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球變遷永續發展〞的角度談墾丁國家公園在 環境保育經營管理之作為與貢獻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林青

壹、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工業發展、人口激增,環境日復一日受到人為的破壞,世界各地普遍產生自然與人文環境危機,1960年代後,各國紛紛制定環境政策,設立環境維護機構,嚴密管制環境素質。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了「地球高峰會議」,啟動全球推動永續發展之行動方案,將「永續的生態」、「舒適的環境」、「安全的社會」與「開放的經濟」等四個永續發展目標做為地球環境永續發展與保育重要的理念指導方針,及至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協議】後,環境變遷議題更成為國際間一項重要的關注主題與國家發展重要指標。回顧台灣環境保育的發展在近年全球化的風潮之下,已呈現出多元、動態的結構變化,參與環境保育的相關機構也必須掌握未來多元的挑戰、目標與方向。

  墾丁國家公園身為地球村之一份子,當然不能自外於全球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之使命,本世紀以來由於全球氣侯變異,地球暖化屢創新高,加上人類持續對自然資源不當與超限的利用,自然資源不斷地減少,甚或消失,生物多樣性逐年降低,更加上近年來各類重大環境災變的發生,除嚴重影響社會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外並危及人類生命安危,這些現象隨之引發人類對自然、文化環境保育與國土復育的新思維,國家公園身處此一全球變遷之中,做為確保自然、文化資源保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環境保育工作在此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與地位,這也將是未來地球環境生態與人類生活素質能否維持的憑藉之一。

  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座國家公園,並為我國唯一範圍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區內由於板塊運動及陸地與海洋彼此交互侵蝕之影響,形成了本區高位珊瑚礁、海蝕地形、崩崖地形等奇特的地理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因此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物與人文生態樣貌。為永久、有效維護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陸地及海域生物與人文生態體系的完整,達到保育、研究與育樂之目標,管理處積極推動各項環境保育工作,並進而提供民眾最佳的自然體驗及遊憩環境,因此乃依據國家公園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將國家公園區域分區加以保護,以期永續發展並達到保育、研究、教育、育樂平衡發展之願景。

貳、墾丁國家公園的環境資源特色

  恆春半島自古從枋山率芒溪以南皆稱為「琅嶠」(或娘嬌、郎嬌、瑯嶠、Longkiauw),為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其字義為「蘭花」(或有其他如鯊魚、琉球、或銀合歡的說法)。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指派船政大臣沈葆楨至台灣巡視防務。沈氏於當年臘月奏請於琅嶠設縣建城時,以當地「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也」,因而命名為「恆春」。從此「琅嶠」逐漸為「恆春」所取代,許多年輕的一輩甚至不曉得「琅嶠」這
個古老的地名。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恆春半島南部,其位置三面臨海,東面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西鄰台灣海峽。海陸域總面積33269公頃,包含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部分土地。墾丁國家公園最具特色的海岸線,一向是國人最喜愛的旅遊聖地,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使陸地與海洋深入交融,造就本區奇特的自然與人文地理景觀,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種類繁多的魚種、多采多姿的珊瑚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生態方面,熱帶氣候蘊育出富有生命力的熱帶海濱植物群,每年秋冬眾多的過境候鳥,也讓這裡成為著名賞鳥聖地。另一方面,此區發現多處重要的史前先民遺址與原住民文化遺跡,見證著台灣早期民族遷徙與文化交流的點滴,此外傳唱至今風格特殊的恆春民謠、見證台灣早期工業發展史的瓊麻工業等,更是本區無價的人文資產。

一、地質、地形景觀

〈一〉、墾丁層之地形表現:墾丁層為恆春半島重要之地質組成,由特殊之外來岩塊經由地表地形營力差異侵蝕而形成,造就許多獨立之小山峰,形成本地主要之視覺景觀。其中大、小尖山表現最為明顯,青蛙石、飛來石亦是此等景觀之代表。


〈二〉、珊瑚礁地形:分為兩類,各有不同的風貌。

1、沿岸裙礁:指圍繞於沿岸之平坦珊瑚礁,國家公園區西部沿岸較為發達,裙礁構成本區海岸主要的地形景觀,也是潮間帶生物重要的活動地區。

2、隆起珊瑚礁:乃上升而高於海水侵蝕面的珊瑚礁,本區主要是恆春石灰岩層,由於水的侵蝕作用,造成具有觀賞和研究價值之石灰岩地形景觀。

〈三〉、海岸地形景觀:除了珊瑚礁之外,其他具有動態和靜態表現之小地形景觀亦表現出明顯的特色。

1、海崖後退之現象:海水營力作用於隆起珊瑚礁而產生隨時間逐漸侵蝕之動態地形表現,國家公園區之龍坑為此地形之代表。

2、海蝕平台:海崖受侵蝕崩落後前方形成之平台地形,主要分佈於九棚、佳樂水一帶。

3、壺穴、奇石、蜂窩壁:多屬海浪營力造成之具有觀賞和研究價值的小地形景觀,貓鼻頭、鵝鑾鼻、佳樂水為主要分佈地。

4、砂島海灘:高含量貝殼碎片構成之細白沙灘,獨特性高,為台灣少見之貝殼砂與星砂海灘。

〈四〉、風吹沙之風成地形景觀:因特殊地理與氣候條件所組成,海沙隨季節移動,造成之砂河、砂瀑特殊地質現象在其他地區極為少見,而其動態表現之地質特色亦具有極高之研究價值。

〈五〉、河口地形景觀:本區河流河口出現之沙嘴地形(保力溪口)和石牛溪、港口溪之沒口溪景觀具有地形學上研究價值。

二、植物景觀

〈一〉、海濱植物群落:本區海濱植物呈現出不連續分佈於海岸地帶之特性,珊瑚礁上之植群以水芫花為代表,為極具觀賞價值之自然盆景。沙丘則以馬鞍藤,海埔姜為主,風吹沙地區因季風影響,海濱植物隨風深入陸地,為本地區特殊之植物景觀。

〈二〉、船帆石至香蕉灣之海岸林:包括水芫花灌叢,砂地草地植物帶,灌木植物帶,海岸森林。由各種不同的植物帶,可以了解海岸植物的演替過程。此一地帶亦為目前台灣僅存最完整的海岸林。

〈三〉、墾丁森林遊樂區之原始林生態:高位珊瑚礁植物群落,為熱帶雨林及季風林之混合林地區,叢生於珊瑚礁區域為其特色,榕樹類植物是此區最常見並具觀賞價值之植物。

〈四〉、高位珊瑚礁群落:除墾丁森林遊樂區外,社頂公園和鵝鑾鼻之高位珊瑚礁植群亦自成一生態體系。

〈五〉、南仁山區季風林:該區組成植物在台灣僅有少數地區分佈,具熱帶雨林和季風林之特色,為一特別之植物生態體系。

〈六〉、主要經濟作物:墾丁遊樂區之花卉園,滿州鄉港口茶,恆春台地上之瓊麻,洋蔥以及椰子為本區主要經濟作物。

三、動物資源

〈一〉、遷徒性鳥類資源:主要有三種。

1、龍鑾潭之雁鴨:每年秋冬兩季,自北方南遷之雁鴨科侯鳥,如小水鴨,澤鳧等多達七種以上,以龍鑾潭為其棲息停留處,造成特殊且多變化之水鳥生態區。

2、滿州鄉之鷲鷹:每年九、十兩個月,灰面鷲、赤腹鷹等自中國大陸、日本飛向南方,中途停留滿州山區,休養生息做繼續飛行之準備,數量龐大且延綿多日的過境候鳥群,造成此地區奇特之侯鳥景觀。

3、恆春半島之紅尾伯勞:每年九、十兩月,本區之耕地、旱地聚集數以萬隻遷徙途經之紅尾伯勞,族群龐大。

〈二〉、墾丁森林遊樂區和社頂自然生態公園之野生動物:由於經營保護得當,植生變化大,故本區物種多而複雜,尤其是鳥類、蝴蝶和爬蟲類等資源豐富,自成一複雜之生態區。另外,黃鸝、台灣獼猴等台灣瀕臨絕種之稀有動物可在本區發現。

〈三〉、南仁山區完整之動物相:本區為台灣僅存未受破壞之低海拔原始林,面積大,沼澤、草地、河流雜陳,適合多種動物棲息,故動物資源豐富且自成一生態體系,為一生態保護區。

四、海洋資源

〈一〉、珊瑚族群:由於海域環境保存良好,本區海域之生物資源豐富而多樣,其中以珊瑚最具代表性。

1、下水堀至大坪頂:海底地形變化大,大礁林立,間有深谷和裂谷形成高山懸崖,峽谷地形景觀孕育多樣的珊瑚種類,為一生態保護區。

2、白沙至貓鼻頭:海底地形平坦,為珊瑚生長最密集的地區,幾乎全為軟珊瑚,色彩豐富形狀變化多樣。

3、香蕉灣至鵝鑾鼻:浪大,能見度大,活珊瑚群體間夾有珊瑚遺骸是其特色。

4、港口溪至鵝鑾鼻:多大塊礁石,地形變化大,生長之珊瑚尚在年輕階段。

〈二〉、魚類族群:

1、潮間帶魚類:主要分佈於裙礁表面潮水作用帶,其環境因素因不同區域有頗大的變異,故生態變化亦大。

2、珊瑚魚類:聚居於珊瑚群間之魚類,色彩鮮豔極具觀賞價值。

3、貓鼻頭、南灣、船帆石、鵝鑾鼻等海岸海域為藻類主要分佈區,冬季最為繁盛,因此也吸引眾多以藻類為食之魚類聚集覓食。

〈三〉、具經濟價值之水生動物,如食用魚類、觀賞魚類、龍蝦、貝類、軟體類等,分佈於本區各海域。

五、天象景觀

〈一〉、落山風:由於季風和地形效應造成獨特之天候現象,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為落山風期,區域內各處皆能感受此一大風吹拂之現象。

〈二〉、籠仔埔草原之雲彩變化:草原和雲彩之對比形成美麗的景觀與良好之遊憩資源。

〈三〉、夕照景緻:關山和鵝鑾鼻為主要觀景點。

六、歷史文化

〈一〉、史前遺址:墾丁和鵝鑾鼻發現之史前文化遺跡,代表兩群不同文化傳統之人類,在不同時期於此一地區出現,見證史前台灣之民族遷徙與文化互動,此區為台灣最南端之史前遺址,極具考古價值。

〈二〉、近代文化古蹟:
1、鵝鑾鼻燈塔。

2、貓鼻頭之南海洞。

3、關山岩之洞穴和龍山寺。

4、南仁山之石板屋。

七、人類活動 

〈一〉、瓊麻種植和其相關之主要經濟活動,以貓鼻頭台地,恆春西台地之分佈最大。

〈二〉、洋蔥種植和其相關之主要經濟活動。

〈三〉、核能三廠之經濟效益和其對環境之衝擊。

〈四〉、當地居民對區域內各類資源利用方式。

〈五〉、恆春民謠。

〈六〉、民俗信仰、傳說與節慶活動。

參、墾丁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經營管理

  國家公園在臺灣擔負著著多元而重要的功能,然而不當的管理或過度的遊憩行為,都將可能對各國家公園內敏感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衝擊。因此,在全球人文與生態環境急劇變遷的今天,有必要對環境保育工作做進一歩思考,用不同的角度去計畫、執行適合的經營管理方式,以維繫穩定的多樣性生態體系。基於此墾丁國家公園依據保育、育樂、研究三大環境保育計畫主軸,規劃可行之執行目標,以作為經營管理之規範。

一、保育目標

1、維護生物多樣性,復育生態棲地環境。

2、各項海陸域自然資源景觀及人文史蹟之研究及保育。

3、落實生態保護區、海洋研究站及自然中心之保育巡查與經營管理。

4、強化廢、污水處理效能,防止海域生態系統水質遭受污染。

5、加強海域遊憩活動經營管理及違法行為取締,減少海域資源遭人為不當破壞,結合在地居民、漁民、保育志工、旅遊業者、環保團體,組訓社區巡守隊,推動社區保育巡守工作。

6、辦理園區內造林撫育相關工作,保育原生種植物,移除外來種,改善植物生態環境並持續執行園區綠美化,以收保育與育樂雙重功效。

7、推行園區節能減炭之綠色環境運動。

8、增進與園區住民夥伴鄰里關係,傳統文化與聚落活化、保存與再生。

9、建立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永續推動國土復育工作。

10、保育相關人員培訓及定期在職進修。

二、育樂目標

1、配合生態旅遊之推廣,辦理生態保育宣導、研習活動,並規劃辦理各項與國家公園有約等生態旅遊及教育系列活動,並針對關鍵性環境威脅因子,對社區民眾及一般社會大眾進行解說教育活動。

2、出版各類解說宣導品、生態介紹影片等,宣導保育理念並增進國人對國家公園遊憩資源之認識。

3、各項解說導覽系統維護與更新,增進解說服務與教育遊客之功能。

4、加強設施安全檢查及環境維護,提升遊憩品質及安全保障。

5、遊憩據點經營管理、清潔維護,及遊客安全服務事項。

6、配合生態旅遊推廣、強辦理生態及人文專業導覽人員及解說志工訓練及服勤。

7、推動雙語環境建置,提供外籍遊客親善之遊憩環境。

8、編撰與推廣國小環境教材,推動環境保育紮根工作。

三、研究目標

1、發展陸域、濕地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並進行長期自然及人文生態研究。

2、完成重要生態系(含濕地及珊瑚礁區)分佈圖及其資源調查。

3、推展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示範區,藉由生態旅遊規劃,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地方收入。

4、建立植群分佈圖及其變遷調查。

5、監測生物技術物種及外來種對本土生物多樣性之衝擊。

6、建置本土物種、入侵種及特有種之名錄、解說與其空間分佈資料庫。

7、舉辦各項學術研討會,加強園區自然生態保育宣導與研究成果交流。

8、進行恆春半島人文史蹟調查,加強文史資料保存、出版、展示之功能。

肆、墾丁國家公園環境保育之成果與貢獻

一、持續進行海域陸域各項資源調查、復育及研究,以便監控區內資源現況及其變遷,並作為將來各項保育措施及環境復育工程之參考,至今,累積之大量資料已成為施政及研究重要之依據,並參與國際環境保育合作計畫,提供共同環境監測有效資源與數據。

二、生態環境、景觀維護及遊憩據點經營管理,以保護區內典型季風林、熱帶雨林、海域及陸域生態,確保生態資源永續保存與利用。

三、持續辦理恆春半島歷史文化生態調查,呈現過往生態風貌及先民生活智慧,挖掘、重現已消逝的文化面貌,並保存、紀錄現存瀕危文化。

四、賡續推動海域遊憩活動,採適度開放,有效管理,在地合作,加強生態教育宣導,以減低對海域生態的負面影響,落實永續利用之理念。

五、透過與國家公園有約活動等系列活動及生態旅遊活動之舉辦,引導民眾從事生態旅遊活動,改變消耗型的旅遊型態,避免生態及自然景觀資源因從事旅遊活動而遭受過度的干擾與破壞。

六、藉由專業導覽及解說人員之訓練及服勤,可擴大環境教育層面,落實全民生態保育的觀念,並持續落實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推廣紮根工作。

七、提升污水用戶接管率,並監督污水處理廠良好操作營運,使放流水符合環保法規規定,以減少海域污染,結合永續利用理念,改善國家公園環境。

八、辦理外來植物銀合歡林相整治及棲地復育改善,解決恆春半島銀合歡外來種侵擾問題,栽植原生樹種,保持本區樹種基因庫,並為裸露地造林,以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增加野生動植物棲地,維持生物之多樣性,並復育原有海岸林相。

九、進行園區景據點之整修,保持良好的遊憩品質並鼓勵園區住民改行對環境衝擊較少的行業,建立良好互信機制並改善住民生活。

十、推動生態工法,辦理海岸景觀及據點設施改善工程,以美化環境景觀,並避免因各項開發造成人為破壞自然景致等現象。

十一、持續針對園區內具有特殊生態景觀資源之特別景觀區、生態保護區等之私有地進行價購,並針對大灣沿岸地區私有土地予以價購,以便日後著手進行整體規劃,提供大眾更優質之親水遊憩空間。

十二、加強建築管理業務,維持良好環境。

十三、配合政府資訊網路公開,持續辦理數化等相關保育研究報告及解說叢書,上網提供國人查閱使用。

十四、持續辦理園區內土地經營管理業務、購置航空影像基本圖、地籍資訊系統維護等等相關工作。

十五、推動社區保育、夥伴永續計畫,針對國家公園範圍內18個社區、村里每年編列相當預算,逐年辦理各社區村里文化、歷史背景、發展始末及現況等田野調查及紀載,並採僱工購料方式,進行社區景觀風貌再造;另有社區培力計畫,培訓社區範圍內資源調查、保護、景觀維護及解說導覽等人力,進而評估及規劃兼具深度及精緻度的旅遊模式,同時導入NPO及NGO的力量以為輔助,期為社區開創與國家公園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之契機。

十六、進行墾丁地區改善計畫,以美化環境並使土地合理利用。

伍、結論

  在「全球化」的世界趨勢與「在地化」的社會變遷之下,如何面對與時漸進的觀念轉變和與日俱增的全新挑戰,是每一個國家公園工作者的責任與期許,為因應未來更劇烈的地球環境變化,環境保育工作已迫在眉睫。過去大多數國家面對環境議題所採取的方式,多是透過法規規範及處罰,並藉由工程手段來處理可能的破壞,然而近年來,臺灣已由開發中國家逐漸轉型為已開發國家,各種觀念逐漸轉型,對於自己家園與地球環境也應該負起身為地球人應有的責任,跨領域環境保育的整合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永續發展也應該成為最高指導原則。

  21世紀的環境保育工作,將面對因全球變遷所產生的諸多的挑戰與衝突,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需要全新的視野觀點,以因應接踵而至的環境改變與需求,這不單純是政府的施政理念、態度及法規需要調整,也涉及學校教育的整合、公民意識的喚醒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墾丁國家公園基於在地化、國際化、永續化的中心理念,在環境保育經營管理上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並持續發揮宣導、示範與教育者的角色,以循環利用、生生不息的信心,為台灣、為地球保留一方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