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生活的願景 - 《地球憲章》十週年活動起跑

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陳慈美

  「生態關懷者協會」將於二○一○年十月二十至廿三日「金秋地球日」(1)期間,於台東縣、市幾個原鄉部落和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亞太地區慶祝《地球憲章》十週年(簡稱EC+10)活動。

   這個會議以「古老智慧、永續未來」為主題,配合國際地球憲章總部建議的年度標語「對話、合作、行動」,將主旨定為:「結合原住民、民間團體、學術界、企業界、宗教界;融合史前文明、山海生活、永續生活設計,確保當代與未來世代能享有泥土芬芳的豐盛美麗文化!」

   筆者藉此機會說明舉辦這個重要國際盛會的脈絡、意義與展望。

《地球憲章》起源

   《世界人權宣言》於二○○八年慶祝六十週年,不只論及「主權國家尊重其國境之內每個人的權利」之第一代人權,同時也指出「要求政府必須為人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水準之所需」的第二代人權,涵蓋了「免於恐懼」與「免於匱乏」兩個層面。過去六十年來,它在監督各國政府對待其人民的人權與福利方面,的確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然而,隨著全球環境變遷,現代世界面對的新挑戰不斷湧現,人類人文與自然生態安全越來越沒有保障。國際上愈來愈多關心全球未來走向的社群,深刻的體認到:「永續經濟發展必須涵蓋自然保育和消除貧窮兩個要素、從文化多樣性獲得靈感、在實施和平的文化時得以安詳地享有靈性上的啟示。」

   因此,建構新價值觀的渴望便應運而生──我們迫切需要在《世界人權宣言》之外,基於「敬畏尊重自然生態優於經濟發展」的信念,建構能夠保存文化多樣性、保育自然生態環境和確保永續發展新願景的《地球憲章》,讓它成為全世界所有國家、人民團體、企業和個人的行為規範。

環境意識覺醒

   早在一九六○年代,瑞秋‧卡森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就已經使美國開始重視快速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風險,開啟了環境運動的序幕。一九七○年代,羅馬俱樂部出版《成長的極限》,更產生巨大的衝擊。

   到了一九八七年,布蘭特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將「永續發展」明確地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需求,且不會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模式。 另一個環境運動的里程碑是一九七二年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所舉辦的「人類環境會議」,以及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環境與發展會議」。民間組織和原住民在里約會議的出席,使人印象深刻。因為他們不但強烈表達深切的關懷,並一再強調: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與環境和自然的對抗。雖然聯合國和各國政府已經準備接納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但是民間組織和原住民團體則指出:敬畏尊重自然生態優於經濟發展。

   他們提出擬定《地球憲章》的訴求,並得到了「環境與發展會議」秘書長莫理斯‧史特龍(Maurice Strong)的承諾。就在「環境與發展會議」之後,透過各方的努力,並與以馬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為主席的「綠十字」合作,「地球憲章倡議」終於成為一種運動。此後費時七年餘,才在二○○○年完成《地球憲章》條文的定稿。

深耕台灣發展

   生態關懷者協會自二○○一年起,便積極參與「國際地球憲章」(ECI)總部之活動,並於二○○五年正式簽約成為台灣分會伙伴團體,後又於二○○八年續約,且與包括長老會在內的許多民間團體合作,積極從事「《地球憲章》──永續發展的價值觀與原則」教育推廣。為慶祝《地球憲章》十週年(EC+10)紀念,地球憲章總部正式邀請本會,於二○一○年在台灣舉辦亞太地區國際活動。

   為規劃「2010 EC+10活動」,本會促成設立「台灣地球憲章聯盟」(Earth Charter Taiwan,簡稱ECT),邀請中研院蕭新煌教授、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教授擔任顧問,並廣邀來自學術、教育、企業、民間、原住民、宗教等領域的代表組成執行委員會,且推舉主持上述國際研討會的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金恆鑣教授、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祕書張子超教授,分別擔任正、副主席。

永續生活設計

   為因應全球暖化危機所帶來之嚴峻挑戰,本會於二○○九年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邀請國際地球憲章主席孟柏蘭(Brendan Mackey)教授及教育推廣主任葉艾莉(Alicia Jimenaz Elizondo)女士來台舉辦「綠色生活在地行動」國際研討會,並於隔日舉行「生態科學與人文生態的對話」國際研討會,深獲肯定。

   主席孟柏蘭教授積極建議本會,台灣可以「文化多樣性」為主軸舉辦國際大會,將「原住民文化」中的古老智慧,結合當代「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師法自然的簡樸生活態度,與世界友人分享,為追求永續未來的願景,貢獻一份心力!

   永續生活設計是澳洲的比爾‧墨立森(Bill Mollison)和學生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結合了永續農業(permanent agriculture)以及永續文化(permanent culture)概念創造的新辭。

   墨立森具有漁夫、老師、森林學家、獵人、發明家和田野自然學家等多重身份,年輕時曾積極參與環境行動。經歷了許許多多抗爭後,他受夠了這世界充斥的各種壞信息,便開始學習將自身的能量用在追尋正面而積極的解決之道。一九五九年,在澳洲塔斯梅尼亞島上的雨林中,觀察一種有袋動物採摘樹葉進食,使他相信:「我們能夠發展出跟這個功能一樣好的系統。」於是,在一九七二年,墨立森和洪葛蘭一起密集地工作,試圖激盪出一個生態化的設計原則,以及對於經濟、社會、環境種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後,便產生永續生活設計的系統。(2)

重建文化家園

  二○○九年十月卅一日到十一月十四日,「大地旅人工作室」在台東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舉辦第二屆「永續生活設計」密集班課程,老師是來自澳洲的蘿賓‧法蘭西斯(Robyn Francis)女士。四十位來自港、中、美、加、澳洲,和台灣各角落的同學當中,有五位非常優異的原住民朋友,也學習到許多能夠與傳統智慧對話、印證的現代知識,讓長久以來參與原住民文化重建的協會,對未來又多一份期待和希望!

我們的期許

* 大家一起深耕台灣,喚起人民對跨世代正義的重視,重建台灣人與土地的關係! * 讓我們願意驕傲地把我們所生活的土地稱為「家園」,進而挺身保護她! * 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直能夠以自己的家園為榮!

1選於十月下旬舉辦「EC+10 活動」,是為配合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Holmes Rolston, III)2008/10/22 上午10:22於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講座前,宣佈10/22為「金秋地球日」(Golden Autumn Earth Day),鼓勵大家在當天上午10:22一起停下手邊的工作,為地球禱告祈福一分鐘。 TESA 響應東海大學環科系陳炳煌教授的創意,以2010年「EC+10 活動」來慶祝第三屆「金秋地球日」。

2參考「大地旅人工作室」孟磊(Peter Morehead)老師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