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追求自我實現,而非出人頭地

工業技術研院 創意中心新概念推展組副理 許文娟

  因為工作關係,多年來我有幸參與推動許多的青少年創作競賽,看到許多精彩的創意,也看到了許多在教育制度中掙扎的年輕創作者。他們被教育體制的框架、父母的期望緊箍著動彈不得,對未來的自主思考權利,遭到剝奪,只能沿著「考高中、考大學、考研究所」這一條單行道前進。最後到了出社會的關口,發現自己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所學無法致用,不知道自己要作什麼,隨便找一個可以餬口的工作,在上下班之間茫然度日。每一個世代都有這麼一群人,但是沒有人意識到自己失去的,是「被主流價值觀剝奪的自主思考權利」,然後自己也成為主流價值觀的一員,參與剝削下一代的行動。

  現代的東方社會,底子裡依舊受到科舉制度的深深影響,大家表面上不鼓勵競爭,但是實際在學業上,計較成績、計較排名的事情天天在上演。有趣的是,有機會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表現的各種競賽活動,反而有兩極化的現象,家長不支持,老師不鼓勵,因為「無益成績」,但只要是有益於升學加分,支持度反倒是百分百。

  對華人社會的孩子來說,參加比賽、出風頭,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自己有興趣、有能力,也願意挑戰,但是參加的時候卻多半偷偷摸摸,不敢讓家人知道,如果沒得獎,摸摸鼻子裝沒事也就罷了。如果得了個佳作,說不定會被家長笑,或是被責怪說浪費時間;但是如果忽然得了大獎,領了獎金,甚至有媒體來採訪,家長的表現可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忽然變成了「鼓勵孩子自由發展的開明家長」,孩子也變成了「某某之光」。更有甚者,開始鼓勵孩子當獎金獵人,以參加比賽為職志。家長的鼓勵「唯利是圖」,又怎能期待孩子不變得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呢?

  作為一個競賽型活動推動者,我認為參加競賽應該追求自我突破為先,而不是單純為了名次或獎金而努力。多年前,曾經看過一個小學生機器人比賽,比賽規則是可以在時限之內撿最多球的機器人獲勝。好幾組的機器人都都可以撿非常多的球,非常厲害,但是仔細一看,那些機器人根本都長得差不多,原來是那幾組學生都參加同一個機器人補習班,據說還收取高額學費,保證得獎。另外角落的一個小男生,他的機器人動作和原理非常流暢有趣,原創性非常高,卻因為速度比不上別人而落敗。在我的眼中,真正的贏家是這個小男生,因為唯有超越自我而創作出的作品,才有靈魂。

  而舉辦競賽或參與活動的主事者,這些負責打造舞台的大人,應該要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如果要投資,就乾脆一點,就算要牟利,也可以坦然一些,沒有什麼不可以談。現在的孩子從電視、網路上吸收了超量的資訊、在網路上與更多的人互動,比起十年、二十年前的同齡孩子要來得更加社會化,或許心智還不成熟,但也不再是大人用「為你好」的外衣包裝、命令,就可以輕易操縱的了。例如台灣長期舉辦的「新一代設計展」裡,主辦單位有國際級的野心,所以收費也是國際展的水準,追求品質,無可厚非,也有參展學校大力支持,提供學生良好的參展環境,全心創作。但並非每間學校都願意或是有能力投注資源,卻又認為學校露臉的機會不可錯過,於是乎用參展綁畢業學分,參展所需的經費由學生自行支出,學校再搭便車作招生宣傳就好的事情,隨處可見。學校的如意算盤對學生來說卻是沈重的負擔。到底是學生貪得無厭,什麼都想要學校出、主辦單位出,最好是展場都弄好好,還派車來接,學生只要把做好的東西放上去就可以了?還是大人們真的少考量了一點?

  就像漫畫《灌籃高手》裡,安西教練說的:「一旦放棄了希望,比賽就結束了。」我希望握有資源的大人,能夠鼓勵孩子們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努力追求自我實現,而不要只教他們要「出人頭地」。如果溝通管道是暢通的、平台是開放的,大家有共識,那麼放棄在這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機會,不願主動投資自己夢想的學生,也就怨不得別人將「草莓」的稱號加諸在自己身上,而應該深自檢視自己,是否已對自己的未來負起責任。

  大人只要提供資源和機會,讓孩子掌握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他們自然會去思考、去成長。因為思想是自己的、手腳是自己的,追求夢想要勇敢、要堅持,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同樣的道理,即便是因為逃避壓力或追求刺激而步上歧途,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是父母的授意。為自己的理想奮戰,只有作不作,沒有能不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