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壞朋友?!

台灣青少年與家庭輔導協會理事長 蘇益志

  從事觸法少年輔導工作數年之久,三天兩頭不時地就要同少年家長談話。晤談裡,最常能聽到家長生氣、傷心的情緒及無奈的感受,而最頻繁的抱怨論調則是「我的孩子啊!小時候很乖、很聽話,學校的成績也不錯,怎麼知道上了國中之後就完全變了個樣!講不聽、罵不怕、管不動 …… 一定是交了『壞朋友』,受到壞朋友的影響才會變壞 …… 」。

  我很能體會多數家長「望子女成龍鳳」、「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再者,許多家長都覺得,必須為了子女的觸法行為上法院,實在是件丟臉的事,且似乎也背負了「教子無方」的罪疚。多年來的實務經驗,讓我很少去質疑大部分家長教養子女的用心和辛苦付出,只是我無法接受家長用「交到壞朋友」此等理由來作為逃避面對自身問題的藉口。當家長「壞朋友」的說辭一出,我的回覆必是「你說你的孩子是交到壞朋友變壞的,他也說他的孩子是教到壞朋友變壞的 …… 大家的孩子都是因為教到壞朋友變壞的,那我覺得奇怪,到底『誰』是那個壞朋友?」

  聽了我這樣的應答,家長通常都是沉默以對。的確,用的雖是輕鬆的提問口吻,但我不啻是在對家長們作一個「挑戰」。如果父母老把子女學壞歸因給同儕友伴,那請問要導引子女產生改變的方法是什麼呢?是限制孩子自由要其不能到外面去交朋友嗎?抑或是要孩子每交一個朋友就帶回家來給父母審核、篩選呢?我相信,沒有一個家長會認為上述這種消極的圍堵方法可行。家長作「交到壞朋友」這樣的外在歸因,其實是一種讓自己比較好過的防衛機轉;也就是說,當父母把孩子變壞的原因歸諸給朋友,就等於找到一個下台階,可以不必為子女的非行負起「養子不教父之過」的責任,更說服自己不必面對親子關係間的問題,甚至是衍生自夫妻關係失和對家庭所造成的衝擊。

  如此帶有挑戰意味的對話,並非是要把少年觸法的成因完全歸咎於家長,而是欲撞擊家長們想當然爾地直線因果思路(交到壞朋友 → 孩子變壞了)。若家長總持這般解釋作為擋箭牌,不僅是在模糊問題焦點,對問題解決(子女行為的改善)亦無絲毫幫助。人活著,只要開始能運用自由意志作出選擇,就很難規避後果和責任。青少年縱使不若成年人有較為周詳的理性思考和因應現實、解決問題之能,但其心智與行為能力業已漸趨成熟,怎能不學著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況且,學不會負責的孩子內心是很苦悶的,因為他不容易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當開創不出屬於自己的世界,個體唯有反其道而行地來宣洩自身的能量,往往藉由破壞、攻擊、甚或毀滅等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俗謂「愛之適足以害之」,過度保護孩子,只是無形中在告訴孩子「你可以不必長大!」,甚至是表露出為人父母者不信任孩子有獨自面對世界的生活能力。

  青少年階段在人生旅途上走到了確認「我是誰?」、「我要往哪兒去?」的十字路口。表面上看來,孩子急著想獨立、自主,不喜受權威管束,然在面臨做生涯抉擇的關鍵時刻,由於仍懷疑自身是否有承擔未知的能力,故內心會陷入徬徨、焦慮、不知所措的感覺狀態,也因此情緒經常起伏不定,十分容易造成人際間的衝突困境。是以,搞怪、桀傲的外相下,青少年實則亟需父母的情感支持及行為引導。唯常令父母倍感困惑的是,究竟該跟青少年孩子保持一份什麼樣的情感關係呢?又或該如何拿捏自己與子女在心理距離上的遠近呢?

  關於許多家長心中的困惑,我採借「自我分化」(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概念來回應。「分化」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發展課題,分化除了意味著個體的獨立自主,更重要的,是能在各種人際關係中保有真實的自我( an authentic self-in-relation )。倘若父母一味期許孩子聽話依照自己的意思過日子,在孩子反彈時動不動便對其導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而不提供適當的發展空間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並學習獨立應對外在情境,那孩子將很難從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中分化出去。換句話說,孩子始終與父母綁在一塊兒,難以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或許,孩子的體型長高了、長壯了,但內心深處依舊是個需依賴父母、無法為自我負責的小侏儒;父母的一番苦心與善意,卻反成孩子發展健全人格的阻力,豈不遺憾!

  當孩子脫離童稚步入青少年期,身心各方面能力都在急速發展,父母應視孩子的成長步調,逐漸放寬外在的行為規範或限制,讓孩子學著管理自己。此時,親子間最佳的關係型態是,「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意指,在成長之路上,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支持與陪同,然這份情感連結卻非是要透過干預、控制子女來滿足父母自身的期待,而是基於肯定子女自能成就其獨特生命之尊重與信任。如是,孩子方能真正在擁有父母的護持為後盾下,昂首闊步、無所疑懼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