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原住民家庭教育

台北縣教育局台北縣教育局專員 包志強

一、 前言

   家庭是人類學習的起點與成長變化的關鍵,亦是人類孕育生命、照護成長與個人社會化過程中的基礎單位(陳坤昇,2005)。而家庭環境的營造與親子關係的建立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具有啟承變化的影響,因此如何創造一個安穩兼具教育、傳承、扶持等功能的家庭環境便有其重要性,況且無論是哪一個族群,皆無法脫離或否定家庭對自身潛在性格形塑及外顯行為表露的影響。

  例如原住民文化雖有其獨特性或多元性,亦或是存在獨有的行為規範與價值理念,然而在歷經外來民族的統治與社會主流的衝擊下,生活的型態、家庭經營的模式與親子關係的互動,便產生了顯著性的差異,尤其在面臨經濟生活的困境與多重的壓力困境下,家族性或部落集體性的互助共同體,以及傳統的團體學習機制也瀕臨解構的危機中。

  如陳慈敏(2004)提及,原住民的社會地位,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結構,原住民所遭遇的歧視、烙印與排擠,搭配有限的生活機會與資源分配,使其成為弱勢的一群,且身陷階級與種族雙重的弱勢情境,貧窮文化的代間循環,長期以來無法扭轉,又面對主流文化的無情衝擊及挑戰,導致社區主體力量薄弱與產生許多因應漢人文化和價值觀的調整,產生整體部落的發展問題(陳慈敏,2004)。

  因此在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與面臨諸多困境的同時,如何建構原住民及其子女的競爭能力、生存之道,或是走向更穩定發展的未來生活,重視推動與規劃落實原住民的「家庭教育」,即為重要的關鍵環節,也就是說讓每一個原住民及其子女透過共同學習、扶持、關心與鼓勵的家庭生活,內化傳承原住民優良獨特的文化習俗與樂觀熱情的族群特質,有效提升原住民適應競爭的能力與優勢發展的潛力,進而培養解決原住民家庭、社會生活及個人工作、學習的不同困境與挑戰,亦使家庭或家族成為活化復振原住民學習智慧源頭及希望力量的根本。

  以下即從原住民家庭之發展現況、危機及家庭教育落實之必要性,淺談原住民家庭教育的重要。
  
二、 原住民家庭之發展現況

  歷年來,台灣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原住民地區社會結構急遽變化,原住民青年紛紛往都市謀生,以致青壯人口外流,傳統部落逐漸瓦解,家庭功能亦受衝擊,造成兒童乏人教養或隔代教養。根據統計顯示,原住民死亡率為非原住民之兩倍,其中意外死亡高居第一位,而且意外死亡者大部份是負責家庭生計的年輕父母親,加上原住民夫妻離婚率逐年提高,致造成原住民單親家庭有偏多之情勢(世界原住民權利法案資料庫,2006)。

  且由於經濟因素,離開原鄉到都市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尤其中生代的原住民家長很早即投入社會,很多都是低教育,成長的背景大都很隨性發展,其家長也是普遍缺乏正規的知識教育,對教育的認識不深,因此當他們到市區工作時,基於現實的需要大都從事粗重的工作,加上為了生活忙碌,大部份的人沒有時間或意願參加親子輔導課程,致使孩子在同儕、電視、文字媒體、學校、社會上多少接觸到一些負面的資訊,衝擊到親子間的和諧(張再明,2000)。

  李明政等(1999)在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調查報告中,抽樣585戶,以兒童的家庭結構與世代組合來定義受訪家庭型態,由資料得知,受訪家庭中為雙親家庭的有455戶,占77.8﹪,單親家庭有118戶,占20.2﹪,無雙親家戶有11戶,占1.9﹪,僅一戶為多世代的大家庭型態。在世代的組合中,兩代組合的家庭最多,有419戶,占71.6﹪,而三代同堂的戶數居次,有164戶,占28﹪,僅1戶為多世代大家族,顯示現今的原住民家庭以核心家庭為主要的家庭型態,單親家庭躍居第二,多世代的大家庭型態如今已成為少數(李明政等,1999;陳慈敏,2004)。

三、 原住民家庭的危機

  原住民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不佳,父母多從事勞力與嘗試間之工作,因此,家長忙於生計無暇照顧子女的教養與輔導,對與子女的要求也較低,造成子女生活與學習的消極,且對於生涯沒有規劃,容易產生偏差行為與學習障礙;而原住民隔代扶養、單親或破碎家庭情形也較普遍,造成原住民學生在學習與生活及價值觀念上的不良影響(張再明,2000)。

  另外都市的原住民家庭及部落的原住民家庭,其位處環境與社會壓力不同,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亦有很大的差異。例如目前原住民的青壯年人口從部落外移的現象相當普遍,造成部落中的人口結構改變,僅剩年長者與孩童在部落中,養育孩童的重責大任便落於隔代的祖父母身上;而當祖父母有心教育孫子知識時,語言和傳統文化之教導困境卻因此產生,且在隔代教養下,當兒童產生行為偏差現象時,由於老師與祖父母言語溝通上的困難,常變成不知如何處理的情境(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

  而在都市的原住民家庭,由於父母成長背景深受祖先對天尊敬,對自然尊重,及當狩獵、種植的農作物豐收時以唱歌、跳舞感謝神明的庇護,使得他們的個性較不拘小節,天生較為豁達,而且也不曾想過為明天儲備糧食、未雨綢繆,因大自然的資源是如此豐富供他們取用,所以當他們來到市區也把這種天性帶到市區來時,便面臨了許多生活的難題與經濟的的困境,尤其從事的工作大多以勞力居多,收支無法平衡、工作亦不穩定,相對子女教養的關懷也較少投入,雖有部份原住民的社經地位與工作收入較高,然而在緊湊的社會中,也是忙忙碌碌的,因此工作之餘吃吃喝喝、飲酒、唱歌,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如不懂得自我約束節制或經濟生活規劃時,酗酒或其他家庭問題便營運而生,因此子女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無形中也模塑了父母的生活模式,當長大進入社會時,即和緊湊社會的腳步有了差距,產生了適應的問題(張再明,2000)。

四、 原住民家庭教育落實之必要性

  由前述原住民家庭之發展現況與面臨危機,可知原住民及其子女未來發展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與可預見的阻礙,若不集思探討解決改善策略或對症下藥,原住民的後續發展、下一代的認同傳承與族群的自立、自助及自覺皆令人感到憂心,尤其台灣正處於族群日益豐富與多元文化環境深耕的同時,各族群的穩健發展及孕育自信、包容、尊重、關懷的下一代更是未來國家、社會、族群發展的重要基石,而要達成此關鍵的ㄧ步,惟有透過「教育」才是首要的根本策略與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

  教育有很多向度,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成人教育及終身教育等,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成功的重要關鍵與發展基礎,營造一個共同學習、陪伴成長與關懷讚美的家庭環境,對於子女來說具有穩定學習情緒與發展成熟性格之助益。例如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時間變化,每個家庭都必須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中,重新思考每個成員的角色扮演和責任,以便於在面對不同的問題與考驗時,能夠做到妥善的處理;或是家庭內部的再調整,以因應外來的衝擊及可能的問題(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特別對於原住民家庭成員來說,家庭教育的重視落實,可以有效協助面對思想觀念、生活型態、文化差異、婚姻經營、就業態度和子女教育等問題的變化,以及調適原住民在希望保有傳統文化的同時,適切處理社會潮流中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與行為偏差,所以轉型落實原住民家庭教育及倡導親職教育的參與投入便有其必要性和價值性。

  張再明(2000)在原住民學習型家庭方案執行策略彙編一文提及,一個家庭成員互動愈密切,這個家庭彼此的學習動機就愈強烈,所創造出的家庭文化及和樂氣氛就愈濃馥,這樣的一個家庭就會帶動良好的友鄰關係,社區就能經營出一股學習文化,人人都有目標,生活也不再只是機械化的規律作息而巳(張再明,2000)。鑑此,對於面臨多樣困境與挑戰的原住民家庭來說,父母參與重視親職教育及營造學習型的家庭環境,似乎是當下急需思考的行動與奠下未來子女發展希望的鑰匙。

五、 結語

  家庭是進入社會前很重要的學習成長環境,它提供了形塑待人處事態度與面對生活挑戰行動思維的蘊涵關鍵,無論是哪一個族群皆無法否認家庭、家族、氏族或部族的影響,猶如傳統的原住民社會是一個重視群體互動、敬老尊賢與相互扶持協助的生活共同體,它不僅注重團體的學習組織與典範傳承的生活型態,亦強調彼此互動學習的社會環境,由此,家庭教育或部落教育之學習模式一直是原住民社會重要的文化精隨與特質,現在雖面臨社會型態的多元、經濟生活的變遷與家庭或家族型態之不同,如果家庭教育是這把危機困境的解藥,那原住民更應該找回及活用祖先的智慧,重視與落實家庭教育,傳承下一代族群發展的生命能量,以及創造未來希望的琉璃。
  
參考資料
李明政、鄭麗珍、馬宗潔、莊秀美(1999)。原住民兒童福利需求之調查。行政院民住民委員會。
世界原住民權利法案資料庫(2006)。2006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pts.org.tw/~abori/law/tw/d3.html。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2006年7月18日,取自http://3d.nioerar.edu.tw/2d/native/society/society_0101.asp。
陳坤昇(2005)。新世紀、新家庭~推展原住民家庭教育研討會會議手冊。臺東縣家庭教育中心。
陳慈敏(2004)。高山青的故鄉~談阿里山鄉原住民家庭之現況。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3期。南華社會學研究所。
張再明(2000)。原住民學習型家庭方案執行策略彙編。嘉義大學家庭教育中心。
(作者為台北縣教育局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