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的省思

桃園縣中正國小 志工 朱慧玲
  平日除了在學校當志工外,還是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的義工,今年的4月1日舉辦了一場「2010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的會議,針對「尊重、法律、稅務、環境」四大面向議題,呼籲世界公民重視世界公民的人權發展,參與此次的高峰會過程中有很深的感觸。

  高二的兒子回家分享第二次段考成績,從言談中得知這次考得並不理想,應該不會第一名。而上次的段考,他考出史上最好的成績,終於嚐到勝利果實,更證明自己只要願意努力確實可以辦到,相對的,也有高處不勝寒的感受,要持續保持好成績的確不容易。就在前一天,女兒也分享了生物科目考一百分的喜悅。孩子能很放心的與我談考試成績,是因為在我們的家庭教養中,我與先生皆有一個共識:學習是一輩子的,有學習的動機,才能享受學習的樂趣。成績並非人生的全部,自己如何看重自己、喜歡自己,才能真心的尊重及幫助他人,這是我們覺得最珍貴的價值。

  台灣的教育雖然已朝多元發展方向邁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以及父母的期待下,考取明星學校似乎仍然是大部分師長以及家長們認同的普世價值。回憶我的求學階段,在升學主義的年代,對於運動細胞特別發達的我,國中生活的記憶,除了最喜愛的體育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試、考試、考試,然後就是棍子、藤條伺候,打到有一天,忽然發現有一個方法,可以少一點挨打,並且得到老師的肯定,那就是—作弊。就在這樣的共識下,成為班上的風氣,一直到出社會工作,午夜夢迴時,經常會在同一個夢境中驚醒~「考卷發下,然後腦筋一片空白」。為人母之後,不曾為了孩子的成績打過孩子。甚至坦承的與孩子分享我的求學歷程,告訴孩子考第一名或一百分固然令人讚賞,但是良知勝過分數,因為那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價值。

  看著國中的女兒每天快樂上學;高二即將面臨學測的兒子,兩人的成績隨著自己的腳步持續進步中,回家也願意分享學校生活的喜怒哀樂。身為家庭主婦的我,願意尊重孩子的身體、真心的關懷他們的課業以及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此深切的呼籲:真正落實「零體罰」,才是尊重孩子人權的具體身教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