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的省思

基隆市信義區戶政事務所戶籍員 鍾庭萱

  全球六大洲的人們,不分種族、宗教、黨派、膚色等等,跨越了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共同居住在同一個生命體的地球村裡,可見,維護這個獨一無二乾淨無虞,不受任何因後天環境人類蓄意或是無意加工而遭致污染來使它蒙塵,諸如此類的種種行為,絕對是不容許存在的,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搞破壞,搞污染,相信最終結果必定會遭受到大自然的反撲,當人們面對災害選擇忽視或遺忘時,災害往往會以更深刻方式來喚醒記憶,所以號稱為靈長類龍頭的人們而言,尊重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人生重要課題,記取失敗受創的教訓,千萬不可重蹈覆轍,尊重生態環保,護衛地球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應有的責任,否則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經歷了基本教育的受教權,從國小、國中、高中及至於大學甚至研究所、博士,幾乎都會學到「公民與道德」的課程和有關「法律與人權」的相關課題,學校老師都不厭其煩地耳提面命告知每一位同學,都要記得至聖先師孔子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實質意義。

  劉備曾以一句寶貴的話,勸勉他的兒子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唯賢唯德,能服於人」意思就是說:不要以為這惡事很小,所以犯罪也無所謂;也不要以為這善事很小,不必去做,這是輕看「小事」所以這下半句「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是給我們的警戒。不可隨地吐痰、吐檳榔汁,隨手丟紙屑,甚至丟橘子皮等等順手一扔的壞習慣,在在都顯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不尊重之能事,幾乎可說是將人格的真正含意拋諸腦後,專做小人之事,這種行為要引以為戒。

  曾有一位朋友分享我一個故事,多年前他到瑞士去遊覽,到了日內瓦湖,只見週遭別墅林立,但是湖水不受人口聚集影響,依然清澈見底,潔白的天鵝依然逐碧波於湖面,幾乎是仙境。很難想像:1960年代湖水渾濁,不能游泳;1980年代,湖中魚類幾乎因污染而絕滅。瑞士政府於1962年痛下決心清理日內瓦湖,歷經數十年才有今日的成就。後來又得知,英國泰晤士河在19世紀又臭又毒,今天世界上大都會最清潔的河水之一,而其整治也由1690年代開始。同理可證,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這是一個令人值得省思的問題。

  在歐美國家,自然環境盡量都保持屬於原始風貌,實在有賴於國民長期的基本教育。他們都市環境的保護,政府的決心是關鍵。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人格像一顆樹,而名聲就像樹影,我們往往以為樹影就像樹的樣子,其實唯有樹身才是真實的」。

  山坡地濫採濫墾,商人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完全忽略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到最後演變成土石流肆虐,山崩地裂等等驚心怵目的恐怖景象,不僅一夕之間生命財產全化為烏有,面臨生離死別的痛苦抉擇情境一再上演著,此時此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幾乎嚐到了人間煉獄般地錐心刺骨之痛。就算當下請老天爺大發慈悲,或許老天爺的答案是「不能與大自然唱反調,要學習尊重大自然的生態環境,不可隨意及任意破壞基本生存法則,否則,反撲力量所造成的影響及後果是人類無法預知及避免的,不可不慎呀!」

  在2010年經歷了一連串的氣候異常現象,地震、火山爆發、天災人禍…等等令人聞之色變的狀況發生,地震本身不會傷人,地震造成的建築或設施損壞才會造成人員傷亡,2010年海地地震與智利地震,截然不同的結果。貧窮連生活溫保的基本需求都成問題的狀態下,遑論及抗災社會的建立(例如採用耐震建築),海地人口80%處在貧窮線下,建築大多數沒有耐震能力考量,災害使原本貧窮的社會,更加貧窮。如無外界支援協助,將在一個無法跳脫的惡性循環,2010年海地地震後71%的海地人將處在極度貧窮狀態。

  在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造成人類有史以來經濟損失最大的天然災害,總經濟損失高達1250億美元,合美國當年GDP 1%,死亡人數超過1800人,撤離25萬人,重創紐奧爾良市,與天爭地是災難的開始!

  總之,地球就像是一個聯合國,透過生長在這片大地之母的保護加持下,藉由每一位的雙手與聲音,讓這份「愛地球」的美聲與護持力量,隨著風兒的傳遞飄送到全世界的角落裡,讓大家手牽手,不分你我他,共同為這個美麗的地球貢獻愛的力量,使這份大愛的精神與行動永遠傳承下去,更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享有自由、乾淨、美麗的新鮮空氣,更使這人性花香散播到整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