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小常識: 水、空氣

中華民國南科產業經營協會名譽理事長 郭泰麟博士
  天候歷史紀錄顯示台灣耐乾旱而不耐水患,平均降雨量約2500公釐(mm),高於世界降雨量平均約2.6倍,所以水資源調配常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日前在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呼籲各國妥善管理水資源,保障清潔水源以創造健康世界。依統計約有70.8%地球的面積被水所覆蓋佔3億6千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海洋,湖泊與河川等淡水資源彌足珍貴。然而人類活動約有九成廢污水未經妥善處理排放至水體,目前全球仍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缺乏乾淨飲用水。

  去年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使台灣南部、菲律賓、與中國東南部蒙受重創,近日的內蒙沙塵暴,中國西南百年旱象,震撼度同樣令人感同身受。八八水災一夕間幾乎整個南台灣部地區(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和部分台東縣和南投縣全被洪水淹沒,而屏東縣降雨量共超過2600毫米,等於是全年降雨量一次風災傾盆而下。台灣地勢陡、河流短,每年雖有進帳約900億噸的水量,排除80%水的入海、蒸發與遁入地下,經過水庫與攔河堰的攔截,僅有180億噸可用水,其中有75%是農業用水、16%是民生用水、9%是工業用水。不管是開源或節流都必須重視水資源的質量平衡。依據地質統計地球平均的地下水總儲量約是所有湖泊的30倍*,且地下水面臨枯水期的供水較為湖泊穩定,但是由於台灣西岸養殖漁業與產業用水超抽,水利單位也尚未落實地下水補注計劃,使得區域性地下水資源使用效益不彰。節流面應落實使用者付費的機制,將目前年供水量約30億噸的台灣自來水公司管線漏水率逾20%,大幅改善至日本的4%。由於生態上的衝擊過大,未來水庫與攔河堰的興建不易,加強現有水庫整治與提昇地下水體補注效能以保存較多的雨水量是較具可行性的方法。水利單位原以50年水流量頻率與產業用水成長需求估算備用水源,加強地下水補注、分散式人工湖配合水庫與灌溉圳道,達成集水、治洪、排水、抗旱的計畫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1997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補充條款,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減緩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指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自然發生的溫室氣體包括水氣(H2O),水氣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大約佔整體溫室效應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其他如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氟氯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二氧化碳主要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與生物呼吸作用。該議定書推測若不採取任何防制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措施,於2100年時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將比1990年增加1.4-5.8℃,而海平面將上升9-88公分,將危及人類生存。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前三名是美國、中國、歐盟。美國三億人口僅佔全球人口4.5%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因經濟因素並未簽署該條約,其排放量相當於能源使用比例。中國排放二氧化碳2003年人均量0.74噸,比1990年增長了40%,同一時期美國的人均排放量5.44噸。歐盟於2002年仿造美國1990年空污法交易機制,嘗試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統,交易配額包括六種關鍵行業:能源、鋼鐵、水泥、玻璃、制磚和造紙,以市場機制減少排放。2002年台灣人均量12.4噸,居亞洲地區第一名,排放總額2.85億噸,比1990年1.33億噸增長了214% 1990,若產業性質未更動,預計2025年將成長至5.32億噸。依序電力及石化、鋼鐵、人纖、 造紙及水泥等六大耗能產業各佔比例(%)為台電51.1、中鋼 15.2、台塑 12.5、中油 4.3、和平電廠 1.2、中橡 0.6、中石化 0.4、其他14.7,前30名工業佔約90%工業排放總量。

   地球村面臨人口過剩,自然災害、工業災害、污染排放(空氣、水、酸雨、有毒廢棄物)、耕作質量減損,野生動物保護、土壤保持,腐蝕現象,與氣候變遷等攸關永續共存的環境議題,有賴太極門與全球社團領袖共倡導世界公民責任,敬天惜地實踐環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