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體罰」事件談論學生、老師、家長間的人權

豐原布里斯教育機構主任 陳玉珮

  最近由各報章、雜誌及新聞,不時看到老師因體罰學生而登上版面。事實上本人也是一位老師,每每看到這種報導時,總是感慨萬分。感慨的是「學生」:被「不當」的體罰,身心受創的程度。感慨的是「老師」:現今真是師者難為啊!感慨的是「家長」:孩子到底做錯什麼,需要被如此懲罰?同樣當過學生,而現今身為家長,又身為老師的我認為,學生、老師、家長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一個循環系統,而它會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任何一方的作法及態度如果有所偏差,將會決定及影響它的平衡。

  在我沒有當老師之前,我相信 孟子 的「人性本善」的主張,但是當了老師之後,雖然我依舊相信「人性本善」,但我也接受了 荀子 「人性本惡」的想法。以前支持「人性本善」的論派的人,他們的論點之ㄧ是認為:如果我們今天在一個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看到一個人掉到井裡,我們會不經思考的想辦法救他;而贊成「人性本惡」的論派的人認為,人天生就有一些不好的習性,包括什麼都不懂的小嬰兒,在他肚子餓時,也是看東西抓了就吃,又或者人天生的惰性、自私等,而這些不好的習性,需要靠「教育」來改變,對於「對」或「錯」;「可以」或「不可以」有其原則,當然,這些原則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有所調整,而「教育」改變不了的就用「法律」來規範。

  如果就學生、老師、家長三方面來討論其「體罰」所造成的「人權」爭議,本人先從各人的立場及角度發表個人的看法:

  站在學生的立場: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從家長或老師學得的知識及待人處世的道理,影響了他們將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及面對社會的態度,因此在這成長的過程,不管是家長或是老師,凡事只習慣用「暴力」處理事情,就是做了最壞的示範,當然,這也包括了「言語暴力」及「肢體暴力」,問題在於事情就因此獲得解決了嗎?也許表面上是解決了,但後遺症也不少,孩子們往後遇到問題更是如此對待自己、對待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所以我們要思考的是,當孩子犯錯,我們對他糾正的方式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故不得不慎重,每講出一句話,每做出一個動作,都要謹慎而行啊!

  站在家長的立場:有少部分的家長會認為,「孩子是我生的,即使他做錯事情,要打要罵也是只有我可以,別人都不行」,或者認為「要打要罵可以,但要經過我的同意」。他們把孩子交給老師,希望老師用他的專業,教導他知識及做人處事的道理,但是他們卻不希望老師因個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情緒無法控管,就在孩子做錯事,甚至沒做錯什麼也莫名奇妙被老師「處罰」,因為不管是肢體上的體罰或是言語上的羞辱,對於教導孩子方面不見得是最好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吧!

  站在老師的立場:「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他們也許認為孩子做錯事就是要教,他們覺得在教學生方面他們是上過專業課程的,針對自己的行為,會因此把它合理化,為了學生好,會用自己認為「對」的方法來教導學生,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他也沒有錯。問題就在於所謂「對」的方法是真的「對」嗎?從新聞報導中,家長並不完全認同,因為這裡面似乎參雜著老師個人的情緒。

  如果就以上三者的立場來討論「體罰」到底對不對?就所謂的「人權」來說,當然,任何人都有不被傷害的權利,但是當有些人,包括學生甚至大人,做了在團體生活中違反規則甚至傷害別人的事情時,要用什麼方法讓他們「改過自新」呢?我們先就「體罰」這件事來說,會有「體罰」的產生,學生要不就是沒有遵守規定,更甚者挑戰老師的權威,在大家吵得沸沸揚揚的同時,有誰注意過學生在做錯事,老師是不分青紅皂白,一開始就做了如此的處理方式,還是學生的態度真的讓老師受不了,讓老師做出這些行為,但換言之,老師不是受過專業訓練及教育嗎?誰都看得出來,報導出來的體罰結果,幾乎都是老師「情緒化」時所做出來的事,難道他們在受專業訓練時,沒有「情緒管理」這門課,任何人在「情緒化」時所說出來的話及做出來的事,幾乎都是不理智,而且傷害人的。不能因為他是你的學生,你就認為自己有權利要他承受你情緒化的結果吧!而家長呢?你真的認為老師完全不「體罰」孩子就是為孩子好嗎?不盡然吧!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適當的體罰」真的絕對不可以嗎?因為造就出來的人,造就出來的社會,是否真的讓我們省思,我們現今的教育環境,所造就出來的年輕一代,真正思考自己可以為社會做點什麼的人有多少?有太多人學到的都是抱怨,抱怨自己找不到工作;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父母沒有留財產讓他少奮鬥十年;凡事有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不僅不懂得自我檢討,還認為別人為他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理所當然的,好像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因為全世界的人對不起他;沒有謙卑、感恩的心;沒有檢討自己為社會做了多少,只一直挑剔社會為他做了多少。「草莓族」的封號其來有自,但這不就是我們大人所造就的結果。

  我曾經聽一位老師這麼說:「教得來就教,教不來頂多放棄嘛!總比上社會新聞好。」,的確,這也許是現今部分老師很無奈的心聲,當然,還是有「不怕死」的老師,但是,在家長動不動訴諸媒體的同時,您真的想過,這是您要的嗎?最後的受害者會是誰?也許老師處罰有過當,但您的孩子就一定沒錯嗎?當他做錯事,老師在教導他時,他的態度是「虛心受教」呢?還是「冥頑不化」,甚至對老師「惡言相向」?而老師們,您受的專業就在這裡,對象是孩子,即使他的態度讓您無法接受,您也要忍住自己的脾氣,不做情緒化的處理,不是嗎?

  身為一個補教業者,我都會告訴旗下的老師,當你想要放棄學生時,你只要想到,這個你所放棄的學生,以後說不定就是將來在社會上作姦犯科,傷害你甚至你的家人的人,想到這,你還會認為隨便放棄一個學生是老師該做的行為嗎?學生有學生的人權,老師也有老師的人權,家長也有家長的權利,如何在這三者之間找到平衡是一門我們都要學習的學問。我個人認為,「體罰」本身並沒有錯,重要的是施行「體罰」的人,他的心態跟方式,最主要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什麼?錯在哪裡?要如何改過?而不是為了體罰而體罰,更不是為了展示你的權威,「情緒控管」不好,就會出現錯的體罰方式,包括打的部位不對及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言語,這是可以跟家長溝通的,我相信沒有任何一位家長能接受孩子在老師情緒化之下所受到的傷害,也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接受家長或老師情緒化的處理他們的問題,每個人如果都能「將心比心」,其實可以減少「體罰」所造成的糾紛。而「體罰」真的不好嗎?如果家長和老師可以溝通達到共識,也不見得吧!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問題就是反對體罰的聲浪,造成老師在教導學生時種種受到限制,在打不得罵不得的情況下,孩子做錯事,他們想不出方法,只好罰孩子抄寫,甚至連數學也在抄寫,孩子寫不完無法如期交出,抄寫就再加倍,為了堆積如山的抄寫,他們無法早點完成功課早點回家,孩子快瘋了,安親老師和家長也快瘋了,家長如果去反應,又怕被老師「做記號」寫得更多,如此惡性循環,唉!這真是「無言」啊~

  在社會大眾或家長要求不體罰的同時,也請告訴老師們該如何教育現在的下一代,在家長過度的保護下,孩子做錯事,用說的又不聽,要教好孩子,又要符合社會期望,是否才是值得我們所有的家長及老師們深思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