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生態之都市防洪

臺灣省水利技師公會榮譽理事長 陳賜賢

  雖然說僅使用25公頃土地,但園區連外道路及附屬設施與後續可能擴大利用往往不可避免,而使生態地貌完整及水文循環被切割,因此185公頃土地擾動後,碰到納莉颱風降雨強度每小時一百公厘以上,其下游河川之洪峰流量將增加約26(m3/sec)以上,將消耗掉東南亞最大的抽水站玉成抽水站1台抽水機排洪量,並使該區大坑溪、四分溪6座抽水站完全破功,同時吸納地表水及地下水體積將減少約2億6000萬噸水體積,此道理與在山坡地進行道路開發相同,道路開發面積佔比例約不到10%,但因為切斷水文循環使得崩塌洪患災害擴大;臺北市的面積一共是27200 公頃,地勢平坦之都市發展區,計13,353公頃約佔50%,其中從與河爭地-基隆河截彎取直面積約500公頃,即將開發社子島面積約240公頃,加上本區185公頃與關渡平原面積800公頃,從來開發者耳熟能詳的說詞如下:『不影響生態保育情況下,提供-----使用』,未來總計約1725公頃河川流域洪泛區將消失,猶記納莉颱風來的時候,臺北市淹水的面積亦達約4000 公頃,可證明『台北大湖』隨時會再現,如果繼續與河爭地的話。完整的防洪政策應師法自然,國外稱綜合治水策略,即暴雨時在河川流域內應該有入滲區(上游山坡保育地、綠地)、蓄水區(河川高灘地)、滯洪區(埤塘、湖泊)、低窪區(濕地)分別承擔洪峰流量,如果「治水對策是將洪水夾在堤防與堤防之間」此恐怕推翻臺北市成為「保水、透水、防洪、生態城市」之願景,202在防洪政策指標上為入滲區、滯洪區(埤塘:南港內湖因地形關係自古多湖泊)、低窪區(人工濕地),此證明張曉風女士說法為完整河川廊道的生態意義無庸置疑。

  其次,台灣到底有多少個園區?國科會及縣市政府自行開發之『科學園區與科技工業區』至少計20個以上,農委會亦成立5個生物科技園區,園區設置當時著眼於產業群聚及提昇地方發展,然許多園區閒置等無人,據了解苗栗銅鑼園區、新竹生醫園區閒置率均達百分之百,其他雲林縣新興工業區閒置、台南科技工業區亦閒置,設置時未嚴謹評估、重疊率高,廠商進駐率偏低。

  水利單位目前本參考歐美日本經驗走向綜合治水策略,唯被政治人物或有權利抄地皮者影響,導致其治水策略舉步維艱,更何況台北市如果發生921地震或88水災等大災害需要空地作為避難場所,以近年來都市內空地幾乎被財團搜括一空,台北市民防災避難場所付之闕如,園區閒置可以等但生態防洪破壞後無法補救,請主政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