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台灣環保

吳姓宗親會秘書 吳年富
  台灣屬於四面環海的島國,各種資源並不豐富,在人口密度高結構上,只有依賴輕工業發展台灣的經濟。

  40、50年代台灣屬於農業為主的社會,山林茂盛,河川清澈,小溪魚蝦成群隨手垂釣豐收而回,所食用的都是健康的、沒有污染的食材。

  60年代初期因化學肥料及農藥的大量使用及全省各地工業區的開發設立,各種輕工業、石化業的興建,大量廢水排入河川,所有大小河川通通變色,環保觀念不正確,造成如入無人之境,夜間偷排廢水,偷排煤灰,馬路上汽機車排黑煙,造成空污及地下水污染,雖經濟突飛猛進,但台灣這個寶島已被摧殘得喘不過氣來。

  70年代所有愛台灣的環保人士意識到不愛惜這塊土地,終將走入毀滅之途,故提倡愛台環保計劃,政府才積極制定各種行業使用排放標準,禁止一些毒性強的化學品使用,慢慢進入有環保意識概念,但尚未全面普及化階段。

  80年代政府全制定各種日常使用相關作業、產業工廠流排放標準學者,政府全面宣導環保觀念及一些必要的措施。相對的各級政府也投入大量的財力整治河川,增設污水處理廠,交通工具的改善,化工類製品使用限制,垃圾分類,山坡水土保持及綠化水庫清污,水質改善,廢棄物回收再製,讓大地慢慢恢復原有的面貌。

  90年代可說進入與世界接軌,同步拯救地球的階段,人民百姓生活水準提高,各種環保標準制定與世界先進國家同等甚至超越,全面進入愛台灣就地球的行動。

  綜觀以上從一個農業社會到工業發達社會,對這塊土地的傷害嚴重性,全民意識到如不大力推動環保,台灣及地球將走向不可預測的後果,故期盼全民來共同努力做好環保留給下一代美好的環境。