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人權以食物選擇權為基礎

苗栗縣立照南國中/教師 余彩玲

  1948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三條明訂「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第二十五條明訂「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食物是人類維持生命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當人類創造塑造其生活環境的同時,亦創造改善了食物的種植、製造、取得與食用的方式,改變了數千年來單純的飲食模式,然而在「人類環境宣言」中亦明白揭示:我們在決定世界各地的行動時,必須更加審慎地考慮它們對環境產生的後果。由於無知或不關心,我們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和幸福所依靠的地球環境造成巨大的、無法挽回的損害。反之,有了比較充分的知識和採取比較明智的行動,我們就可能使我們自已和我們的後代在一個比較符合人類需要和希望的環境中過著較好的生活。

   需要反思的是,現代人的飲食模式是否對人類的生命、健康、環境與未來有益?

   走在超級市場選購時食材時,我們選的是食材還是食品?習慣拿蕃茄、罐裝番茄或番茄醬?放入購物籃的是新鮮冷藏的養殖魚、深海魚還是酥炸魚塊、鮪魚罐頭?買的是在地的安全米還是環遊世界一周的進口米?日常生活的每一項選擇都呈現出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Garbage in, garbage out」這句俗諺忠實的呈現人與食物的密切關係。

   因為我們喜歡美麗鮮豔完整肥碩的蔬菜,農夫就認真灑藥、除蟲、除雜草、施肥,而科學家全力改良種籽,改善化學肥料與農藥品質;因為消費者喜歡進口米的香甜可口與松露的特殊香氣,貿易商由產地以貨車、貨機、貨輪運送到世界各地的超市販賣;當我們選擇食材時,也不知不覺選擇了人類未來的生活環境與健康的走向。

   非當地當季的食材,經由運輸的方式運送到各地販賣,需經過加工處理以保持鮮度,經過海關通過檢疫,這樣的過程已過度支出生活成本與能源負擔,亦因長程運送產生更多的碳排放。「低碳經濟」 (Low-Carbon Economy,LCE)是英國政府在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以及低汙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讓一個經濟系統的碳排放量接近或等於零。不同於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低碳經濟追求綠色GDP的實質方式是技術、產業結構、制度以及觀念等各領域的創新,最終目標是世界經濟的永續發展。

   不只在台灣,全世界都開始反省速食文化的代價。所謂速食文化並非指麥當勞或肯德基等速食商店所販賣的食物,而是指為因應現代社會需求而產生的快速便利的飲食方式。起源於歐洲的「慢食」運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行動。很多人誤認為「慢食」只是慢慢吃,而選用當季當地的新鮮食材是目前「慢食」運動的基本精神,許多人誤認為「慢食」只是慢慢吃,事實上慢食的精髓包括Good(優質)、Clean(純淨)與Fair(公平),是種理解食物與土地關連的文化環保運動。

   慢食三大原則的意涵是:
Good-選擇好食物而非食品,了解食物的生產週期,選擇當時當令的食材,當人類學習認真看待食物時,即賦予飲食全新的觀點;
Clean-選擇純淨生產、安全儲存、簡單運送、非加工食品、簡單料理保持食物原有風味;
Fair-此項食材經過公平交易非經剝削生產者的取得方式,對肉蛋類食物予以人道養殖、人道管理照顧與人道處理,減少疾病發生,可提升畜品品質。

   因此「慢食」逐漸衍伸為尊重文化意涵的經典美食典型,加上有機食材的概念,順天時、盡地力,吃當地小農當季生產的作物;因此,在產銷過程中,農民及生產者的利益可以受到充分保障,重新建立人與食物、自然、生態的平衡模式。這種「慢食」的概念確實符合環境保護的精神與態度。

   當消費者瞭解食物在生產過程與供需環境當中的各種問題,就能自然而然懂得節制需求,不再食非其時。英國知名飲食專家普朗克就指出,我們的飲食正在殺我們,工業化食物充斥著人工色素、防腐劑、糖精,導致許多「工業化」的疾病,愈來愈多的過敏兒、過動兒、自閉兒都跟當今工業化食物盛行很有關係。

  如果每個人在選購食物時都可以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拋棄新奇、方便、容易保存,卻無益身體健康的工業化食物,開始吃真正的食物,不僅能減少工業污染、碳足跡,利益生態環境,減少生產食材而產生在水、空氣、土壤以及生物中的污染,重建人類對自然世界的倫理與信念;更能因攝取營養價值高、天然生鮮的食物而更健康,並進而減少醫療與社會資源、能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