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面對人生最後一堂課

光寶認輔台北市士林國小志工團隊組長 林玉裕
  對於剛上小一的兒子而言,中午吃營養午餐很浪費他「玩」的時間,最好亂塞幾口就趕快跑出教室,去最愛的遊樂場;有一天,我刻意抽空去班級探視,無意間瞥見一張不安、憂鬱的臉孔,等待著她動作緩慢的女兒來收拾。也不知道是什麼動力驅使,我腦海湧出一個強烈的想法:「我想認識她!」

  就這樣,秀惠走進了我們的認輔團隊,在「聽聽內在的聲音」的同理心課程中,秀惠一點一滴統整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學員一起配搭團體輔導時,我看見她漸漸走出自己,也能去認識孩子們心中的彩虹。不久,她也加入教會的媽媽班,姊妹們親密的友誼,更使她的生命一天天陽光起來。她女兒的學習、適應,竟也隨著媽媽的成長,越來越順利。

拉孩子一把 重回認輔
   不料,到了學期末,秀惠欲言又止的告訴我,她的身體有些狀況,打算退出認輔團隊。更意外的是,開學的第一次聚集,秀惠又出現了,而且很激動的分享,她帶女兒去公園散步時,看到一群青少年女生,兇狠的輪流打一名女孩巴掌,那女孩被打也不敢吭聲...。秀惠立刻想到,若我們不願在小學階段的認輔中拉邊緣孩子一把,將來他們就是公園裡的不良少年,因此,她毅然再回到認輔行列中。但不久,她被檢查出腎臟有惡性腫瘤,而且情況不佳。

  對於曾在醫院工作十幾年的我而言,癌症疾病已經司空見慣,但此時,那種面對死亡的無力感又充滿心中,甚至有點想逃避秀惠,其實我真正想逃避的是內心的沮喪。看著空中大學的選課單,我一遍又一遍的與自己對話,最後,我決定不再逃避,毅然選修《臨終關懷與實務》,勇敢的面對人生最後一個課題。我希望能對秀惠有所貢獻,也希望日後面對家人朋友臨終時,不再害怕、無助,學得如何使自己和別人有尊嚴的善終。

臨終關懷 學習面對生命
  在秀惠住院期間,因家人不方便照顧,認輔團隊和教會的媽媽們就成為她最重要的支持系統,大家輪班去陪伴、照顧;送食物和精神糧食;幫她接女兒下課和盯功課...,在這過程中,我數度想逃避,因為知道自己即將面對失落和傷痛,害怕投入太多。所幸在空大的《臨終關懷與實務》中,我學習到面對生命的終了時,如何有善終的準備,積極的面對死亡。陪伴她走人生最後一段路,給她好的生活品質。課本中有一段話深得我心:「雖說死亡是人生必經的自然歷程,但總是令人感到十分沈重與孤寂,透過臨終關懷的概念,讓死亡的議題猶如注入一股生命力,而且不再是禁忌。」

  當我用嶄新的眼光來看待死亡、失落,對死亡竟有了新的認識,並找到更積極的意義。在秀惠的生命末期癌細胞已擴散,有一天她說想去教會媽媽班,我答應騎摩托車去載她,當她在後座緊抱住我的腰,我已不再跌入悲傷的漩渦,有一句話浮現在心裡:「現在我為她付出,將來就不會遺憾。」果然,這個場景已成為甜美的回憶。在臨終時刻,秀惠積極的表達對家人的愛,甚至要求擁抱婆婆與她和好,我很感動,她的上帝親自教她如何為人生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追思禮拜 像開歡送會
  「秀惠的追思禮拜好美!」好多參加後的媽媽們都這麼說,在追思禮拜中,大家像開一個歡送會,我們這些好姊妹為她獻一首「相約在主裡」,內心非常不捨,但滿有盼望。我突破自己的面子,不再壓抑情感,將悲傷視為正常,任憑自己在大眾面前不斷流淚,「哭」不再是丟臉的事。喪禮之後,陪伴秀惠的先生和孩子面對死亡時,我也能瞭解他們面對親人死亡時的心路歷程(震驚→拒絕接受、逃避→沈溺於痛苦→宣洩痛苦→接受死亡的事實、告別→重建生活)。並學習應用悲傷輔導的四項目標:一、強化失落的現實感。二、協助對方的情緒表達。三、協助遺族的適應。四、協助道別。以專注傾聽、同理心......跟他們一起走這段難行的路。

  結束了精彩的一學期,我發現自己對於人生成長的最後階段,有許多新的體認,上帝藉著秀惠教我好多功課。在我成長過程中,歷經祖母、恩師、親戚、好友及十年感情深厚的寵物過世的傷痛,每一次都是元氣大傷。藉著修讀《臨終關懷與實務》和陪伴秀惠,上帝一步一步帶我走出未處理的悲傷,這是我前所未有的經驗,現在想念他們時,我不再哀傷、恐懼,因為深知,每一次的失落,不是失去,而是擁有!


也是功課 ◎編者
  本期「生命調色盤」中在惠牧師寫出個人與癌共存的歷程。而士林認輔團隊的秀惠罹患腎臟癌於九五年四月過逝,從發病到辭世短短半年,玉裕以一位陪伴者的心情,寫出過程中的害怕、掙扎與學習。
  從兩位的文字中,都看到人生中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究竟有沒有一種力量可以與癌症和平共存呢?我們企求答案,只是很難獲得真正的答案。於是我們轉而希望了解,當我們的親友甚或自己罹癌時,我們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細讀兩篇文字,編者在此大膽的做些整理,我們可以學習的功課是:
  *正向思考:保持樂觀、適時的幽默,對病人來說可以產生足夠的意志力來對抗病魔。對陪伴者來說,才能有力量提供協助。
  *相信愛的力量: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如此形容「愛是恐懼的相反、情感的精髓、力量的來源...是活在每個人心中的力量」。愛讓人勇敢面對死亡和生命。
  *學習生命課題:健康的活著、抵抗病魔、面對死亡來臨無一不是課題,正如玉裕選修《臨終關懷與實務》,我們隨時都在修生命新課題。
  *尊重、陪伴:對於罹病者來說,周圍親友的陪伴和關懷有時會變成一種壓力,尊重病人的自主權,提供無條件的陪伴,重於自以為是的教導陪伴。
  *活在當下: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一輩子的功課,我們總是汲汲營營,忘了珍惜身邊的人事物,直到面對罹病、死亡才遺憾,何不隨時停下腳步,好好看看自己和生活周遭,此刻最需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