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環境對話

新意群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建築暨城市規劃博士 施邦興

  一切似乎順理成章且習以為常。

  藉由科學知識的探索及科技文明的發展,我們懂得運用河川的水利資源於民生及生產,我們懂得運用地質資源開採工業化及其他所需之原料,我們對地質承載的知識,可以安全的興建起一棟棟堅固的高層大樓,或開發出一片片穩定的坡地供生活及工作之所需,石化能源雖然逐漸匱乏,但我們引以為傲的科技知識正嘗試轉換太陽能、風力、潮汐、生質能源並己獲致不錯的成果,農業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獲得更多的生產質量及多樣性。為了人類在地球上的永續發展,當面對開發的同時,我們也知道如何保護稀有資源或減少資源浪費,或盡可能的維持生態或環境平衡。

  此時此刻我們似乎比以往更懂得要珍惜地球上的資源並運用資源,此時此刻我們似乎比以往更懂得要關注大氣層或地底層、海底層的變化,此時此刻我們似乎比以往更懂得要珍惜和愛護人類所生存的環境。因為,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己嚴重威脅人類的環境與生命,面對反撲,人類的力量顯得多麼微小,所以,我們己逐漸學習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為現在及未來而珍惜資源並保護地球。

  因為大自然的教訓使得我們面對地球生態時懂得更謙卑,因為科技文明的進化使得我們面對開發時懂得更小心,這當然是一種進步,是多少代價與努力而得到的「智慧」。然而,身為以萬物之靈為傲的我們,為何對於山川大地,對於風雨晴晦,對於虫魚鳥獸,對於整個地球,在我們的認知之中僅是為人類生存所需而必須珍惜之資源與環境載體,而這種認知又曝露出我們是如此的自私與無知。原來我們此時此刻對大自然的「智慧」竟是來自於生存受威脅的害怕,害怕資源匱乏、害怕生態食物鏈破壞、害怕CO2量增、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北極冰融、氣候異常、害怕地磁不穩定、地層變動、地震、火山爆發、害怕水土不平衡、土石流、土壤液化…。

  自始至終我們仍不懂「有感覺」之物並不僅限於動物,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因為不懂「萬物有情」的概念,對於地球,我們的認知僅為宇宙大爆炸而幸運形成具有豐富物質與動植物及微生物生命的星球,人類在這個星球載體上經過漫長的演化成為最主要的成員,因此看待人類所賴以維生的環境時,就如同我們自己所創造溫室一般,僅是一個設施物,關心的重點僅在於如何維持良好的溫濕度、光線、對流…等指標,因此我們對於地球對於環境對於大自然的態度,只要資源不要反撲,只需生存不需對話,或該說是因為不承認萬物皆為有機的生命體,因此無法認知他們有對話的能力,或不願去了解或無法了解其「語言」。

  地球真的只是一顆行星、一個人類生存的載體?讓我們來看看幾千年前中國先民對地球的認知。《管子》內業篇:「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水地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材:指意材料、能力) 」將天地視為人與萬物化生之本源,而河川水系如同人體中之筋脈,大地不僅是物質的形成,而是如同血氣流通之有機效應。道家更以「氣」將天地宇宙與人連而為一。《宗元先生玄綱論》上篇‧元氣章︰「於是清通澄朗之氣,浮而為天,濁滯煩昧之氣,積而成地,平和柔順之氣,結而為人倫,錯謬剛戾之氣,散而為雜類。自一氣之所育,播萬殊而種分。」《老子想爾注》:「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因此李約瑟在其著作《中國文明與科學》認為:「中國人的宇宙為一有機體,其間的相互作用,並非因果關係,而為神秘的共鳴。」表示中國傳統的認知上,天地是為有機體,且與人有「共鳴」的感應與互動,漢代大儒董仲舒於《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篇提到:「百物去其所異,而從其所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再來看看近代科學家的看法,1972年英國科學家詹姆士‧洛夫洛克(James Ephraim Lovelock)與美國微生物學家林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合作發表重要科學論文,正式提出蓋婭(GIGA)理論:「地球本身就是一個超級有機體(superorganism),是一個整體自足、自我調節的系統,而不是一個棲居著多種生物的行星。」或進一步說,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生命體。

  基於對天地宇宙與人的感應互動,傳統中國人對於所處的環境不是無生命物質化的空間與造型,或是溫度、濕度、對流等環境控制的數據,而是將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到的一切環境都予以「同體化] 或「擬人化」,我們可以進一步與之感應互動。《莊子》內篇‧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陸象山:「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韋政通在《中國文化概論》中說到:「中國傳統的哲學以儒家為主,儒家哲學中最基本的一個概念是仁,仁的基本性質是感通,所以能感通者在情。」因為有情,所以萬物與我融為一體,「人與人之間的不隔,由於情;人與物之間的不隔,由於情;物與物之間的不隔,由於情;人與天地萬物統被連繫在情的交光網中,此之謂有情的宇宙觀。」

  因為有情,環境對我們而言將會更生動活潑且能感應溝通,地形地勢化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順頫。」,而興建房屋之前必須先與環境對話,《黃帝宅經》:「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房舍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因為萬物皆有情,所以才能和環境對話,藉由彼此感應去體會大自然的心情,因為有情的互動,才能用愛心去關懷並尊重環境,也就是我們賴以維生的老朋友-地球。

  地球--不僅僅是人類在宇宙中生存的載體,也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更是一個我們從不承認與關心的老朋友,當我們在他身上開一條高速公路,穿過山巒之間,我們可曾「聽聽」他的感受? 當我們在他身上植入一根根基樁建起一棟棟大樓時,可曾「問問」他的意見?當我們於河川上游建構一個個水庫時,可曾「想想」他的苦痛? 一朵花開、一陣微風、一場雷雨,我們己有多久不曾靜下來用心聆聽大自然的話語,希望每個清晨醒來大自然輕柔、爽朗的聲音都在心中,而不是痛苦的低吟或狂暴的嘶吼。希望我們下一代比我們更懂得與環境對話,比我們更懂得與地球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