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臺灣國中小學生英文教育之城鄉差距問題

華南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理 沈慧如

  近日從新聞媒體上得知 台北縣預訂於今 (99) 年度九月起推行「英語活化課程」,為小學生每周加三節英語課,但卻引起教師質疑,全國教師會及台北縣教師會於 5 月 16 日號召六千名老師、家長及學童走上街頭,發起「 516 牽手護童年」遊行陳情活動,一同大聲呼喊著口號「反加課,要童年」、「饒了孩子吧」、「反對戕害兒童!」,反對台北縣府的活化課程實驗方案,要求 教育部制止台北縣預訂九月起實施的「英語活化課程」方案,不要再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且 教育部從善如流,接受陳情,說明教育部已退回之前台北縣提出的「英語活化課程方案」,台北縣如果堅持要做,必須在六月底前再補件,教育部將依「課綱規範」、「對學生有利」等兩個原則審核。

  對於這 則新聞,我其實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希望台北縣此類教育政策得以普及至臺灣其他偏遠地區。為什麼?因為 臺灣目前中小學生的英文教育一直都存在著 城鄉差距的問題。 首先,透過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成績可以凸顯城鄉差距的問題。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盧雪梅,於 99 年 5 月 15 日在「 2010 全國閱讀論壇─中小學閱讀教學策略之應用」研討會上,發表「基測國文科閱讀文本和考生表現分析」 1 文,發現台北市考生在基測國文科成績表現一枝獨秀,台東與花蓮地區則要再加油;經分析民國 92 年以後的基測國文科成績發現,台北市高成就( PR75 以上)考生接近 4 成,低成就( PR25 以下)考生僅有 15% 至 20% ;而台東高成就考生低於 15% ,但低成就考生卻超過 4 成。

  城鄉差距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教授 曾 多次表達,台灣英語教育的問題在城鄉差距。不少偏遠地區學校師資不足,學生家長也缺乏足夠的英語能力教導孩子,導致其英語能力從小學開始就逐漸與都會區的孩子愈差愈遠;在學校中,也常會發現孩子的英語成績呈雙峰現象,進而研究英語科低成就的學童背景,多數是家庭弱勢的孩子,父母無力送孩子去補習,而學校裡一週八十分鐘的英語課,所學有限,再加上家中無人能輔導英語功課,惡性循環之後,孩子除了放棄英語的學習外, 上了國、高中差距逐漸拉大,就算進了大學,英語能力也七零八落,影響未來的競爭力 。因此,基於「不要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的理念下,李教授於 92 年創辦 南投 博幼社會基金會,該基金會目前在南投縣埔里鎮、信義鄉、台中縣沙鹿鎮、新竹縣竹東鎮、尖石鄉、五峰鄉設有課輔班,為弱勢家庭、原住民小學生課輔,英文是特別加強的科目之一。

  再來回到我自己,我是一位職業婦女,也是一位媽媽,因為自身工作的需要,除了讓我自覺英文的重要性以及自身英文程度的不足外,亦因此希望小孩從小培養英文程度;我的小孩從小開始就讀雙語幼稚園,老大就讀國小後,需同時兼顧國小學校及英文安親班的課程。在這段過程中,除了經濟上的支出外,我同樣也必須不時關心與指導自己小孩的學習狀況。曾有朋友表示,這樣小孩好可憐、好辛苦,我不心疼嗎?但我堅持的理由是:與其小孩以後辛苦,我寧可他們現在多辛苦一些。我也瞭解,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不是一定要英文好、以後才會有出路,惟臺灣係一海島型經驗體,對外經貿往來與溝通全有賴英文,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反對英文好,對於未來的競爭力與發展絕對是正面的。

  因此,如果學校可以多提供一些英文課程,充份利用國小每週三下午的時間,對於那些弱勢與貧困的家庭,不但可以降低英文學習的落差,亦可同時解決小孩安置的社會問題,至於課程內容與師資,應該都是可以處理的技術性問題,例如:增加專業或專職的英文師資,即使是代課老師,也要求具備一定的英文程度,課程設計的活潑與生動化,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成效等。

  兒童是國家的主人翁,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但礙於自身能力,可能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送小孩去美語補習班或安親班,如果可以透過 政府編列經費多上英語課,不枉為美事一樁,向 「 No kids left behind. 」的理想邁進,進而逐步縮小 城鄉學童之英文程度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