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感言 人生際遇

財團法人聖仁慈善救濟基金會執行長 彭月娥


  人之初、性本善,當善與經濟發生衝突時,內心會有多少煎熬或產生多大的拉鋸。10多年的志工生涯,雖然不敢說看盡人間疾苦,卻也經歷了不少人的死、生、離、苦,「死」其實是「生」的開始,然而為何有些人在最後一刻來臨前卻在病榻上,了無尊嚴的苟延殘喘,爾後子孫還得為其喪葬費用傷腦筋時,是該怨生不逢時還是怨死不得其所。

   「生」是何其美妙的一件事,從無到有到呱呱落地、一天一天的成長從牙牙學語、搖搖晃晃學走路至長大成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然而每個父母的命運卻不盡相同。每當接到個案訪視時,見到瘦骨嶙嶙體弱多病的長者,因營養不良以致昏倒家中需要救助的窘況時,卻也發現竟然有壯年兒不務正業閒賦家中時,真是百感交集、此情此景是該救助其長者,還是該斥責孩兒,雖說可憐之人必有其前因,也曾苛責其為何不讓他們去找工作,但其母言之何嘗不想呀,奈何他就是不聽呀!經歷了多年的訪視經驗看到的是父母的無奈,那個做父母的不期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或許是自己沒遇上這般兒女無法體會,一但教養出不良子孫是否又要歸咎命運了。

  「松下間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場景呀!若是對話換成 「屋外問孫兒、言父打工去、只知進城也、路遙不知處」這又是何等的淒涼。每天生活在雲霧瀰漫的山中,看著日出日落、一片祥和,有如仙境,山中歲月、這對一般公務人員,和生活在水泥叢林的都市人而言是多麼的美妙,然而這些美景對一些弱勢族群的原住民卻是如此諷刺,山中青年為了生活不得不遠離美麗的家園,投入人生地不熟的大環境中,在這個講究生產力和效率的時代,又因先決條件比人差,又無一技之長,在競爭力強大的染缸裏,運氣好的每天安排了超負荷的工作。能圖個溫飽已算不錯,並無能力照顧遠方的父母,運氣不好的,有一餐無一餐是常事,還得忍受離鄉之苦,最終也就借酒澆愁,或回到山中任其凋零,久而久之山中獨居無依老人、或隔代教養、或單親者無數。

  這一切看在眼裡,心裡想著我們何其有幸。只要不強求能知足生活,過的雖平淡,也能安身無愁,也願行有餘力能為其盡一己棉薄之力,也願能為他們多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