓」、「詐領健保亂開刀」、「海角七億」、「各種掏空案」、「七億豪宅」各種不思正途追逐名利正是人性墮落的寫照,看到這樣的亂象,仔細思量,當我們在擘劃一個政策、推動一個觀念時,就更應謹慎,尤其教育是百年大計。到底什麼才是未來世界最好的競爭力?有志之士早已看出唯有貫徹以人為本的全人教育,才能將人類帶往康莊大道。

※隨時做好上台的準備、常保一顆感恩的心、學習一個舉一反三的思考模式是全人教育的學習態度

  聯合國自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四年推動「人權教育十年」,其宗旨在積極推動人權,更積極處理各地人權問題,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主席洪道子博士在「人權和平宣言」中指出:「和平源起於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權源起於人與人彼此的尊重」,筆者係世界公民總會義工,曾於二零零二年開始持續不斷的在全國各地以連署、圖畫、海報、短劇、講座、影片欣賞等方式呼籲世人皆應尊重生命、愛護地球,並將「愛與和平」的種子深埋人心,尤其在此項活動進入校園時,經由義工與學生的互動、影片欣賞或短劇演出,所有參與者都能寫出對熱愛地球的心願,並願身體力行,擴及家庭,「轉動好念,轉動世界」成了大家共同的美好經驗。我們曾走訪新竹縣湖口鄉的一所國民小學,校長治校格言為「愛與榜樣」,老師認真教學做好榜樣,學生快樂學習好榜樣,整所學校沒有垃圾,沒有廚餘,廣植樹木,宛如森林小學,合作社只有文具紙張,走廊即為圖書館,不用每天掃地,多餘時間進行社團活動,每週設定主題讓社團發表,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這樣的學習環境,六年下來,學生自然樂觀進取,彬彬有禮,長大成人自然是社會的基石、國家進步的動力。學校最擔心的是外力的干預,或政策的搖擺,有可能使行之有年的優良傳統遭到排擠,而影響到學校整體的運作,這也絕非教育當局樂見。

※結論

  教育是百年大計,與他人競爭並非向軍備競賽:他人有,我們就要更好;教育也不是少數特定人才能享有更好的資源,教育必須是以人為本的大方向,發現不同的人格特質,而給予正向的發展空間,現在我們的社會,生存的環境,在科技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疏離,正確的人生觀逐漸崩解,李遠哲博士在一場論壇中表示,在他小時候,適逢二次大戰末期,曾經躲在山上,靠陽光過日子的時光,不用上課,沒有考試;凡事都從大自然學習,至今仍回味無窮,堪稱是李博士最快樂的時光。誠摯希望教育當局,站在主導全國教育政策訂定的高度,應多培養學生做人處事的基本價值,才不致在未來發生不可思議的行徑時,再來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