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與分享的Facebook年代

原顏視覺空間創意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何以仲
  

  最近網路上有一個社交平台很夯,我想不用說,大家或許已經略知一二,那就是Facebook「臉書」。自從有了Facebook的發明,如果說Facebook是個國家,至去年十二月底的實際人數已突破三億五千萬的會員數,將是全球人口數第三大國,僅次於中國、印度,甚至高於美國的二億八千萬人!有趣的是,它只是一個建國才將近六年的新興國家,創辦人馬克佐克伯也是地球上最有錢的二十五歲富豪之一。

  世界在變,時代觀念也飛快地在改變,新時代的家長,是否也跟得上這一波網路新世界呢?具體言之,Facebook就是一個連線的世界,在真實的世界與連線的世界中,你一樣在作社交,或許你連線世界的人脈朋友,比真實世界的朋友還要多更多,而且是世界各國的朋友都有,所以說它是連線的世界,一點都不為過。
雖說Facebook因為「開心農場」而爆紅,但大家可能都忽略了此社交網站的真正意義,也許要開玩笑地說,如果最近這一年來,沒人邀請你玩「開心農場」,那肯定你人緣不好,雖說是個玩笑話,但這也是臉書成功的原因。

  為何要稱之為「臉書」?個人認為它真的是實現了古諺語所云之「友直、友諒、友多聞」裡的友多聞,為何會這麼說呢?如果說它幾乎已經可以取代新聞媒體的角色,或許你會不相信,一般新聞要在拍攝、彙整至發稿,通常其會有時間上的時間差,但在臉書上的發佈是即時的,所以一些知名企業公司團體,幾乎都設有粉絲專頁,為的是要獲得消費者或是使用其公司產品的粉絲,最直接且是最真實的反應,有人潮的地方就是行銷的地方,根據互動行銷機構Rosetta最新研究,全球百大零售商,有五成九在Facebook擁有官方粉絲專頁。

  而Facebook官方統計,目前共有一百六十萬個粉絲專頁,由七十多萬個公司團體開立經營,已吸引五億三千萬人次成為它們的粉絲,包括星巴克(Starbucks,擁有五百二十四萬名粉絲)、可口可樂(Coca-Cola,擁有四百零四萬名粉絲)。

  仔細拆解Facebook「找朋友」的功能,讓會員容易和朋友們在同一個平台找到大家並溝通,因此比個人部落格或官網更能聚集人潮。其更是個功能超級強大的人脈發電機,只要登入該網站,就可以用既有的電子郵件通訊錄,找到線上朋友,每個帳號都擁有個人主頁和四大功能:留言、上傳照片、使用應用程式、追縱朋友動態,也有人在此平台上找到失聯多年的同學和朋友。

  個人倒認為,在Facebook上的人脈中,會有物以類聚的吸引效力,你每加入的人脈朋友皆是由你自己控管篩選的,在群聚效應下,你有可能交到世界各國的朋友,此時發表文章,分享相片影片皆是來至世界各地,而且是最即時的消息與新知,而你也可能在分享中成為作家或是新聞媒體,因為此平台能讓你做的就是媒體記者所能做的一切功能,在這免費的平台上,懂得善用的人,先由交友互動中組社群,分享生活,分享工作,分享你的一切知識與興趣,你將發現,從生活化的分享,轉而置入式地行銷分享,甚或你可以建立個人的粉絲專頁,或者是你的企業產品專頁,但前題是,你的分享一定要有料,或者是你分享的知識或產品夠人氣,也才能達到此平台當時設立的最大效益。

  因為世界不斷在進化與變動,你的觀念不可再停留在Web 2.0的時代,或許部落格仍是展現自己文章的一種方式,但畢竟即時性的Web 3.0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莫非地球村的國際化效應,真的因Facebook的發明,而提早來臨,也讓我們放開心胸,大膽地且無私地分享知識,迎接這一頁分享的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