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與農業發展的中庸之道

桃園縣政府農業發展處處長 蔡宗烈

  民以食為天,若沒有農業,人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很困難。像新加坡,幾乎是一個沒有農業的國家,所以他們的生活及日常用品幾乎是仰賴進口,萬一進口或補給的路線受到阻礙或是受到其他的干擾,在這個地區生活的人就岌岌可危,所以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農業是一切的根本。從農業經濟到高科技時代,除了經濟價值之外,環境保護也成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如何兼顧環保與蓄牧業的發展,是當務之急。

   早期台灣經濟狀況不好時,家家戶戶都有養些雞、鴨、豬等家禽家畜當生活副業,那時候大家都一樣,沒有環保問題,也沒人覺得他們很臭;等到大家富裕了,不需靠養家禽家畜當副業了,就會嫌棄一些專業養殖戶因養殖時產生的味道及環境污染的問題。事實上污染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要控制到沒味道時,卻要付出極高的代價,不但失去外銷的競爭力,連內銷也會受到影響;例如原來一斤三、五十元的豬肉,可能要變成三、五百元,直接增加人民生活的負擔,除非人民改吃蔬食,否則最終的受害者還是廣大民眾,若大家能忍受一點味道,那就能享受低價的肉品。

   自古「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想要達到雙贏的局面,就需要有所節制。人的社會是多元的,要在不同的意見中求得一個平衡,就像是古人說的「中庸之道」,才能圓滿。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心,是向上的原動力,因為想上進,想改善生活,所以才會進步;但人的慾求卻是無止盡,要改變一個人自私的心態很困難,倘若能把慾求控制在一定圍之內,那還可以接受,但如果要把自私的心態無限上綱,防害到公共利益,或是侵犯到他人的人權,那就不能被社會接受。因此,每個人都要學惜「節制」自己的欲望,不可無限上綱,貪得無厭。

   再者,社會的每一個人一定要有是非觀,要有公平正義,要守法,這樣社會才有規範。像畜牧業的成立有一定的法律規章,如果環保團體覺得這樣的規範太鬆,那就要到民意機關呈請,提出環保的主張(像是要建立全國要訂總量管制或是設專區...),但在新法未立之前,就要遵守原來的法規,不能動不動就抗議,或是利用輿論對行政單位施壓而達到目的,這樣不但會增加社會成本,甚至造成社會脫序,實非長久之計。而行政機關則應本著依法行政的態度,沒有主觀的立場,只要申請人合法,政府就要批准,這樣在多元的社會觀念裡面,才會有一個軌跡,才能辨別是非。

   人者心之器也,想要有一個保障人權的環境,教育是基礎,有是非觀念的老師就會教出有是非觀念的學生,所以老師的身教很重要,要是身教做不到,那教育很難成功。台灣的農業在世界上有競爭力,是一步一腳印,幾十年來研究發展的結果,也是台灣農民認真打拼出來的,農民是很辛苦的,除了要靠天吃飯以外,還很難賺錢;颱風天,農作物欠收時,菜價如果上揚,政府就會以進口蔬菜來平衡菜價,農民賺不到錢;豐收時,貨源充足,價格又崩落,農民還是賺不到錢。所以,在呼籲天賦人權方面,我期望每一個公民能夠明是非,知進退,可以克己復禮,我想慢慢的整個社會的觀念就會調整,我懂你的觀念,你明白我的立場,自然人與人之間就可以和平相處,農業與環保就像兩個輪子一樣,均衡發展就能一起向前,否則就只能原地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