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 資源共享

家庭管理 田阿煥

  台灣自有歷史以來,大約有四百年經過許多外國人的統治,終於被鄭成功從台南鹿耳門登陸而重回中國懷抱,卻又在清朝末年割讓給日本,我就是在日治時代出生,小時生活貧窮,大人也沒有工作,食物非常缺乏,記得十餘歲時還曾經坐火車到嘉義買蕃薯。回到新竹,主食是稻米,完全依人口而配給,當然是不夠的,所以就用蕃薯來配。而所謂的『菜』真正是山上採回來,燙一燙就算是非常美味了。所以對於糧食是非常愛惜的,碗裏最後一粒米都要吃完。

  至於衣服也是用麵粉袋縫製而成,上學當然是打赤腳。記得天氣冷時大家下課就擠在一起互相取暖,現在想來,也算憶苦思甜了。

  台灣在近三十年來,由於經濟起飛,人民刻苦耐勞,而家家戶戶生活也開始好轉,無論是吃飯,用的,都越趨精緻,而也因為來得太容易,所以不再珍惜糧食及衣物,大街小巷的廚餘桶及資源回收櫃,都可以看見還可以吃,還可以用的食物和用品,人們節儉樸素、安貧樂道的美德,早已消失殆盡,常此以往,人心會愈來愈沈淪,愈來愈貪慾,總有一天,以前的苦日子又回重回我們的生活。

  人們總是在失去一切後才開始後悔,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世界將會為糧食而打仗,人吃人的景像有可能在我們四周發生,為了後代著想,政府可以從教育開始改變人觀念,透過教育從小開始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而家庭教育也該由長輩以身作則,耳提面命,時時刻刻,都能注意,一天二天,一年二年,終究可以改變習性,找回以前人們的美德。我已經八十歲了,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到過去愛惜糧食的好品德,讓這個世界的資源可以大家共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