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地球請先了解地球的運作機構

圓瑞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亞斌

  地球受傷的最大原因是人類活動的過於擴大,彼起彼落到處在傷害地球。例如由於地球暖化而隨伴的氣候變遷就是其一。下大雪、猛暑、熱波、森林火災、大乾旱、大颱風、豪雨、洪水、潮流變化、海平面上升、陸地受到浸食淹沒的危機等數不盡的災害接踵而來。

  另一方面,因資源的過度消耗,原油及種種的金屬資源、森林或地下水都到了枯竭的地步。由於人類「虐待」地球的結果,一向強有忍耐力的地球終究要發出悲鳴而變得像重病患者一般了。

  地球生病是因為地球本來具有的自動調整機能被破壞,而喪失了她的持續性(SUSTAINABILITY)。地球是以一個系統來運作的。如果某一部份被破壞的話,接二連三的連鎖破壞就會擴散,終致失去了持續性。由大氣、水、土壤等組成的自然環境,以及在那生活的種種生命體,並非各自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維持著微妙的關係,互相影響而起變化的。為了保有乾淨的空氣和水,生態系統扮演著很大的作用。

  動物和植物之間也存在著複雜的共生、共存以及對立的關係。種種的因果關係而成的地球環境的惡化,是因為忽視了地球是一個系統。例如由於大量消耗地底的化石燃料(原油)而排放大量的CO2會造成地球的暖化,若能理解這個道理的話,我們人類一定可以避開因過度消耗化石燃料以致超過地球持有的環境容許限度(吸收力)。

  從「物質循環」這個角度來看就明白地球是以一個系統來運作的。存在於地球的所有物質,是不增不減的,而是一面改變形狀一面在地球當中循環著。現在被當作地球暖化的元兇-CO2並不是進入近代才在地球上突然增加的。約在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當時大氣中CO2約佔了97%,地球表面岩石熔化,變成岩漿的火海,然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地球逐漸冷卻下來,大氣中的水蒸汽變成雨水降到地上而形成了大海,其中持續進化了的生命(生物)之相繼誕生。在這過程當中,大氣中的CO2大部分變身為海水、陸地(石灰岩、土壤)、森林,甚至是煤炭、石油等而固定下來著。結果在大森林時代的約二億年前大氣中的CO2的比例已降到0.03%的程度而安定著,持續著這種狀態並維持了舒適的地球環境。

  然而在十八世紀後半,在英國發動工業革命,起動著經濟方面的近代化,事態就開始了急遽的改變。藉著蒸汽的發明,成功地製造出巨大的能量,而大量生產、大量運輸的方法變得可行了。做為能源的煤炭被大量地使用著。蒸汽機、蒸汽船等是當時高科技產品的代表。

  在進入二十世紀後,以汽車工業為中心,火力發電、石油化學、水泥、機械、家電等產業相繼地開花結果,其能源就是石油需求的激增。做為水泥的材料,本來是炭塊的石灰岩的利用也持續地擴大著。如此大量地將長時間安靜地沈睡在地底、海底深處的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挖出來使用著。在這過程中,所大量發生的CO2,會在大氣中漸漸堆積起來。結果,本來在工業革命前的大氣中的CO2濃度為約280PPM(大氣中的分子一百萬個當中CO2分子含有280個的狀態),如今以已升到了379PPM。當CO2濃度上升到450~550PPM時,溫度會上升2~3度(℃)而導致不可回復的生態系統的破壞。如此會危害到人類的生存條件,照現狀的推進,50年後人類將面臨極大的危險。因此在去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針對地球暖化的對策討論會)是以工業革命以前的溫度為基準呼籲大家溫度的上升要控制在2℃以內,為其最主要的課題。

  如果我們能正確地了解地球的運作機構(Mechanism),而在不破壞其運作機構的範圍內做經濟活動以及生活運作的話,地球暖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為了不讓大氣中CO2濃度增加,我們當務之急是要開發並普及取代化石燃料(原油、煤炭等)的新能源(如太陽能、水能源、風力發電等)以及省能源的技術。但是也要同時對人類的下一代在幼兒時期就要積極推廣護衛地球的環境教育-主要就是要讓孩童們正確地了解地球的運作機構,在不破壞其機構的範圍內運作日常生活及經濟活動的重要性。

  為了要更融洽地和受傷的地球相處,對於私人利益、企業利益、國家利益以及地球利益等種種的行動基準而言,我們應該要把地球的利益放在第一,並推動這種新價值觀的意識形態的革新,這就是護衛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