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的前世今生

高雄市教師會教育政策中心主任 任懷鳴

  去(2009)年4月23日,由20多個民間團體組成之「我要12年國教聯盟」正式成立,並於7月12日發動千人大遊行,呼籲政府「於民國101年分階段實施12年國教」;但政府的回應則一派輕描淡寫,9月4日,教育部仍按計畫核定通過《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而非民間呼籲的「12年國教」。而八八風災後內閣改組,教育部長鄭瑞城去職,則與「12年國教」政策無關;新上任的教育部長吳清基,更未就「12年國教」有任何著墨。此後10個月,這個「橫跨20年,歷經10任部長」的政策議題,似乎就此人間蒸發。
但大家可能忘了,在政黨輪替前,「12年國教」曾是前政府「救命閣揆」蘇貞昌的重要政策;2007年2 月27 日,蘇貞昌於立法院作施政報告時正式宣布:「2007 年開始推動12年國教,並於2009年起連續匡列三年經費共400億全面實施。」當年5~7月,教育部更在全省舉辦25場「辦好12年國民基本教育縣市巡迴座談會」。一時之間,「12年國教」有如弦上之箭;而來自民間的零星質疑,也僅止於「九年一貫很多問題都還沒解決,怎麼推12年國教?」或「不要玩假的、便宜行事的12年國教」等等之類籠統的執行問題。可惜,蘇貞昌的政績終究無法挽回扁政府的頹勢;2008總統大選,僅管蘇謝的競選政見明白列出「12年國教」,終究敗給拒絕承諾「12年國教」的馬英九(註一)。

  有趣的是,這個被今政府擱置的「前政府的政策」,其實是發源於「前前政府」。1989年的9月18日,當時國民黨執政的教育部長毛高文就曾宣布:「3年內將延長國民教育為12年。」但因為民間團體的反對,以及後來國民黨主流/非主流之爭,造成行政院長李煥下台,使得這個本來就不成熟的政策迅速夭折。然而,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伴隨著政治解嚴而來的各種社會運動仍持續衝擊著執政者,教改運動也是其中之一;從1988年的「全國民間團體教育會議」,到1994年「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再到當年的「410教改大遊行」,都有要求政府「擴充升學管道,舒緩升學壓力」的訴求。而政府也曾一一作出回應,包括1990年教育部公布「延長國教初期計畫~國中畢業生自願升學方案」(當年5月宣布暫緩),1993年公布「發展與改進國中技藝教育方案~邁向10年國教目標」,以及1996年行政院教改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五大教改方向:「教育鬆綁、帶好每一個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但即使如此,「12年國教」卻始終未再出現在國民黨政府的政策規劃中。

  「12年國教」看似不同政黨、不同主政者的不同政策;但如果我們撥開政治鬥爭的迷霧,檢視政府決策的本質,則我們將赫然發現:影響「12年國教」決策的真正力量,其實不在教育部門,而在經濟部門。早在1994年,教育學者羊憶蓉就曾明白指出:「將人力發展計畫及經濟建設計畫,稱為(台灣)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並非有意誇張。教育部門內的確有很多專業領域,非經濟部門所能插手,例如教科書編纂、師資培育、課程設計等。但關於各個教育階段的擴張、重點科目的發展、以及為配合就業市場所作的人力供需調配,這些事關教育發展方向的基本方針,都受到政府經建部門以經濟發展為考慮的詳細規畫。」(註二)然而,自1990年代以降,不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其經濟思維都深受新自由主義(主張充分之市場競爭、減少政府干預)的洗禮;因此,以擴張政府支出的「12年國教」,註定無法成為國、民兩黨的政策主流。

  例如,針對高中職教育的供需,1997年3月經建會公布的《跨世紀人力發展計畫~民國86年至89年》是這樣建議的:「配合就業市場人力需求,彈性調整高職設科及招生人數,…,逐年適度減招高職學生,以逐年酌量增加高中教育容量。…。研訂高職合理收費標準及放寬收費彈性,縮減公私立學校收費差距,促進公私立學校公平競爭。」其中不但未提到「12年國教」,更未提到「公立高中職的擴充」。而針對高等教育的供需,該計畫則建議:「未來大專校院招生人數應配合高等教育學齡人口之減少作適當調整。公立大專校院應充分運用現有資源,並配合國家發展需要調整系科;新設學校除已決定籌設者外,不宜再增加。鼓勵私人興學以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之需求,惟亦應請社會大眾注意高等教育學齡人口未來縮減之情勢。」通篇計畫完全不提「公立高中職的供給不及五成、公立大專的供給不及三成」的問題!

  民進黨執政後有改變嗎?在2001年4月經建會公布的《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民國90年至93年》當中,不但未再提到高中職的供需,對高等教育也一再重申「未來大專校院學生人數之擴增,應配合高等教育學齡人口減少之趨勢,作適當的調整」、「未來大學校院學生人數,宜採總量管制」、「將私人興學資源導入現有公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之學院、或建築物之籌建允許以捐資者命名」…。而2005年8月經建會公布的《新世紀第二期人力發展計畫~民國94年至97年》,在44項「人才培育策略」中,也僅有一項提到供需:「鼓勵大學發展特色及功能區隔,適度增加優質大學招生名額。」

  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新政府呢?2009年1月經建會公布的《新世紀第三期經濟建設計畫~民國98至101年四年計畫》,我們終於看到以「公義關懷」為名的教育措施:「推動加額補助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方案、產業特殊需求類科方案自97學年度逐年實施3年免學費、實用技能學程自97學年度3年免學費,規劃逐年推動高中職3年免學費政策。」以及「提高高中職就近入學比例,紓緩升學壓力;促進社區教育資源均衡,引導適性發展」這樣的空泛構想。然而,不但計畫中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不敢定出時間表,也未觸及「12年國教」中的另外兩個核心問題:平衡城鄉就學機會、提昇弱勢地區高中職教育品質至都會水平。
  過去,民間教改運動一直給人一種「都會中產階級」的印象,所提訴求不外「人本主義」、「開放多元」、「國際觀」等等高層次的目標;卻始終無法高舉「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改革大纛,以呼喚基層民眾的共鳴。如果,教改運動者無法認清這是一場「公平正義」對抗「菁英教育」的戰爭,則「12年國教」理想終將遙不可及。

註一:2008年2月,民間團體擬定《2008總統選舉,各教育團體共同訴求》,其中八大訴求之第五項即為「充實經費 ,正確推動12年國教」。3月1日,各團體代表近20人於競選總部拜訪馬英九,但馬英九未就「12年國教」作出承諾。

註二: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桂冠,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