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與儒家文化的關聯、互補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呂繼增

【摘要】

  在安全觀並不確定,且亦不甚普植磐基的今日,或許有人以為安全文化是徹底的安全守護神,而儒家文化並非以安全為中心使命。完全看表面,以其是否掛起「安全」二字作為招牌而定。這是需要予以澄清的。

  儒家有「六藝之教」:詩以安性、書以安政、禮以安俗、樂以安志、易以安道、春秋以安群。又遵有教無類原則,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安全大系統。職業安全自然亦在其中。而從西方傳來以工商社會為背景的「安全文化」與儒家文化對比,顯然它的時空特殊性也不可忽視。這兩者,以安全為交集域,儒家文化以安全文化為介面、傳遞「致廣大而盡精緻,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更高層次的社會進化。安全文化則吸收儒家文化的心性涵養,來扭轉工商社會「重利輕義」復能「和平繁榮」。這是個理想的配合。

  用佛學語言表達,現行的安全文化是「有漏」的,而儒家文化則是「無漏」的。其原因是現行安全文化依附於經濟的外因,儒家文化則秉持天地自然律則、化育而成「理、道、性、命、德」一貫的自成自足之實體。

關鍵詞:人文體用、無漏安全、天德、自然律則、企業文化。

壹、幾個基本的觀研對象

  在這個世界上,紀大多數人口都兼具兩種身份:在國家中是人民、平民百姓、沒有權力,只享受著國家的保護,在職業的職位上生活著;另一個身份是勞動者、受雇人,在各種企業或組織中,沒有自主、只分潤著企業或組織的餘利,在職業的職位上工作著。

  國家、企業或組織、人民或勞動者,都存在於市場經濟之中,沒有例外。

  國家、企業或組織、人民或勞動者,也都存在於人文化成(文化)之中,沒有例外。

  職業職位,是分配生活資源的管道和噴口,其運作遵守著物理定律(例如:熱功當量、人體工學、安全學等)、經濟法則(例如:追求欲望滿足、知細節而遺大體、競爭鬥爭戰爭的結合等)、炒作集團(例如:金融炒作、房地產炒作、交通線炒作等)以及另外更多的因素群給予的指令而動。由此而帶動了人口移動、社會變遷、失業、階層歸屬感。

  安全問題(也就是民生的供應不足、保障不夠)於是出現。先從勞動者的立場觀研,並由此觀研中進入文化內涵。

  在勞動者民生上,第一是自然人的生命,暫不多作引申論述,惟祈讀者須就自身體會,庶幾「與民同此休戚」;第二則是由勞動成果所轉化而成的財富,即生活資源。我們沿用佛教演培法師的說法,稱前者為「本命」,後者為「外命」。自然人的身體,要依賴衣食房舍保護補充,這在圖 1 上分明可以看出。勞動者的生命權由本命與外命相乘來表示,斷了衣食、生命不能存在,生命夭亡、外命(衣食財富)也失去主體,散失而去。企業的存在,在今日常見的是「法人身份」、像公司便是;它要有資本額(不可為零),它的運作必須遵循「社團原則」下的規律,是個有文化的文明人集合。

圖 1  勞資共存基本圖構

  在第一象限中,勞動者的外命、本命,以及企業存在條件所構成的平面上, R 射線上諸點代表著勞動者心力貢獻和運用的情形,取決 於 和α,α影響 著 在兩座標軸上各分量的大小。第一象限中 R 的兩分量皆為正值,雖然勞動者感受到厚薄有差,仍是在安全域內受到重視。第一象限是「親勞」的。

  第二象限中,勞動者的外命不敷需要(衣食等民生凋敝),受到了虐待或是誤導了α變值越限,便導致進入職災域,第二象限是「虐勞」的。

  勞動者釋出勞動力之後,有「勞動成果」和「勞動效應」兩者可供觀研。勞動成果是物理學的看法,勞動效應是人文立場的判讀。勞動效應跟勞動價值密切相關。

  這地球上居住了許多種族的人民,開發出各自的錦繡家園。從勞動價值論來看,漁獵畜牧和採植培育,即牧農兩大類勞動建立了基本的民生事業,焚草、去石、引水、耕土、選種、育種、栽培、耘草、去蟲、收獲、倉儲,乃至舂礱、製粉、蒸煮烘焙、成型調味、縫剪裁製,而後衣食之事方才粗備,在初民的家族勞動下,積萬千年之久,建成今日的世界。思及:此中的開發、佔有、經營、遺傳、保護,豈非皆屬「人文化成」。

  在人文化成之下,世界人民的外命(財富)是實體的,是衣食住行的民生實體。這實體的「實」,意味著「確定、常在、不變」的可信、可依。它是人文化成的指向、目標。人文世界的人倫之常,便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那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可以「生於斯、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的美好世界。今天的世界,居然有年損人口以百萬計的職業災害、居然有讓世界人民勞動成果(儲蓄)憑空損耗三成到六成的金融風暴,讓人民進入失業率達到 10 %以上的市場經濟,完全是有變無常、以變為常的顛倒。應該予以糾正,從文化上糾正。

貳、從安全常態過渡向災害變態

  在漢語裡有個流傳極久的成語:「無價之寶」。它的直覺解釋是「市場上買不到的好東西(例如:仙丹神藥)」。進一步的延伸是「市場並不是萬能的,它的功能有限」。更進一步則是「市場功能的局限來自:一、它結構中有矛盾(例如:要那些以賺錢更多為使命的企業主負起為員工確定性安全保障的賠錢義務)。二、將安全事業的社會通性棄之不顧,用法律強行切割,在職業安全這一小塊上有許多與外界失聯之脈貫(例如:勞動者處於變形的人身抵押勞動之下,所受到的挾持之苦),三、市場強調個人的自己經濟責任,但它另方面反而主張企業經濟權力鉅量擴張,如此言行不一,厚此薄彼,動機可虞。」

  儒家典籍中記載了中華民族列祖列宗「開物成務」的大事有下列諸項,其中許多是今日市場上沒有的好東西:

一、佃漁、畜養。征服生物界,使其由民害轉為民用。

二、畫八卦、制文字、造書契。進入抽象思維,以文字傳承推衍文化、累積文明。

三、制嫁娶之禮。奠定家屬、家庭、宗族制度,使勞動有自然組織發揮效率、勞動成果可世代傳承。

四、發展了醫藥科學。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利害關係。

五、藝種五穀。發展食物供應網絡、土地和水利的資源。勞動成果有更多累積,民生更有保障、人口增殖條件改善、壽命延長。

六、日中為市。和平的「通功易事」,使經濟分工成為可能,耒耜等農具此時逐漸出現。農業也形成了房舍村落。

七、傳說黃帝作甲子紀歷法。亦即可對過去、現在、未來輕易的作出千百年的紀載、規畫和推估。歷史的發達也正是人文發達的保證。

八、制定冠裳制度、造律呂音樂。其中都含有和平教育、和平理性建設之意旨。

九、蠶桑、麻棉、紡織編績,解決民眾衣著問題。

十、作貨幣。有了貿易中介物,也就是「信用」成立。彼時是公天下為綱,信用亦是公共管理,不同於現代的金融秩序,莠言亂正,紀綱蕩然。近年來舉世紛擾,便是因為貨幣金融中的公共財富(勞動成果、民眾外命)所建構成的公共信用,被大量暗中盜竊或濫用,以致勞動大眾的勞動成果長期欠缺有效保障,勞動大眾的職業安全健康以及相關福祉不能受到金融界特別(如份的)支持,卻相反的助長了世界盜風。

十一、畫野分州、經土設井。農業大規模展開,除了抗水抗旱之外更利民生發展。

十二、動物的勞動力引入生產、交通、作戰。此與近世的石油資源開發迥然不同;前者的動物是可長期共存的,而石油資源使人類發展陷入無以為繼的憂虞。

十三、衣食改良、人口增殖、掠奪亦起,而有武器兵備的改良。然而中華民族兵學名家的主張,仍是基於仁愛,最高境界是「壹戎衣而定天下」。

十四、喪葬墳墓制度自上古至三代,亦有充份發展。近代有「迷信鬼神」、「神道設教」等解釋。但若從勞動價值觀點來看,則有「安全」導向的理由:一、鬼者歸也,親人遺體有所歸,亦即子孫共同以老祖墳作為安心的共同歸趨,團結核心。二、神者伸也,祖先神魄永遠存在,亦即在過去世中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祖先處於開發、佔有的地位,成為這塊土地的所有權者,此地位的繼承權者,恰正是我們現在世上的子子孫孫。三、現世子孫面對祖墳、土地、風俗、文明等實跡實物,並於祭祖儀式中見到十倫(見禮記祭統篇),在同一家族中「無一夫不得其所」,市場經濟的失業、職業災害是徹底根除。這卻是全球化的強硬障礙,雖然它是高度的文明,卻常受誣指為保守迂腐。

  全球化業已叫囂了數十年,於近為甚。然而它的理想中對於勞動大眾的勞動成果(財富、外命)並無「確切」保證,對於從肉體傷害以至憂鬱症精神迫害也並無「確切」保障。相反的是將已往的少許既成的「確切」保障暗中更換,在「風險」觀念之下,把確率的人身保障,轉移成蓋率(或然率)的保障。這是文明隳頹的現象,卻是現實中全球化的表徵。

全球化的重點手段是「一切商業化」,即以上述的 14 項而言,其後果是破壞性的:

一、上述第一、四、五、八、九的衣食商業化,足以挾制中型以下國家的政權。

二、第二、三、七、十一的文化商業化,足以使一切國家失去其立國正當性。

三、第六、十的商業化,則是將經濟(勞動大眾的勞動成果保護)、金融(各國內部信賴心)兩項自立自衛能力予以解除。職業安全成為皮之不存,無所依附。

四、第十二、十三的商業化,實際是對世界能源寡佔、獨佔,勞動者並未因天然能源投入生產而減輕了身心勞瘁。而且商業乘機侵入公共利益和公共權力之中,此由近代職業安全健康標準在國際上有聯合壟斷之勢,引起循名責實的需要。

五、對第十四項,是採取指斥祖先崇拜祭祀紀念為迷信,側面則以色情縱慾為配合,解除個人血緣定位;或是假借人口壓力剷除祖墳、祖跡,代之以商業化的「寄骨公司」,完全不念祖先開發洪荒之恩。

  至於祭祀儀式中的「萬族咸熙」共和精神,公天下精神,則在醜詆之餘,大眾很難體會及此。

  世界在變化,原先歷代祖宗所建設的安全常態,在商業化的摧殘之下,變態來了,經常有災害發生,在勞動大眾的就業場所之內所出現的災害,被命名為職業災害。追究本原,所謂「職業」者,乃是出售勞力者被指定要到某種不甚全安的空間去「交付勞務」之謂,這種災害,仍是在商業化所造「惡業」之列。

參、對企業安全文化的觀研

  市場經濟的世界,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命沒人做」,應是如實描述的一種現象。在這描述中,可以見到本錢(外命)重於人頭(本命)的人性扭曲。

  這句諺語太簡化了,原本的意思應是「可能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必然賠本的生意沒人做」。依此而論,既然一切都在商業化之中要標出價格(成本會計),那麼企業之中的勞動保護、職業安全健康諸般事務,豈能例外。事實上所有職業災害條件,事後檢討的歷程雖各各不同,但用賠賺觀念一加分析,則無非是「安全健康投資不足」這一項原因而已!

  企業之中,能響應安全文化的號召,跟著此一大纛逐漸集結,除了企業主事者的心中至誠之外,另有社會背景給予的推動力量,此力量與儒家文化有關。

  原來儒家講究「三才之道」,有「立天之道,曰陰與陽(自然律則);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因地制宜);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領袖的適格性、指令的正當性)」這樣的古訓。雖然世界上實體物都已標價殆盡,這仁義的判斷卻屹立不動,標售不掉。人們對於死也不願出力改善職業安全健康條件的雇主,最後只好加以判斷:「如此不仁,他不適格做企業主。」另方面對於發號施令老是違背安全原理、不符實際需要的雇主,也只好加以判斷:「如此不義,他沒有專業的正當性條件,該負責任。」

企業安全文化於是在半自動情形下登台。它帶來的美譽和實效是可觀的:

一、基本而言,企業安全文化跟儒家文化都是「動員制度」的一種。儒家文化崇尚公共利益而不屑私家謀利,兩千多年以來,未能具體落實,只是發揮了對照作用、標竿功能(例如仁義觀念)。企業安全文化則只是在內部做一些局部的動員,來做一些易於做到的改良工作,兩相對比,像是儒家文化在修「佛、菩薩道」,是無漏法門(斷絕煩惱),但也許要多劫修行才能成就;企業安全文化則是「一邊唸佛、一邊吃肉」的方便法門,有漏的(不斷煩惱),不過尚能種下少許「善根」,他日開花結果,也是大好,值得鼓勵。

二、企業安全文化帶動了內部人員的安全思路,在極端封閉的時代,員工對安全問題,是受到「統治術」的暗示,那是禁區,大家噤口不提,免遭猜忌。如今企業主動倡導,是開啟了安全思路,思維自此而起,好事。

三、向來把安全歸納到「科學」一類,且偏重自然科學。安全文化中涉及「理性為體,利民為用」的論題,使得科學與人文結合,科學的大用乃是為民眾謀求更好的安全,走出以防災為主的局限。

四、有了企業安全文化做基礎,上層的社會安全文化、國家安全文化,也有了支點。(當然上層的導向功能是獨立的)。

五、把同時期的相關安全活動,如國際上的商品安全標準、管理制度、認證制度等,都做了認同工作,引為安全文化的內涵,愈見其格局更弘廣。

  企業安全文化的具體內容,有其差別性,茲引台灣長榮大學 謝賢書 教授的安全文化向度整體雷達圖為例,圖 2 。其中共列有 22 個項目(向度),一一予以評分,形成一個圖形,它是「凹集合」性質,也就是它沒有達到最大值(即保障不

圖 2 「安全文化向度」整體雷達圖

足)。這是值得探究的:「它何以會凹下去?」然而我們被另一觀點吸引,要先探究「何以此圖竟以安全事項中軟體部份作為安全文化向度整體?那相關硬體呢?」

  依照事實觀察所見,凡災害現象,必然有一危害源,由其源頭散布傷害力,形成一個危害域(空間);另勞動者在職業上亦需作種種活動,而有其身體的活動域(空間)。此兩個空間若形成交集,則職業災害必然發生在此空間交集之內。危害源屬於硬體方面,這硬體、安全文化雖不予列入,亦不予忽略,推測其意,亦有可以釋明者。

  畢竟今世是一個以人與人各自分立、企業與企業各自分立,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利害計算也是各自分立的。因之,在企業的立場,最佳安排便是將屬於硬體的安全條件交由各國際組織、專業廠商聯盟等去訂定,兼有統一與壟斷雙重有利之長。至於軟體的安全條件,則盡量多收容勞動者個人行動的要求,相對減少組織行為的約束;如此,可免「搬磚砸腳」之害,遇到職災追究責任,也容易脫身。這樣看來,安全文化也市場上成為算計的對象了。

肆、儒家文化的「人文體用」

體、用,根本與效用。

  企業文化中有安全,那是以企業為根本,以安全為效用(此效用的受益有護財、保命兩方面),而「文化」則是因需要而打造的一件工具。企業的小局面,只能如此。

  儒家以天下觀看問題,格局非企業可比,以天理為根本,自然律則中發現「你我他都在追求如何好好活下去,其中有平等律」。平等律之中有仁義之道,這是人文;人文要求企業領導層能保障全員身心安全健康,能維持企業大集合中的「養民」大秩序;符合,叫做有資格領導,不符合,叫做不適格。保民、養民是人文化成的效用。文化是從天理而來,人人懂得平等律,會說仁義,天命之性;懂得也會說得,做起來卻每見優先填塞一己的貪欲之壑,但那是無底之壑,這是走錯了道路;走什麼路是對的,我們儒家典籍裡有一部大綱,教給你。

  一位醫學者說:依照人的生理條件,應該能活過一百戚,但大多數人不到此數,而且死因不是正常的老死,多數是病死。

  對於勞動者而言,非正常死亡原因,除了病死之外,職業災害和貧困匱乏也是要加入考量的。儒家典籍裡,有關於這些考量的大原則。歷史記載,這些典籍、依賴其人文成份,也著實化成了很多人,他們是這民族的精英,流澤所及,從歷代到今天,我們仍深深受惠。像「仁義」,一提起來,就有共識「能接受」,便是大惠。一提起來人不應死於「非命」,應該終於「正命」,都有深獲我心之感,這就是人文化成的遺澤。

  至於從上世紀末興起的職業安全健康事業的質變,更令人驚疑:為什麼原來的安全中,「確定」為目標,為使命的特徵,今日竟然悄悄地換成安全只是「機率的、相對的」保障 ( 目前是:設計條件和檢驗條件裏尚有確率味而,使用和監督方面則是機率的 ) ?這便是普世景從的 Risk management ,它的基礎立足於或然性上。這一點,舉禮記儒行篇中一段話來對看:「真正的儒者,哪怕窮到一天吃一頓,在家穿爛衣草衣,出門換上好一點的破衣。對高層來問意見,絕不會逢迎,用自己沒把握的對案去討好。」這才叫信賴性。

  儒家文化以天下人民為體,全副心力「舉而措諸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儒家文化以為:天下人民皆出於父母,有其祖先,後人繼承了先人的勞動成果和人文成就,也就有義務再傳下去,發揚起來。這便是孝道,以大孝著名的舜帝,三王之序正是在堯後禹前,成為「以孝治天下」光前浴後的模式。

  儒家孝親,不僅是養體(衣食不缺),更要能養志(一切合理化,別讓長輩耽心沉淪)。不僅孝自家親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天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取向與儒家相同,一站一站的行程規畫有異,原因是在於重重圍鎖,如同壓力容器密封系統中所設的「迷宮效應」,有限的分子動(焓)耗盡了。

  以儒家觀點來看職業災害的防治,首先應該作出問題的「定性」,這不是僅僅從工地、廠房、機械、電線、鍋爐、庫房等地區發生的問題,當然就不是僅僅抓住從操作工、領班、廠長、總經理、董事長等人加壓,就能達成「職災消滅,天下太平」。問題是市場經濟的惟利是圖,仁義不振,這是基本漏洞。試想:當全世界的雇主和勞動者,一齊無法確保他們的財產 ( 勞動成果、外命 ) 時,如何還能奢談確保本命呢!

  儒家有個「文化系統」,消除職業災害是此文化系統的效能之一;保障每個人的勞動成果,確切能發生「養己、養民」功用,不致在金融炒作中由多變少、由有變無,是其效能之二;讓每個人在勞動中認識自己是在貢獻自己、建立自由勞動(非人身抵押或其他)的價值,是其效能之三。儒家的勞動生活,有其超越市場經濟中「勞動市場」的殊勝。

  儒家文化的系統解析:首先將「以孝治天下」列為系統的領導原則,其中有祭祀、崇拜祖先(可不是拜神宗教)作為終極信仰。於是人與人之間完全是家庭、家族、宗族、民族、姻婭之間的親誠合作關係,取代了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鬥爭關係。這一下子就解除了每個企業(勞動團隊)領導者既要策使勞動者冒險工作賺更多財富,又要負擔勞動保護重任的「矛盾角色」,從而得以盡力展布無所掣肘。退回檢討,這也就是補足了領導者的適格性。

  基於血親和婚姻關係結合而成的群體,依市場經濟看來,仍然是個經濟組合,其中每個成員扮演「角色」,仍然是不穩定的,爭取向高階發展,紛擾現象仍不可免!這是普遍適格性的檢討,儒家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太簡化,只是人文化成的起步。

  孝道為首,接下來有經典所形成的四個子系統。由禮記儒行篇兩語作為引導:「毋臨深而為高、毋加少以為多。」人不能只愚昧地騎在他人肩上而自謂高人一等,佔有廣宅良田而藐視佔得較少者,要「開物成務」。第一子系統是「行為系統」,其精神是禮樂制度,重點是要大家活得安全自在、可大可久。

  第二子系統是「表現系統」,其精神在於詩書教化,重點是在公天下的人生裡,要親親仁民愛物的胸懷心境,才能安己寧人。

  第三子系統是「認知系統」,主要是周易所顯示的天道天德,這世界上人性物性「本質如此、法爾如是」,人硬拗也無從改變公天下趨勢,徒然造成世世代代的痛苦循環,自然律則。

  第四子系統是「規範系統」,以春秋大義為代表,講求公天下的文化文明共守規範,像文質損益、夷夏進退,用這些來糾正人類的現代史走向。

  安全健康是一個與儒家文化相呼應的系統,職業安全健康是現代中一個特殊的命題,最好能合併處理。

伍、結語

  雖然說安全健康另有其儒家文化更大的背景,筆者並不能愚昧地建言,對現行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該作較大的調整。理由是當前這工作仍是現實環境所不可或缺,它也是照亮這世界未來發展途徑的一輪皎日,筆者的知解由它啟示而來,心存感念。

  況且在未來市場經濟改進,勞動大眾的「身家、財產」安全保障仍必然是中心主題,職業制度的殭硬而遠離人性也必有所改良,職業安全健康者的工作經驗將是重要的改良依據。

  我們要善用「正思維」面對所從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