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奮鬥史

第七屆十大技術楷模服裝打版顧問 翁麗貞

  翁麗貞生於 1944 年 6 月臺灣省嘉義市,上有兩個姐姐,我排行第三。當時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空襲時,媽媽抱著我躲防空洞,顛沛流離,民不聊生。 1947 年,日本戰敗投降,同年弟弟出生。 1952 年媽媽難產去世,那年爸爸才 32 歲。因媽的早逝,爸爸為了養育我們姐弟四人,每天早上 3 點起床,磨米漿。 5 點挑擔出門,賣米漿。直到中午 11 點後才挑著擔子回家。那時每天賺不到 10 塊錢,根本吃不飽,一個月吃不到一次魚和肉。由於生活勞苦,爸爸身體漸漸弱,經常感冒。我們姊妹們年紀雖小,會去菜市場揀菜葉回家煮。自從媽媽去世後,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會去當忙鄰居媽媽們編竹籠,每個竹籠需要先編籠底, 10 個籠底才 2 角,一天我們姐妹可編 50 至 60 個籠底,可多賺 2 塊多。(因為我們家附近有竹器場,當時包裝都是用竹籠,如魚類,菜,水果及家庭用品桌椅,捕魚器等等都是竹編的 …… )生活雖然過的苦,一家都很團結,苦中作樂,爸爸每天都會講故事給我們姐弟們聽。故事中有精忠報國,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等等的故事內容。

  我 9 歲時才進小學,我和弟弟讀書都排在前茅,學校的各種比賽如毛筆字比賽 ( 因爸爸有空會教弟弟寫毛筆字,我也一起學)美術比賽(我天生就很愛畫畫),作文比賽都得過頭獎二獎等等。沒錢買用品文具,很多家裏的作業用品,美術用品都是得獎來的。在我小學 6 年級,班導師陳足惜老師家庭訪問,知道家庭狀況,要保送我去念中學,學費老師幫忙付。但爸爸拒絕了,因爸爸的身體大不如以前,家裏實在太苦,需要我畢業後幫家計。我一連天天哭了 3 個月。爸爸安慰我,等到生活好轉,會給我學一技之長 ­­— 做裁縫師,不會比讀書差。畢業後爸爸身體病情加深,心臟喘咳,無力出門。我便推著車去賣米漿,每天大姐 3 點起床磨米漿,然後叫我起床準備出門賣米漿,大姐照顧家及編竹籠,二姐去工廠上班,我賣完米漿回來一起編竹籠。就這樣賺錢支付爸爸的醫藥費、弟弟的學費,三姐妹合力撐起了家庭生活。爸爸經常半夜喘咳得很厲害,姐姐跑去附近診所叫醫生來給爸爸打針。我還記得診所的名稱叫佑哲診所,醫生人很好,見到我們的團結孝順,都不收出診費。因人窮如虎,親人都紛紛走避,記得爸爸有一次喘的很厲害,說如果他走了,要我們去投靠舅舅。我們三姐妹異口同聲,願意給爸爸賣錢,醫爸爸的病。爸爸說,他死也不會賣女兒。

  1962 年父親好轉一點,可以走出外面曬太陽。我便找時間到市區,和平路上的日日新裁縫店學做裁縫。隔年,大姐、二姐都出嫁了,家庭的經濟重擔全都落在我肩上。向表姐借來一部針車,便在家裏做起裁縫訂做。天啊,才學了半年,就開起訂做,人家問我會做旗袍嗎?會,你穿的最合身的拿來給我照做,一模一樣做出來。會做男西褲嗎?會,你穿得最好看的那條來我照做。一模一樣的做出來。會做帽子嗎?會做禮服嗎?我都說會 …… 會 …… ,因為我工資只拿別人的 1/3 不到,手工細做的不差,因此,就這樣慢慢做起來了。

  1964 年,大姐抱著外甥回來,說想回家來住,因經常被姐夫打。二姐是嫁到台南,也是經常被打,但不敢回來,只因為家裏窮沒有嫁妝,被瞧不起。除了爸爸的醫藥費,弟弟剛考上高中的學費,又加上外甥的奶粉錢,我的負擔加重許多。因此學費去向小學同學借,米錢也欠了不少,實在籌不出錢來,想找一個人幫忙我負擔家計,便想到軍人。心想軍官才要,在姊夫的介紹下, 1966 年嫁給了少校軍官趙忠遠,四川人。結婚後住高雄鼓山二路,爸爸與我同住,很幸運的我從沒被打,先生對我很好,對爸爸和弟弟也都很照顧。爸爸的身體也好多了,只是還有一點點喘,須常年服藥。弟弟畢業後去服兵役,回來後也順利的在高雄煉油廠上班,便將爸爸接去同住。

  外子於 1970 年考上軍訓教官,任職於彰化秀水農工。 1978 年,因糖尿病退役,便舉家搬到桃園。大兒子考上臺北建國中學,便北上找家成衣廠當打版師,一方面照顧兒子。三個孩子陸續到臺北讀書,都分別照顧到。當時臺北成衣業正蓬勃發展,身兼設計、打版及樣品師。在工作中發現成衣製作方式太過簡化,以至款式受限無法兼具美感,於是便把自己研究心得融入技術加以改良,品質也大幅提升。產品暢銷大受歡迎,讓自己更有信心,便多方面的拓展研究,在紳士服、改良式旗袍、晚禮服、新娘禮服、甚至舞臺裝等等都有了很好的成果。 1989 年,開始全省巡迴指導講課,也輔導學員參加國家甲、乙級鑒定考試,並推薦學生參加分齡分業技能競賽,也獲得相當出色的成績。在上課時,強調不怕多問,只怕不問,學員踴躍提出問題,詳加解答。這樣無形中,我便研究了一套人體工學,平面推理裁剪法,不但快,准,又美,變化無窮,因此開始編寫書籍,在 2000 年出版《服裝打版製圖學》。

  因多次想要把本人在服裝上技術能在學校傳授,使學生學以致用,畢業後便能直接找到理想的公司上班。但礙於學歷只有小學畢業,雖然有甲級證照是不夠的。於 1998 年,申請進入亞東技術學院紡織工程科, 2001 年畢 業。在學時, 2001 年被選上第七屆十大技術楷模,也是十個人中唯一的女性。

  1994 年外子因直腸癌開刀,隔年, 1995 年病逝臺北榮民總醫院。先生的離去是我最怕的夢魘。望著那兩道從他眼角流下的淚痕,臨別時的淒清,使我心如刀割,站在身後的三個孩子緊摟著我。彙集最大的力量,鼓勵為這個家再起奮鬥的里程。我終於挑起重擔全力以赴。為了這個家,獨撐了經濟重擔,也不負外子的期望,讓孩子各個完成學士,碩士,博士的高等教育,而他們現在各有成就,目前都在高科技上班。都已成家,美滿家庭有車有房。雖然韶光易逝,我已年過 一甲 子,今年已過 66 大順年,但環境的磨練使我有不服老的毅力精神,自己還感覺有很多的使命沒完成。因此來到福建、廣東,都在台商當顧問,現在在杭州 4 家大陸服裝公司當顧問。也在杭州服裝協會教授服裝打版,讓更多人不再是學服裝是件難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