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 保護地球

國立龍潭農工/教師 葉志明
  近些日子由於公共電視的HD頻道播放「地球脈動」影片,在陪孩子觀賞時,一方面接受炫爛奇妙的生態之美,感謝製作單位上山下海的努力呈現,讓所有收視者能夠一窺地球多樣性的物種;但是另一方面又驚覺到,畫面中出現的景物,是否正在逐漸消失?若干年後是否就真的變成歷史的紀錄片!也感嘆最大禍首的人類,不珍惜環境、不愛護共同的家-地球。

  這些年,由於數個公益團體的大聲疾呼,全世界人們似乎較為重視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也比較關注於環保問題,因為地球是我們唯一共同的家。然而通常只注重切身週遭問題而已的態度,是不足以改變目前大環境的日趨惡化。幾部環境議題相關的紀錄片陸續發表後,終於喚醒了部份世人的良知;從前任美國副總統艾爾.高爾(Al Gore)四處演講與播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地球上的生靈(Earthlings) 」、國家地理頻道製播的-「改變世界的6℃(Six Degrees)」、Discovery Channel-「2012末日預言」、「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 (100 Places to Remember Before They Disappear)」、台灣製作的「±2℃」、「綠色地球我的家」、以及宗教團體貢獻的「哭泣的地球」等等…紀錄影片,不論是在電視台、網路或是DVD播放,內容都在在告訴所有貪婪、無知的我們,愛護生態、保護地球,已達刻不容緩的地步!要即知即行的付諸行動。

  當前的燃眉之急,在公益人士、環保團體的奔走努力下,即是先要教育大眾,維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節能減碳」是已經喊了多年的口號,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OECD 2006年的統計資料,臺灣人口僅佔全球的0.35%,但排放之二氧化碳比例卻高達全球的0.96%,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全世界第22位;另外洛桑管理學院2007年國際競爭力評比,台灣整體競爭力為55個國家中的第18名,但在CO2排放量卻僅排名第37名,各項資料都顯示我國在二氧化碳的減量,還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然而政府一直未能提出有效的減量政策,已是失職之一,政府機構又帶頭嚴重耗能,如冷氣溫度設定過低,夏天竟然需要穿長袖衣物或外套,不可思議!是再一次嚴重怠忽監督者之責,難道低溫是為穿西裝的官員而定?就是為了表面的禮儀而無法務實為之?著實感嘆!聯合國「地球高峰會-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及「世界高峰會-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皆明白表示「全球考量,在地行動」的國際共識。建議政府單位應:

  1. 率先使用電動、油電或低碳排車輛,並提出誘因鼓勵使用者與生產者低價及低稅的政策補助。還有對於講究性能而使用純油料車輛的個人,加重空污課稅!但也要注意電池廢棄之後的回收,以防止環境的再次衝擊。

  2. 加強監控大型二氧化碳排放製造者,課重稅(增加稅收)、改製程(造福環境),對於低於標準規定的企業給予租稅上優渥的獎勵,如此賞罰並行的施政手段,必能迅速洗刷台灣對環境污染的惡名。

  3. 加速綠色能源的開發:如風力、太陽能、地熱、潮汐、海流、小型水力、垃圾及畜牧養殖業排泄物之沼氣、生質能源等,雖然沒有污染之虞,對於環境依舊有些許衝擊,如風力發電需要大面積無遮蔽土地、影響飛禽昆蟲遷移、氣流順暢度間接改變氣候、噪音等問題皆須考量。若能在適當環境解決上述問題,綠色能源絕對是明日之星的產業。以上是個人淺見。

  世上萬物,生而平等,都有維護生存的權利;但又各有所長,各取所需的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依循自然法則所揭櫫的天道運行,人類本不該用外力加以干預,讓這美好的宇宙,失去點綴太陽系唯一孕育生命且多采多姿的藍色星球。人心要放下自私與貪求、鬥爭與殺害,這固然需要靠教育長期的引導,台灣目前已有些許的進步。但是政府政策的錯誤卻造成更大的危害,尤其是公共工程「環境影響評估」的不確實,莫此為甚!錯誤的人工建設而造成地貌改變:

  1. 頭城海水浴埸就因烏石漁港防波堤的興建,阻擋海流帶來海砂的路徑,任由海岸遭海浪侵蝕,造成岸邊居民生命財產的危害。

  2. 台灣西部海岸出沒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族群數量不超過二百頭,棲地僅限於海岸線三公里以內海域,但台電計劃在彰濱地區興肂建火力發電廠,將嚴重影響白海豚迴流路線與覓食區的阻絕。

  3. 放任濫墾濫伐的破壞水土、超抽地下水的養殖漁業,造成台灣的西南沿海地層下陷,2009年莫拉克颱風環流形成南部的超大豪雨,破歷史雨量記錄,造成台灣最嚴重的水災,是天災?還是人禍?「八八水災」的重創,相信大家記憶猶新,但日後的重建進度綬慢,眼看4月即將過去,進入颱風好發的季節,政府做為在那裡,難道百姓又只能如同以往經常成災地區一般,聽天由命,自求多福?樂觀的看開點?

  4. 最新的2010年4月25日國道三號基隆七堵路段,在無風雨的日子發生大規模走山,阻礙南北雙向交通,甚至行經車輛慘遭活埋失聯,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負責單位難辭其咎!

還有生態的迫害:

  1. 棲地破壞、破碎化或消失:森林、雨林濫墾;河川、海洋污染;人工建築(水壩、攔砂壩、海堤、河堤)阻絕迴遊、遷徒路線。如:台灣特有種保育類的諸羅樹蛙棲地之一台糖台南三崁店舊糖廠和建設公司合作,興建高級住宅區,2007年6月28日,台南地區的NGO組織抓諸羅樹蛙,展開一場搶救樹蛙大作戰;世界唯二的越冬蝶谷可能消失!原因是暖化及棲地破壞,紫斑蝶遷徒恐成絕響(2010-3-20自由時報);生長在高海拔山上的山椒魚,也因為棲地破壞、面臨消失危機;國寶魚櫻花鉤吻鮭與三民鄉楠梓仙溪保育類高身鯝魚及鯝魚,不約而同也因河段水溫逐漸上升,櫻花鉤吻鮭已原本等溫線在七家灣溪下游匯流點附近的河段,1999年的估算則已經上移到中游河段,高身鯝魚及鯝魚於2001年左右開始向高山上退縮;台中縣新社鄉食水嵙溪整治導致台灣白魚棲地破壞保育人士搶救(中廣:2008-03-04);棲地破壞盜獵猖獗台灣龜、鱉面臨生存危機(2009-10-29 中國時報/南投報導);高雄西子灣造陸工程把海岸邊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礁挖除;青草湖重生計畫破壞野鳥棲地,新竹市府浪費公帑(2009-11-23記者王建新/新竹報導)以上的報導不勝枚舉。

  2. 國際獵殺小海豹、虐待馬戲團動物、稀有動物的豢養、過度濫捕(如漁業資源匱乏)、人類的娛樂(鬥雞、鬥犬、鬥牛)、任意引進物種及惡意棄養(形成生態失衡)…人類私慾下的生物浩劫。

  3. 2010-4-20 華視新聞報導台灣原生種大安水蓑衣於高美濕地遭人為以ATV輾壓破壞;台東原生蘇鐵(鐵樹)遭蟲害(白輪盾介殼蟲),是園藝業者未圖利任意走私進口泰國鐵樹,原有的病蟲害因此引進台灣,目前正以生物防治-雙包田尾蟲維護台東原生蘇鐵的延續。

  4. 人類濫用藥物以致病菌、害蟲的抗藥性;還有自我迷幻與戕害身體吸食毒品,也算是另類的生態迫害吧。

  對環境友善,環境必然友善的回報。雖然達爾文曾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理論,但試想,目前瀕臨滅絕的物種,何者不是因人類的自私而引起?有句公益廣告詞說的好:「沒有買賣,就不會有殺戮」人類是環境與生態的劊子手,又如宗教所言「相由心生,還由心滅。」唯有人人都發自內心的存有「尊重自然、保護地球」的善念,才能拯救蒼生,並且延續人類的自己生命,地球亦可永續發展,否則人類驕傲的文明,即將燬於一旦。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向來以人定勝天自居,與自然強取豪奪,終究是會激怒大自然而遭致反撲。就如去年(2009)的「八八水災」台東太麻里溪氾濫嚴重,當地原住民耆老就曾說到:「河水是有記憶的」,太麻里溪由原來是200公尺寬,因為人類與溪水爭地,變成水災前的50公尺,災後果然又恢復為原來的200公尺!人真的要謙卑,並且尊重自然,與自然和平共處,才是上策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