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環境的相處之道 - 環境教育與倫理之重要性

 陳立偉

  古語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核心。由此可知「人法自然」,人是自然環境的一份子,從自然環境中學習包容與互相尊重,並節約自然環境給我們的資源,這才是做人的根本。

  荀子《天論》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自然順序法則不會因為個人或國家而改變,但是自然環境卻會因個人或國家做出不順應自然的行為而改變,例如:雨林的濫墾、海洋資源貧乏、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土壤沙漠化、河川與海洋污染等,當人心中不再存有尊敬自然之心,就會做出違背天理之事,若是順應自然環境,不刻意破壞與消耗,自然環境的資源就可以讓我們永續,而《中庸》裡所提到:「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若是執意破壞環境,而萬物也不會遂其而生,最後遭受苦果的還是我們「人」,所以做人處事要合乎天理。

  古聖先賢都懂得要尊敬自然,這是自古以來的明訓,但是現今我們都已經將之遺忘了,從工業革命後,科技的進步讓人迷思了自我,也因為科技進步之賜,讓我們對於工程科學的技術更加的進步,對於自然再也不抱持著尊敬的心,也因為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與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使得環境慢慢的改變。若是我們將工程科學與自然環境結合,將會帶給人類更大的福祉,例如:人工溼地,藉由模仿自然溼地的淨化功能,來代替傳統的管末處理技術,並附帶遊憩與教育的意義,達到人與自然雙贏的科學工程。反之,若是將科學工程用在滿足企業或是個人的私利上,就會有嚴重的後果,例如:隨意棄置有害廢棄物,污染地下水源與土壤,進而污染農作物;台灣著名的鉻米事件與瀝青鴨事件,都是因為個人私利,所造成的環境公害污染。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人類在一個有限的環境裡與萬物彼此相互依存,這就是生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包含著人與萬物,而人一直對自然環境予允予求,自然環境超過了其所能負荷的能力,所以更加劇了環境的變遷。

  環境其實一直在變動,天會順著一定的規律而變動著,例如:四季變化、湖泊溫度分層現象、洋流、大氣擴散、氣溫逆轉、元素循環等,環境順應著這些變化,可能我們除了四季變化之外,都已經感受不到自然環境所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因為我們一直躲藏在我們自己所建造的人工保護膜內,失去了感受自然環境的心靈,我們對於環境的變化更加的害怕,因為害怕於自然環境的變化,我們更想以自身的力量去控制自然環境,所以人類以工程科學的力量來扮演上帝的角色,試著去掌控自然環境,這樣的作為就是違背天理,反而更加速的環境變遷,天災的來臨。

  近年來地震、水災、乾旱、海嘯等天災頻傳,這些都是環境想要傳達給人類的警訊,因為環境的劇烈改變,使得人心跟著變化,因為人們不尊敬自然環境,就不會去珍惜自然環境,不珍惜自然環境,就會恣意破壞環境,這樣的連鎖效應,使得自然環境對我們做出了負反應,如果我們再不自覺,未來的子孫們可能就要像科幻電影一般,到宇宙中去尋找下一個藍色星球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意識到呢?該如何永續發展是我們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目前台灣的教育制度將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優秀的科技人才,卻也忽略了道德與環境的教育,使得我們的社會出現很多高學歷的野人,對於資源浪費與破壞環境的事情一再發生,這都是因為我們缺乏愛護自然的意識,現今環保意識抬頭,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瞭解而去實踐。

  從基礎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的課程中,環教教育應該是重要且多元化的方式,取代以往的刻板教學方式,除了環境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外,也要針對不同的年齡規劃不同類型的環境教學,讓我們與下一代子孫都能瞭解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環境,並且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培養出環境倫理的素養,從環境素養中了解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彼此互相尊重,以平等的觀點對待生命。

  目前我國的環境教育法已三讀通過,但是對象卻是限定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與公務員,從Erik Erikson的人類發展階段論中,「年輕的成年人(16-20歲)在這個階段的人格發展是學習有形價值觀與無形價值觀,在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將為自己負起責任,與作出自己的決定」,而且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也提到「青少年時期是自我整合與追尋自我方向的心理時期」,所以青少年時期的在高中與大學的求學階段對往後的人生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我覺得接受環境教育的對象不應該被限定,而應該是不同的對象來接受不同深度的課程,但是現今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把環境教育列為重要的科學知識,導致大學教育中環境相關類科大都是選修科目,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方向容易受到了社會風氣的影響,而且筆者所就讀的大學也將環境相關教育限定科系選修,例如:環境、生物、景觀、生命等科系學生不得選修環境相關類科,但是就我所知這些科系的學生們,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良好的環境素養,而且除了學生之外,公司企業除了有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外,是否也應該要搭配著環境教育一起實施,除了增加對安全衛生的觀念,也能提高員工、主管的環境素養,如果立法者是基於善意將環境教育法三讀通過,但是接受的對象是不是應該還要再謹慎考慮呢?這一點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改進與探討。

  大眾傳播媒體也要改變以往的報導型態,多一些關於環境、環保議題的專題報導,與國際上環境相關的新聞,這樣才能使我們更關心地球環境,若是每個人都擁有正確的環境倫理觀,政府的施政就更能體恤民意,保障人權,與增進國際正面觀感;企業更能節約能源,減少成本,增加利潤,並減少公害達成綠色產業,拓展事業新版圖,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民眾更能相互尊重與扶持,減少社會暴力與衝突之發生,提高國人環境素養,建立安全、整潔、環保之優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