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品德教育的實施與人權尊重的探討

 

臺北市北投國中訓導主任 陳澤民

壹、前言
  根據天下雜誌2003年 「品格決勝負」專輯的調查,發現教改十年後,中小學生的品格教育遠遜於十年前,學生對於作弊行為的評斷,認為是絕對不可犯的錯誤者不到五成,其他有關的調 查也指出,國中小教師普遍感受學生的行為冷漠、現實、不服管教、不負責任、不尊重別人、舉止失宜、欠缺口德等等……甚而,有學者直指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國 中小學道德科目不見了,成績考查時德育、群育與美育納入綜合活動,五育跛腳,教改居然是「缺德」的課程設計。2004年遠見雜誌六月號以「品德管理」做為專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四的企業認為「人品比人才重要」。 而在經歷幾次重大經濟事件之後,全球企業猛然覺醒:下一波企業競爭,不再只靠策略、技術或創新,品德才是決勝負的最後關鍵。人才的品德比專業能力更重要!
教育部在2004年為發展學校品格及道德教育內涵,特依2003年 「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結論,成立「品格及道德教育工作小組」,並研擬「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期藉本方案之推動,能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之正確態度和情操。同時 強調品德教育之課程與教學應結合並融入於各項課程及教學中。
天下雜誌2007年 「教出品格力」專輯,再次引起迴響,很多教師的讀書會紛紛以此專輯作為研讀的書籍,只是,當政府官員身陷於弊案、巧辯之中;社會風氣習於認同個人權益凌駕於團體規範之上;學生的道德不再是 被教授、強調的科目;老師對不負責任、說謊到底的孩子管教處處受限;最後連道德表現的量化評量都要被拿掉。對於品格教育,從事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已深有 力不從心、不受支持,從而認為品格教育理所當然要傾頹沒落的感慨。
貳、品格教育的三大區塊
  青少年問題種 因於家庭、惡化於學校、顯現於社會,在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過程中,都受到環境與重要他人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之說,誠不誣也。以下 僅就家庭、學校、社會三個部份,申抒己見,還望不吝指教:
一、家庭教育方面
  頃近拜讀政大鄭石岩教授「中小學生道德發展的探討」一文,感受頗深,對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很有參考價值,謹摘要供各位讀者參考:
(一)E世紀的人力觀念,將是能力、健康和道德的融合。而道德不是光靠說教能培養得出來的。它需要透過習慣的養成、 生活體驗、身教和討論等陶冶過程才培養的好。

(二)道德教育有三個必須把握的要領:

  • 在實際生活中發現或建立規範。
  • 身體力行,父母師長要以身作則。
  • 孩子表現出來的善行,要予以肯定、欣賞或獎勵。

(三)以下幾種方式對孩子道德能力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 在生活經驗中判斷是非善惡,建立規範,付諸力行。
  • 說故事、讀傳記、念詩和散文,並透過交談,分享感受,從而發展道德認知。
  • 透過家族聚會、社區活動和學校經驗,學習待人接物的正確態度與規範。
  • 從高級宗教信仰中,領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四)建議為人父母者,教孩子要從居家生活開始:

  • 要學習尊重別人。替自己想也要替別人想。
  • 生活習慣影響一生。別輕忽關門、開門、走路、作息這些生活小事,草率和魯莽,不但養成不愛物、不惜福的作為,更為因為粗心而造成無可彌補的災難。
  • 縱容孩子所得到的歡笑,是一種假幸福;如果你以縱容稚情為樂,則無異飲鴆止渴。
  • 沒有教養的孩子,往往得不到好人緣;在班上得不到同學的接納與肯定,以致自我價值感低落,造成更多偏差行為。
  • 其中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下面這段話:「別忘了告訴大家,教育要從走路、吃 飯、開門、關門、說話、穿衣等生活實務中,透過良好的身教做起,才會有效,說教的效果是沒有什麼用的。
  • 筆者也提醒家長們思考:犧牲孩子的未來去換取輝煌的事業,是否值得?

二、學校教育
  學校是專業的、系統化的教學場域,這個組織的一切包括教師、設備、設施,都是為了教育孩子而設,也應該是政府所能掌握培育優良下一代的最佳利器,但自從教改推行以來,以普世價值堆陳教育理想,所述皆為真理、皆為教育應該實現的理想,但缺乏實務經驗的考量與周延的配套,驟然實施,徒留下「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的譏諷,況且缺乏長期專業的評鑑考核機制,實在讓基層教師感到陣陣惡寒,一代一代的孩子就這樣被當成白老鼠,還是沒有「實驗數據」的犧牲品!合科領域教學就是一樁,我們發現道德教育的課程不見了,只能以隨機、碰運氣式的融入各科方式實行,沒有了授課時間,品格教育就像沒有澆水的植物,病懨懨沒有朝氣,遑論開花結果,但我們還是有很多可以努力的:
(一)老師是品格教育的領路人
雖然基層老師不容易感受到教育主管當局對第一線教師的支持,社會與家長對老師也還存有過度的期待(把他的孩子教成全人、考上一流名校),種種管教的限制多到讓老師不小心就得挨告,連失言都要被家長追究個半天;但我還是要說:一個充滿教育熱忱、信念堅定、具有正確教育觀念的老師,足以克服一切不良的制度、設備與環境所造成的問題,甚至彌補學生單親、失親、隔代教養、家庭教育喪失功能的缺憾,引導他們找到一個光明的未來、扮演孩子生命中最重要貴人的角色!說到這裡,顯然鼓舞與激勵教師士氣,應該成為教育主管機關、各校行政同仁積極努力的目標,每所締造輝煌紀錄、黃金歲月的學校,絕對都是因為擁有堅強、肯付出的教師團隊。

(二)管教孩子絕對是窗外有藍天
1.先舉幾個耳熟能詳的方法:

  • 以服務代替管教。老師可以提供的服務還真不少,比如:當孩子的心靈垃圾桶(傾聽)、當孩子的參謀智囊(升學選校、生涯規劃與交友)、當孩子的鏡子(諍友)等等。
  • 以指導代替批評。只有告訴孩子這樣不對、那樣不好是不恰當的,我們應該努力說明為什麼不對、為什麼不好?怎樣做會更好。
  • 以鼓勵代替責難。孩子的失誤加上老師的苛責,國家很可能就損失了一位天才。換成老師肯定孩子的用心,鼓舞再接再勵,相信以後孩子會有更好的表現。
  • 以獎勵代替懲罰。獎要多於懲,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追求正向的榮耀、維護個人的榮譽,揚棄不名譽惡習、改正不良的行為。
  • 以疏導代替強制。如同皮球理論所提到的壓得愈重,彈得愈高,我們要與時具進,在強制以外再找到一扇窗門並打開它。
  • 以說服代替打罵。絕對不要打學生或辱罵學生,這將影響孩子人格的成長,也給老師惹來麻煩。
  • 以身教代替言教。這是最基本的,其實老師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偶像,一個比明星還要學識豐富、溫暖關懷,可以模仿學習、親近、傾吐心聲的對象。

2.分享個人對何謂「處罰」學生的看法:
從教育部頒的輔導與管教注意事項、臺北市頒的分級管教參考表到各校訂定的輔導與管教辦法,我們看到的都是負面消極性的懲罰,筆者有另外一種思維,既然我們要教學生「犯錯就要付出代價」,那麼讓孩子以「為群體付出的公共服務」來彌補之前所犯的錯誤,豈不更有正面積極的思考與建設性?也保全了孩子的人格尊嚴。此外,給孩子時間靜心悔悟、孩子在等待約談時的忐忑不安、孩子必須以個人的時間來見老師、孩子犯錯後必須面對老師時的心虛汗顏……這些不也都是「處罰」?而處罰的目的為何?孩子的不良行為有改善嗎?孩子有因此朝向正向努力嗎?這才是重點。

(三)學校裡品格教育的重點:
1.從哲學面來看
當我們在實務上碰到瓶頸或繞不出來時,個人建議還是要回到理論的基本面重新審視困境與作法,相信會有不同的觸發,尤其,哲學是科學之母,在人文社會科學尤然,以下是筆者整理的一些資料敬供伙伴們參考:
傳統道德哲學的派別與教育理論


 

代表人物

共同觀點

在教育理論與實施方面的影響

主內派:嚴格主義

康德

以行為動機的善惡為判斷的對象。
服從規律與履行義務即是善。  
是非善惡的辨別,本於先天的理性。  
道德權威自內而生,如理性的命令。

要使慾望服從理性,最初的起點,便是使之服從規律,因此以規律限制行動,是養成兒童品格的基礎。
善僅存於意志,訓練意志比養成習慣更為重要。
在道德訓練方面對外部的制裁,雖不完全排斥,卻不認為是理想的手段。
道德訓練方面,主張訓練兒童只為義務心的驅迫而行為,不應夾雜任何其他動機。
意志的自律:教人服從規律,履行義務,但要人明白規律或義務的合理性。

主外派
快樂主義功利主義

亞里底帕斯
伊比鳩魯
彌爾
邊沁

認為行為的結果如快樂即是善,痛苦即是惡。  
是非善惡的判斷依據後天苦樂的經驗。  
道德權威來自外力,如社會制裁。

教育目標不在訓練好意志、好品格,在於訓練好行為。
教育手段主張用獎賞與懲罰的方法。
道德訓練的程序:由外部的制裁轉變到內心的制裁,由苦樂的計較 進步到義務心的養成。
第一階段:全憑獎懲的手段,使受教者服從,在服從與畏懼痛苦之 間,發生一種聯想。  
第二階段:由畏懼懲罰而服從,進而明瞭行為的意義及其預期產生的結果。  
第三階段:能判別是非和善之所在,已無需外部的制裁,內心已有自制的能力,普遍的義務心亦因此而養成。

2.道德認知的理論:以認知和發展的觀點來討論
杜威(導其先路)認為認知發展具有階段性:
(1)道德前期(成 規前期):來自生理、社會的衝動。
(2)道德成規期: 行為受團體的規範,少有異議。
(3)自律期:行為 善惡由自己的思想與判斷來決定。
3.皮亞傑(建立理論體系)係以發展認識論為基礎:
(1)無律階段:0-5 歲
(2)他律階段:5-7 、8 歲
(3)自律階段:8、9歲以後
4.郭爾保(深入探究並加實證):
(1)道德成規前期:
處罰與服從導向階段
功利的相對論導向階段
(2)道德成規期:
人際關係和諧導向階段
法律與秩序導向階段
(3)道德成規後 期:
遵守社會規約導向階段
道德普遍原則導向階段
5.學校可以努力的:
  除了學科知識、就業技能,位在高雄縣大寮鄉的私立中山工商,95學年度起,把「品德教育」列為校訂必修課,學生高一、高二時要修四學分的品德教育課。在學校老師的集體討論下,中山工商的品德教育課,包括:禮貌、謙卑、反省、知恥、律己、進取、關懷包容、互助合作、孝順感恩、公平正義、服務、奉獻等單元。學校老師說,他相信每個人的本心都是善的,只要能打動學生的心,品德教育要傳達的傳統價值,是可以內化成學生行為的。

  臺北市政府於2007年1月函頒各級學校實施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誠實、孝順、感恩、尊重、關懷、責任、自省、公平正義、同情、容 忍、信賴及勇敢納入人權法治及公民教育內涵,並研擬其行為準則;另請各校自訂品德核心價值並據以推展實施落實品德深耕校園。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則訂定7項教育目標與行為準則,包括友善、負責、孝順、感恩、尊重、合作、寬恕等教育目標。其中「尊重」的行為準則包括不要辱罵或嘲笑別人、別人講話要仔細聆聽;「負責」的行為準則 包括答應做的事就要做到、要對自己作為負責,不要找藉口或怪罪別人等。
教師如何教品德呢?在國中小部分,教育部建議學校將中心德目與行為準則融入相關學習領域,在彈性學習節數中實施,並納入課程計畫妥善規畫。以台北市萬興國小為例,學校邀請有經驗的愛心志工,於晨光時間推動《靜思語》教學,用小故事引導學生有善念及愛心。個人則認為關鍵還是在教師,尤其是導師,任何零碎片段的時間,一個跟品德教育核心價值有關的時事或小故事,無論是由老師或學生的口中道出或演出,都足以讓學生心中產生迴響,激盪出信念的火花,只要累積足夠的能量,就能化為實際的行動,這絕對是老師可以做的,相信對師生關係、親師關係也都有所助益。

三、社會教育
  這個區塊是學校與家長最感到無奈的,除了期待媒體自律之外,我們也希望教師專業團體、家長團體,能發揮澄清導正的功能,當媒體或電視節目的內容(甚或公眾人物的不當言論)對孩子有負面的教育暗示或觀念誤導之虞時,能有單位適時提醒,而不是視若無睹、漠不關心,坐任浮濫,當社會大眾對種種失德、違反團體規範的媒體資訊習以為常時,那教育的鐵三角勢將崩潰、傾倒,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很 難有健全的人格發展,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將徒勞無功、心血白費了。

參、結論
  有人這麼說:『我們大部分的人終生不求聞達,但這並沒有減少我們可能發揮的影響力,因為有好多人在等待遇到像我們這樣的人;那些人感激我們付出的同情心和給予的鼓勵,需要我們獨特的才能協助。我們只是花點時間,與人家分享我們所能給予的,這便足以令他們的日子過得更適意。』如果我現在做的這件事,學生可以有更安全的學習環境、同事可以工作得更和諧愉快、老師可以更專心於教學,為什麼不做?如果我們不這樣做,誰來做?如果我們現在不做,什麼時候才做?當然,誰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會有什麼難忘的價值或神聖的意義,這與我們行業職銜毫不相干,卻和我們賦予工作的信念、遠見和愛心息息相關。各位默默奉獻、堅守崗位,無怨無悔付出的伙伴們,我們永不孤獨,因為我們永遠可以找到一群伙伴,堅定地為教育下一代打拼,祝福大家,願大家都平安喜樂、人生圓滿。

參考資料:
鄭石岩,中小學生道德發展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
羅瑞玉,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探討,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曾素秋,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臺灣教育體制中學生的道德教育
謝蕙蓮2006年9月13日, 品德必修粗魯學生變了,聯合晚報
林志成2006年9月9日, 品德教育怎麼教老師腦力激盪,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