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 成功或失敗?

環境資訊中心 林穆琳

  如果你從來只關心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後果,那麼你就忽略了人類的永續生存,還有另一個迫切的危機──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密集的住宅開發、海岸工業區林立污染、填溼地造陸、砍雨林畜牧 ......人類的開發活動,正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樣性衰退的主要原因。在過去的2億年中,平均大約每100年才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平均每27年有一個高等植物滅絕。正因為人類幹擾,使得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滅絕速度提高了100倍到 1000倍。無怪乎著名美國學者、有「生物多樣性之父」稱號的威爾森(E.O. Wilson)就曾不只一次提到,人類的所作所為,正在「啟動」地球第六次大滅絕的機制。

  國際間為了在第六次大滅絕前急踩煞車,早在 1992年巴西裏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上,各國便共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並繼而在2002年時召集各國領袖,承諾以2010年為目標,讓生物多樣性滅絕速度「大幅度減緩」。今年正是「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設定的達成年,究竟成效如何?

聯合國:任務失敗!

  不幸的是,這個曾獲各國首腦承諾要完成的生物多樣性目標,但自 2009年起,卻陸續有一百多個公約締約國傳回壞消息,表示其國內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未能獲得有效減緩。今年4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研究團隊也在《科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速率不僅沒有顯著減少,其所面臨的壓力反而繼續增加。聯合國祕書處因此在5月10日於肯亞奈羅比(Nairobi)召開的一項國際會議上發表一份重要的報告: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正式宣告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失敗!

  聯合國所發表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主要蒐集了 110個締約國所提交的訊息,再加上科學團隊的研究結果。報告中使用1970年以來統計數據,再針對31項生物多樣性指標來做比對。研究發現多數的生物多樣性狀態指標,例如物種數量趨勢、面臨滅絕的危險、棲息地範圍和群落組成等方面,顯示衰退趨勢,且衰退率並未減緩。另一方面,一些生物多樣性的壓力指標,如資源消耗、外來入侵物種、氮污染、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則呈現增加的趨勢。

  報告中指出,雖然國際間在增加陸地和沿海水域保護區數目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有 44%的陸地生態區域,和82%的海洋生態區域,沒有達到預期的保護目標。且儘管有些地區有效阻止了熱帶森林和紅樹林的喪失速度,但全球大多數的自然環境都在繼續退化或縮小中,特別是淡水濕地、珊瑚礁、海草海底和貝類岩礁。

  若再從物種角度來看,兩棲類滅絕的危險最大,珊瑚的惡化速度最甚。另外在 1970至2006年期間,不到40年的時間,脊椎動物平均數量已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其中熱帶和淡水地區物種數量下降得最嚴重。

  即使跳脫野生物種的範疇,全球在農業系統中,作物和牲畜的基因多樣性同樣在持續減少中,據統計 2000年以來已有60多種牲畜品種滅絕。

嚴重警告:生物圈來到了「臨界點」

  《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堪稱為生物多樣性公約最重要的出版品,這份報告也對世界各國提出了嚴重警告。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大量喪失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而使整個地球生態系面臨了數個危急的「臨界點」(註),繼而造成生態服務功能銳減,使得生態系統進入瀕危狀況,且再也難以復原。
如此的結果不免令人遺憾,但又令人不解,2010年目標幾乎是受到全球各國首腦一致的承諾,究竟失敗的原因出於何處?

  聯合國副祕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亞欽史坦納( Achim Steiner)指出,2010年目標之所以失敗,主要是由於大多數國家仍未充分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巨大價值,以及它們在確保森林、淡水、土壤、海洋甚至大氣等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運作方面的重要性。

  「大自然遭受破壞的速度一如既往, ......顯然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威脅,和政府的行動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看樣子各國雖喊出漂亮的口號,行動上卻緩不濟急。細究起來,一方面缺乏足夠政策保障,再者執行不力,但根本原因是重視程度不夠。要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甚至回到更基本的層面,要如何使各國政府、乃至一般民眾正視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不再高調的宣傳策略

  「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核心關切議題,一如全球看待氣候變遷問題。」《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如此明確指出。然而氣候變遷帶有海平面上升或暴雨乾旱等極端氣候的災難性意象,很難令人無動於衷。生物多樣性之所以無法在近年如同金融風暴、氣候變遷等成為發燒議題,而依然只是科學家口中的一個模糊概念,讓民眾乃至政府決策者「視若無睹、置若罔聞」,有學者提出,問題出在缺乏有效的宣導行動──至少是更加切實和具體的宣導。

  在今年一月,一場由英國政府在倫敦舉辦的生物多樣性會議中,與會學者便提出,科學家所念茲在茲的「物種流失率」乃至基本的「生物多樣性」一詞,對一般民眾太過抽象,很難引發關注。甚至用「世界末日」這種說法來強調,也易讓一些無法將災難和自身生活經驗連結的人,產生更大的反彈或更加無動於衷。

  在此考量之下,為挽救生物多樣性江河日下的頽勢,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讓生物多樣性一如工作、食物和衛生等議題,與眾人的生活做更緊密的連結。

把隱形的價值彰顯出來!

  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予以具體化,以實際的數據展現在大眾面前。或許就如同聯合國的研究資料顯示,每年僅因毀林和森林退化,就導致 2兆到4.5兆美元的經濟損失。反之,只要每年投入450億美元於自然保護區中來改善生態系統,由此帶來的收益將可高達5兆美元。

  另外也有英國經濟學者達斯格普塔( Dasgupta),正推行將自然資源的價值加入GDP中,作為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指標。達斯格普塔曾經在1970 至2000年間,針對五個經貿發展亮眼的國家,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進行GDP對比。若以傳統GDP為指標,五個國家年均GDP都大有增長,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的GDP則以每年0.1%比例下降。然而當達斯格普塔加入了自然資源與人類資源做為新的資產指標時,結果就完全不同了。這些原本GDP亮眼的國家資產都由正轉負,甚至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國還不如!

  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祕書朱格拉夫( Ahmed Djoghlaf)也指出,「生物多樣性的問題,必須結合所有地區政府和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充分核算,以做出決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

  言必曰利,將會是生物多樣性大逆轉的契機嗎?繼 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宣告失敗之後,科學家及各公約締約國的首腦們,又該如何調整目前的腳步,努力挽回生物多樣性頹勢?在一片失敗聲中,是否還是有亮眼的成功故事?「後2010」的挑戰,10月底將在日本名古屋進行的第十次締約國會議中,有何重大的決議或突破?當全世界各國紛紛就其國內現況做一清查之際,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現況又是如何?本專欄於5月及10月,將分別針對以上議題陸續進行深入探討,敬請期待。

※ 編按:為喚起全球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聯合國特地將今年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Biodiversity);其標語:「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生命」(Biodiversity is life. Biodiversity is our life)正明確點出人類必須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真義。自本月22日起,國內將有一連串的成果展示及生物多樣性嘉年華活動。關心全球生命、關懷台灣生態的你,別忘了現在就到「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台灣行動」網頁,即刻展開響應行動!

註:《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3)指出這些可能的臨界點包括:氣候變化、毀林和火災的相互作用,亞馬遜雨林大範圍枯死,帶來全球氣候、區域降雨變化和大範圍物種滅絕的後果。或是氮積聚造成大量淡水湖泊和其他內陸水體生態系統富營養化或藻類暴發,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和娛樂休閒設施的損。;三則可能由於海洋酸化、海水溫度升高的綜合影響,珊瑚礁生態系統幾近崩潰,由此造成珊瑚白化、過度捕撈和營養過剩,威脅直接依賴珊瑚礁資源維生的數億人的生計。

【參考資料】
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
Bad news for 2010 biodiversity target
Losing life's variety
Biodiversity loss matters, and communication is crucial

** 本文轉載自 環境資訊中心,為環境資訊中心 與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