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間的木桶定律--和諧的關係從尊重做起

登媒體公關經理 林淑玲

  「無恥啊!」忽然傳來的喧嚷聲,在早上擁擠的淡水線捷運上,幸運坐在位置上的我馬上睜開睡眼惺忪的眼睛,尋覓了聲音的來源。聲音持續說著:「現在學校難道都不教『禮義廉恥,四維八德』嗎?」(我內心更受驚嚇!)老人的聲音持續說:「更過份的是現在有些年輕人,一上車看到博愛座就坐,然後馬上就閉上眼睛,裝睡,真是鴕鳥心態!」(頓時,我連眼睛都不敢睜開,如坐針氈啊!)「我們政府啊,設這個位置只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法律規範嘛!一點效用都沒有,在日本人家就執行的很徹底......」老人家越講越興奮,最後還烙下一句英文「Do you understand?」逼著那位讓位子的人回答,他還不斷追著他說:「你要回答我啊、你要回答我啊!」 (這時,我忽然同情起那位讓位子的人,一定很尷尬,因為全車廂的人都聽到了......)

  一大早接受這樣的震撼教育,雖然很好笑,但其實內心有點慶幸自己不是那個坐在博愛座上的人,事後回想起來,還在早上寤寐中的腦袋有點被老先生催眠,覺得真的是這樣,現在年輕人真的很沒有禮貌!於是下意義識我開始在腦中搜尋支持這個來自老伯伯論點「年輕人沒禮貌」的證據。但是搜尋了老半天,至少我這個每天搭捷運、公車的熟手,幾乎看到的每一位年輕人都會讓位子不管是給孕婦或老年人啊(真的睡著或沒看到不算)!我想這位老先生之所以會這麼憤慨,一定是經常遇到這種狀況吧?!

  那天起,我每次坐車、搭捷運都會認真去觀察車上的動態,我看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台北市真的很可愛,在我行動的路線上的不論年輕人、中年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讓位子的。那~老先生說的到底是什麼狀況呢?這事發生後不久我看到一則頗負哲理的企管小短文:

  「木桶定律」:要判斷一個木桶所能容納的水量,並非找出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版。因此,身為團體的一員,應勤於學習,拉近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避免成為害群之馬。至於已經是「長板員工」的人,也必須惕勵自己與其他木板緊密結合,並且持續提升自我能力,切忌恃才傲物、原地踏步。無論你是團隊裡的長板或短板成員,最重要的都是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合力打造出「不漏水」的木桶團隊。

  社會就跟一個企業團隊的縮影一樣,而那位長者就像長木板,年輕人就像是短木板,如果年長者,不要倚老賣老陷入經驗法則中,看到不順眼的事,可以用幽默或正面鼓勵的態度去面對,如果那天那位捷運上的老先生,能以不批評的方式,而改以讚賞的角度去面對讓位子的人,那麼結果可能會留給當天同節車廂的人一個美好的記憶,也可以自然而正面的鼓勵到當天讓位子的人。而年輕人面對長輩,也應該多一點耐心與聆聽,多汲取長者的寶貴人生經驗智慧,一定可以獲益匪淺少走很多冤枉路。兩代間和諧的定律,唯有建立在彼此學習分享與寬容尊重的平台上,才能打造出不漏水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