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我們要面對的永續城鄉問題

台中縣政府計畫處綜規科科長 黃文鳳
  國際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在電影HOME中指出地球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改變,它的改變是一種極不均衡的改變,包括: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每天有5千人死於受污染的飲用水,10億人沒有乾淨的飲用水、全球超過50%銷售的穀物用於餵食牲口與生化燃料上、全球40%耕地質量下降、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毀滅、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冰冠的厚度40年來減少了40%.......,種種的數據皆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正快速的破壞中,全球壟罩於暖化所帶來的極度變遷。

  另一方面,Peter Hall(2002)在規劃的回顧與前瞻一文中,亦提出21世紀都市即將面臨的挑戰包括:人口變遷、經濟轉型、經濟地理、社會、永續都市;在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人口高齡化已是最重要的規劃挑戰,預估到2050年部份國家老年人口將佔40%甚至以上,超過八十歲者的人口(old old)更將從傳統的15-20%,達到30-35%。

  全球暖化、人口減少、老化、人口過度集居市中心及M型社會被視為21世紀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口減少及老化對都市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規模經濟影響產業的需求、公共設施閒置、大眾運輸無法經營、人口老化缺乏競爭力、去都市化等等;人口減少、老化及人口過度集中都市等皆屬人口結構變遷問題,不僅影響都市發展,都市亦因而必須因應產生不同規劃思維課題。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城市取代國家的角色,競爭力亦由傳統的國家競爭力改為城市競爭力,但除卻競爭力,市井小民最在乎的仍只在生活環境是否改善?生活環境的改善除了軟體面,最重要的即在硬體居住環境。大家都說台灣生活環境髒亂,營建署從89年推動營造城鄉風貌,環保署推動清淨家園...,相關政策不勝枚舉,但台灣的環境改善了嗎? 是的,在某些小地方看到驚喜的改善,但這速度相較於投入的時間及經費似乎顯得太慢。

  我們期待在全球暖化無可避免的趨勢下,台灣的每個人應該自視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努力付出,而最小的居住單元- 社區更是我們推動的基礎,社區是指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人群,是民主的社會、主權在民的最基層生活模式,不在地域大小或人口多寡。例如:獨棟公寓的每戶人家與公寓的關係是社區,從住家出發到附近的三、五戶人家所組成的範圍也是社區。因此社區不必然等同行政區劃分的村里,但卻是一群人居住在一起有著共同關係與社會互動的地理區域。

  當「永續發展」理念逐漸受到各國的重視時,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亦開始研究如何達到永續目標以及指標建構,永續都市、生態城鄉、綠色城市與生態社區等皆為永續發展觀念的延伸,其中生態社區更因符合當前各國社區制度的發展而備受重視。Robert Gilman(1991)表示「普遍性的永續社區包括生態社區;生態社區是一個特別的地區,它可能是一個鄉村聚落,也可能是一個都市或郊區的鄰里單元,一個城市不可能是一個生態社區,但一個由生態社區組成的城市卻可能是一個永續社區」。生態社區又因永續發展的理念來自自然的循環之故,永續社區亦稱為「生態社區」。

  在美國明尼蘇達市,該市的市民認為,「永續社區是一個使用其資源以滿足現今之需求,同時保證適宜的資源留給未來的世代。永續的社區為全體居民尋求較佳的生活品質,同時保持自然長久的運作能力,以減少廢棄物、防制污染、促進有效性及開發地方資源以活化地方經濟。永續社區內的決策產生自豐富的市民生活及社區成員分享資訊。一個永續社區像一個生活系統,在其中人類、自然及經濟元素是彼此相互依賴,而且從彼此獲取力量。」( Roseland,1998 ) ;另外美國永續社區網絡,認為永續社區包括六大面向,分別為社區營造、聰明成長、永續經濟、保護自然資源、永續政策及生活永續等面向。Robert Gilman(1991)認為「生態社區的大小是符合人類尺度的(human-scale),也就是社區內的人彼此認識,而且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影響社區的方向。生態社區具有完整的機能(full-featured settlement),它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另外生態社區內人類所有的行為可以完全無害的整合至自然環境中,同時生活在生態社區中的人類可健康的發展直到未來。」國內的學者林憲德曾於PROECO 雜誌提出生態社區的定義為:「最小資源的輸入及最小廢棄物的輸出」、「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社區環境設計」。孫宛琳(2003)將生態社區定義為:「以永續發展理念建設的社區,除社區應具備的居民的自主性之外,尚在居住環境導入生態化的觀念,目的在於居住的同時亦保護自然,達到人與自然共生的目標。」。

  永續是我們無可避免選擇的途徑,身為都市規劃者,永續都市更是我們面對全球暖化唯一的應對之道,而推動永續都市之最小單元在社區,當每個社區都是生態社區時,我們自然達成永續都市。都市規劃時除考量永續,再者應考量人口結構,當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取代現在的青壯年人口結構時,傳統的都市規劃已不足以因應需求,如教育機構及兒童遊戲場的需求過剩,但老人所需的安養及照護設施卻少之又少;又少子化所導致人口負成長,依據經建會預估將在民國115年出現,在市中心開發密度不高,便利的大眾運輸又將人群帶往郊區發展,結果勢將呈現市區衰敗、產業沒落,都市蔓延而投入大量經費的公共設施,又因規模不足以因應需求,而負債累累,同時不符合永續都市的期待,台灣的都市即在此循環中不斷發生服務與永續的爭執。面對此一環環相扣的問題,我們能做的是對「自己」的要求,對自己生活的「社區」要求,但總覺得「都市」的政策與改變始終遠離人們的要求,因此我個人認為身為一位公務員及專業規劃師應有以下認知:

一、 全球暖化是無可避免的課題,當全球都在抗暖化時,我們先自問做了甚麼?再問政府可以做甚麼?數字只是堆砌的遊戲。

二、 城鄉問題是動態的,社會變遷是快速的,原有的專業知識已不足以因應需求,此乃無須辯解,唯有不斷創新、學習,才可提供世人所需的服務。

三、 追求永續在開發中國家是施政的目標,但在已開發國家永續卻僅是施政中無需特別強調的基礎,如何讓永續變成理所當然,教育是不二法門。

四、 社區是最小居住單元,但舉凡面對人口老化、全球暖化及永續問題,卻都必須由社區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