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使命

中國青年救國團主任 周逸衡

壹、前言

  世界的面貌,與青年人在當下所扮演的角色息息相關。救國團成立五十餘年來,一直以「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為宗旨。在與青年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不但更加深刻了解他們的處境,也時常對青年的現況與未來感到憂心。網際網路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多元化與全球化雖然令生活更加豐富而快速,卻也型塑了許多年輕人對生活目標與價值難以持久,近利短視的心性。

  人與世界是相互影響的,今天我們提供給青年什麼樣的環境,未來他們便造就什麼樣的世界。身為知識份子的我們,有責任給予現代青年一些建議和指引,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我期待現代青年的彌賽亞快快出現,重新將可靠與信實、榮譽與責任的旗幟高舉。

貳、從歷史意識到社會意識

  歷史意識有如一只羅盤,掌握並解讀這只羅盤,人們便可確切地了解自身所在的方位與處境,進而找到開展其存在價值與意義的道路,而更重要的層面則是:了解自身所當負起的歷史責任。反之,失去歷史意識之人,無法體現他自身的存在,進而也就無法展開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層面。

  現代青年面對歷史的推展與多元環境的現況而感到無所適從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對於個人存在價值與慾望的熱切追求也是極為正確的,只是現今的世界存在過多的引誘與呼喚,青年人常因涉世未深,忽略了歷史意識的重要性,故而作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導致加深了存在的焦慮。

  青年的自信、創意與活力從未消退,但我們卻能很明顯的看到他們的價值觀與格局,有越來越狹窄的趨勢,「快富」與「快紅」成了許多青年深信不疑的目標,他們們卡在人云亦云的夾縫中,進退失據,不知自己從何而來?往哪裡去?。舉例來說,每個家庭都有一種彼此歸屬的情感凝聚與門風規矩,這些都是歷史行進的本質與軌跡,若棄之不顧,家庭將失去延續與開展的能量和力氣。

  青年必須了解歷史行進的本質,才能認清自己在社會中該堅持與實踐的價值,我們一路從歷史走來,不但承接歷史,也在開創歷史,現代青年不能脫隊,無從逃避,如何將價值觀具體落實在社會生活跟制度面的建構,是青年們在思考與行動時,非常重要的思考軸線。

參、從批判嘲諷到理性建構

  台灣自1987年政治解嚴之後,社會型態因進入高度商業化與資訊化,而產生了劇烈的變動,而各種意識型態與政治立場,也隨之躍上臺面,成為公開議論與批判的話題。時至今日,各種政論節目依舊大行其道,批判的風氣甚囂塵上,連帶影響了身處在這個環境的青年人,在這樣一個動不動便以批判作為手段的社會中成長,我們的青年也一個個變成了批判高手。

  現代青年反應快、腦筋靈活,樂於批判、善於嘲諷,但真正的批判精神,應該是和建構精神相輔相成的,需以「懷疑」掙脫束縛破除舊弊,並以「理性」重啟對話建構新局。真正的批判應是內在的理性探究與分析,不是外在的情緒發洩或仇視,是在否定錯誤的同時,了解該錯誤的成因與背景,並肯定真正的向善力量,是站在解決問題的立場上,不是站在某個絕對完美的狀態上。

  青年人理想性高,擁有開放的心智,與無限的思辯空間,故而更應善加培養,並掌握思考之能力,不斷與自己對話,不斷與歷史與知識對話,更不斷與社會及週遭的人對話,特別是在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時,在對基本常識與背景有一定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理性思考,提出相關論述,並對自己的行為與言論負責,社會的民主基礎於焉產生。

肆、從知識階層到社會責任

  從前我們說,大學生的責任意識主要來自於那求學的四年當中,學習的環境與內容所賦予的理想性格,大學生接受四年的研究、思考與品格的啟蒙與薰陶,為將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健全的公民做好準備。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內聖外王」的思想相同;當一個人「博於詩書,察於禮樂,詳於萬物」的時候,便足以治理天下。但今日的大學教育環境卻似乎普遍缺乏崇高的理念與優質的思維,多了政治的操作與市場化。

  期許現代青年從知識階層進入社會責任領域的關鍵,正是教育部2005~2008年施政主軸的「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是青年賴以處世的基礎要件,科技可以改變工作的方式,但傳統價值的基礎教育仍然重要,且無可取代。現代青年面對的世界比從前更加多元複雜,他們不但需要更快速的效率,對於價值的信仰及信念更加不可或缺,相信只要透過適當的提醒、適時的激發、適合的鍛鍊,與適切的機會,便足以讓青年改變這個世界。

伍、結語

  救國團經常協助全國大專校院,辦理社團負責人及幹部的研習訓練,以及服務學習活動、偏遠地區基層服務等工作,其目標在於幫助大專青年在學校課業方面的知識追求以外,也能學習成長,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歷年來,這些參與救國團活動的青年,往往滿腔熱血,不計代價,且充滿責任心與使命感,為社會及國家,播下了許多希望的種子。

  五十多年來,雖然歷經風雨飄搖的年代,救國團幫助過兩代以上的青年學習、成長與進步:青年們在救國團學得忠孝仁愛的精神,體驗團隊合作的生活,嚐試在一定程度的風險下挑戰自我;我們帶領青年走向山野與海洋,迎向陽光與風雨;我們教導青年以優雅的方式表達情感,以健康純潔的方式與異性交往;我們協助青年付出心力與勞力,透過正當工讀賺取學費;我們也提供青年服務弱勢群體的機會,讓青年們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諦。

  過去救國團服務過的青年,如今已成為社會的棟樑,但新一代的青年,仍需要我們的關懷與照顧。今後,救國團仍將持續扮演協助青年學習、成長與進步的角色,期望為我們的社會、國家,甚至世界,培育並鼓勵出更多具有使命感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