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即是簡單的生活方式

農夫 莊永松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的運轉有其軌跡、規律與節氣,自然環境中物種競合生存;生物鏈依循常軌生生不息。

  人類在自然生態中應扮演著平衡保護的角色,人定勝天之思維反而成為生態的摧毀者。大破大立或許使人類生活方式邁向更舒適、便捷;在大破大立過程中往往破壞了環境人權,扭曲了環境正義。為彌補曾發生過的特定環境情事,覺悟地關懷環境與保育自然;西元 1970年4月22日,美國社會發動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與環境會議。西元1971年國際自然保育與自然資源聯盟(IUCN)在瑞士召開歐洲環境保育教育會議(European Working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ducation),對環境議題發表重大的環境宣言,該宣言呼籲,在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下,環境保育教育成為歐洲各國迫不及待的工作;國內研擬的「環境教育法」最近完成立法程序,規定教育單位應對環境保護廣為教導民眾,落實環境保護工作,距1971年IUCN的環境教育會議足足有40年。

  西元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會中並發表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啟示了環境權,成為全球環境教育界的寶典,6月5日也成為世界的環境日,環境衰變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臺灣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議題在產、官、學界極力催生下,為了希望政府與全民能關懷臺灣這塊土地,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環保署、農委會、教育部等部會在1999年6月5日首次的國定環境日共同簽署了「疼惜環境、造福子孫」的環境宣言。

  天下雜誌出版,史蒂芬 .法瑞斯Stephan Faris所著「大遷移-暖化如何影響你我的未來」一書,明確的表達了隨著地球暖化而來的乾旱、超級颶風,以及氣候變化引發的衝突,正迫使人類、候鳥、蚊子、葡萄樹必須遠離原有的生長地區,一場史上絶無僅無有的大遷移正逐漸展開……。全球唯一榮獲三座普立茲新聞奬,並榮任終身評審,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領袖,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著「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Flat,and Crowded)一書,赤裸裸的論及全球暖化造成地球氣候變遷,新興國家崛起造成能源供需失衡、生物滅絶加劇、氣候變遷加速,可能造成地球動蕩不安危機重重。

  「明天過後」不僅是一部電影;平均溫度加減 2℃紀錄片不是用來散布恐懼,「2012」也不是世界末日的啟示錄;人類不能忽視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環境生態衝擊,應正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問題;乾旱與洪水隨時都可能在地球的任一地區發生,海洋生物也會因北極融冰而改變,甚而影響陸地生物相的重新競合。

  以世界觀思考全球氣候變遷,臺灣的應變是否準備好了,政府如何推動低碳、生態及永續的生活環境,產、官、學及環保團體經由多研討,繼而擬訂了政策; 98年全國能源會議決議,規劃「低碳城市推動方案」,以社區為點,規劃執行「再生能源」、「節約能源」、「綠色運輸」及「資源循環」等措施,由社區的點推廣至縣市的線,再而為全國性的面。從上列之相關措施,我們可歸納低碳生活不外於綠能產業、綠色建築、綠色消費及生態環境等面向。國內產業有足夠的技術發展綠能產業及綠色建築的面向。國人往往較不重視綠色消費及資源循環再利用,當產、官及環保社團竭力嘶喊節能減碳之際,我們的高等學府,被視為未來社會菁英及中流砥柱的學生,在綠色消費及資源循環再利用面向,是漠不關心及參與,有必要再加強教育、深入宣導及落實執行。

  由史蒂芬 .法瑞斯及湯馬斯.佛里曼兩位先知所提出的沉重呼籲,如何往前邁進,拯救地球,除了政府相關政策,民眾更要有「環保節能」的認知;全球經濟成長與經濟景氣及政治穩定有其相對性;經濟成長架構於工商發達,亦是政治穩定的基石。臺灣在70年代工業快速成長,「客廳即工廠」政策功不可没。金屬表面處理在當時成為閃亮的小型企業,於中臺灣比比皆是,業者在金屬表面處理過程考量成本因素,未妥善規劃水污染防制措施,規避管制,任意未經處理的廢水污染水體,造成中部地區部分農田及地下水體遭重金屬污染,肥沃的農田不能從事農業生產,影響農作物產量,原生水生物滅絕,為了整治該等污染場址,使能恢復地力及耕種糧食,政府必須花費龐大經費進行整治。淺談金屬表面處理業所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僅是臺灣邁入開發中國家,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因人為的疏忽不重視及惡意破壞環境之冰山海角。

  如何落實低碳生活、保護地球及維護生態平衡,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生活在當下的每個人,面對惡劣的環境有責任務實改善,雖是一個小小的舉手之勞-隨手關燈及節水,以步行或自行車代替機車、汽車,屋內空氣流通少開冷氣機,珍惜物品減少耗費,回歸簡單的生活方式,即可減緩氣候變遷、保護地球讓生態永續平衡,生物則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