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明的「正道」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自人類追求經濟成長以來,技術進步或創新發明的角色就愈來愈重要,到所謂「知識經濟」、「E社會、E世代」興起,創意、創新更發光發熱。進入21新世紀,非但不見冷卻,對「科技」的重視及競爭程度又加溫,產業部門固然邁力,政府更在所謂的「外部性」、「共用財」等市場失靈的堂皇理由下大力介入,以投入大筆「科技預算」來促進,而科技附著在「人」身上,於是「科技人力」的培育也成為重要一環。

  被歸在科技人力圈子內者固然身價不凡,但承受的壓力也相對重,我們但見科技園區傳出「過勞死」的消息,而且夜以繼日憚精竭力想破頭從事研發創新。讓我們不禁要問:為誰辛苦為誰忙?而執著於「非得想到或創造出新東西不可」,甚至於還以重金賞賜作為誘餌,這樣子的做法,真能得出好的新東西嗎?如果換個心態、換個環境,在心境清新、無所求下,會不會自自然然的生長出真正造福人群的新、好事物呢?其實,古往今來,「看淡名利、悠然自得」的例子,還真是不難找呢!

  日前看到一篇介紹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兩位偉大科學家的短文,這兩位偉人的行事所呈現的正是「無所求而自得」的典例,在此簡單引述和讀者們分享。話說愛因斯坦曾表示過,除了科學之外,沒有哪一件事物可以使他過分喜愛,也沒有哪件事物讓他過分討厭。有一次在旅行中,某艘船的船長為了優待愛因斯坦,特意讓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間等候他,愛因斯坦竟然嚴辭拒絕了。他表示自己與他人並無兩樣,因而不願意接受這種特別優待。這種虛懷若谷、坦然率真的人品,成為許多人誠心敬佩的對象。

  至於居里夫婦,他倆在發現鐳之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希望了解提煉的方法。居里先生平靜的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中選擇一種。一種是毫無保留的說明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煉方法在內。第二種選擇是我們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但是我們必須先取得提煉鈾瀝青礦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造鐳業上應有的權利。」

  取得專利代表著他們能因此獲得巨額的金錢、舒適的生活,還可以留給子女一大筆遺產。居里夫人聽後堅定的說:「我們不能這麼做。如果這樣子做,就違背了我們原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初衷。」她輕而易舉的放棄了這唾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使人們都能感受到她不平凡的氣度。

  居里夫人一生獲得各種獎章16枚,各種榮譽頭銜117個,她自己卻絲毫不以為意。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性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居里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連忙問說 :「居里夫人,那枚獎章是妳極高的榮譽,怎麼能給孩子拿去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一樣,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由這兩位科學大師的非凡氣度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如果擁有一顆純真的心靈,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盡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會顯現出來,他理所當然的可以得到應該得到的人世間的榮耀。而淡泊名利、無求而自得才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點。偉大的創新發明也往往是在悠然自得中無意中發現的呢!其實,台灣的電子產業之先驅者不乏當初是玩家、為興趣而為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